试论因材施教因材施教与分层次教学如何

更新时间:2024-04-10 点赞:9412 浏览:3547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一、前言

(一)选题依据

自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教师的理念进一步更新,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也有了很大改变,但对于农村乡镇中学九年级毕业班来说,传统的教学方式依然占据统治地位,教师讲、学生听,课堂气氛沉闷,师生互动陷入困境,学生的参与意识依然较差,启而不发。这种现象长期存在原因和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培养学习能力,仍有研究和进一步解决的必要。

(二)研究现状

本人长期担任九年级毕业班的历史课教师,源于:论文的标准格式范文www.618jyw.com
通过与同事的讨论和自己的亲身体验得知,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来自升学就业的压力,他们开始思考自己的前途和命运,各自的奋斗目标进一步明确,学习和生活开始理性化,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变化,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教学的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必须改革。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我们的研究对象为农村乡镇初级中学九年级毕业班学生的学习状况。

(二)研究方法

1.观察法。通过大量的课堂实践分析和总结。

2.文献资料法。在校图书馆和互联网上查阅大量资料,分析和总结。

3.访谈法。包括学生访谈和教师访谈。

三、结果与分析

由于本人长期担任九年级毕业班历史课教师,历届毕业班都存在同样的问题,那就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交流很困难,学生不愿意举手回答问题,也不情愿动口表述,课堂气氛沉闷冷清,以前那种活跃的场面越来越少。课堂改革势在必行。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学生的学习现状和学习目标,也就是说学生心中所想,大致分为四类:1.以重点中学为学习目标的,约占五分之一。2.以普通中学为目标,约占五分之一。3.以中等职业学校为奋斗目标,约占五分之二。

4.大部分学困生,不想继续就读,想直接走上社会参加工作的,约占五分之一。

由于不同学生学习和各自的奋斗目标的不同,他们对课堂教学的要求也不同,学习态度、学习方式也发生了改变,教师应该面对现实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

四、方法和措施

教师要更新理念,面对现实,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要具体分析,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为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无论备课还是课堂教学,都要做到层次分明,因材施教。
根据素质教育的需要,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都得到发展。
我国古代就有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宋代朱熹在《论语》的注解中指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这就是“因材施教”一词的来源。
因材施教原则是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他们的心理特点和智力水平既有一定的普遍性,又有一定的特殊性,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共同特点和个别差异,因材施教,有利于扬长避短,长善救失,有利于多出人才,早出人才,快出人才。
我们面对的是乡镇农村九年级毕业班学生,不仅仅是学生本身的个体差异,最主要的是学生的分化现象,大体出现了4个层次,针对不同的学生要有具体的应对措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一)因材施教原则

1.教师对学生的一般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学习风气、学习态度和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储备、智力水平以及思想、身体等方面的特点,都要充分了解,以便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教学。
2.教学中既要把主要精力放在面向全班集体教学上,又要善于兼顾个别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

3.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分别设计不同个性特点学生成才的最优方案。

(二)具体要求

总的要求是教师对素质教育的宗旨融会贯通,通过改革课堂教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做到因材施教。具体做法有:
1.认真备课,制定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三维目标),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注重学习方法的选择,把传统教学手段、现代教学手段结合起来,抓好目标的落实。
2.教学过程是关键,新授课的情境引入,问题的设置,例题的选择,课堂练习的拓展延伸部分都要有层次性,不必为应付上级领导的听课而刻意追求课堂气氛,不做统一要求,只做层次要求。学生参与的深度和广度的标准,要重新制定。
3.作业布置和课后辅导,要尽量做到分层次留作业,个别辅导。既要满足优秀学生吃饱吃好,又要培养中下层学生的自信心,帮助不同层次学生实现各自的奋斗目标。
五、结论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经过教学实验,证明通过分层次教学,做到了因材施教,九年级二班成绩明显上升,由此可以看到,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使学生体验到了各自的成功,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更加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展现一种愉快学习的精神面貌,达到和谐健康发展的要求。
由此,要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作用,给学生更多的尊重和理解,因材施教,让学生更多地体验成功,才能使学生在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健康发展。
(责编 张亚欣)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