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初中怎样培养初中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流程

更新时间:2024-01-03 点赞:14541 浏览:5984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是教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如何有效地进行阅读,帮助学生主动交流、自主合作。而学生不仅仅是读书,更重要的是懂得怎样去读书,掌握阅读方法,养成尊重课本、阅读课本的好习惯。
关键词:培养;初中学生;数学阅读 ;能力
1002-7661(2013)07-037-02
不少数学教师认为:阅读是语文、英语等文科类的学习行为,数学是不需要阅读的,只要记住公式、法则就行。这种看法是错误的。近年来,阅读理解题成了数学考试中的新题型,许多学生数学阅读能力不强,导致理解错误。因此,在我们初中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它是提高初中学生自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

一、培养初中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1、尊重课本,万变不离其宗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认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有读(阅读)、听(听课)、看(观察)、练(做练习题或做实验)。而通过阅读,自学获得知识,又是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所以这是学生获得知识的规律所决定的。另外,课本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依据,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绝大部分都在书本上,课本内容是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编写的,各个章节纯增加的新知识并不很多,若教师采取适当的方式指导学生阅读,一般可以读懂课本内容的百分之

七、八十,不大懂或完全不懂的最多只有百分之二、三十。

2、讲、学轻松,对症下药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通过学生自己阅读来获得知识是切实可行的。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可以从中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可进一步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不但有利于学生有的放矢地听好课,也有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讲好课,把握住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课堂上,学生读懂了的就不讲,容易懂的就少讲,难于懂的就重点讲。这样,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师“满堂灌、学生满堂装”的注入式教学方法,为精讲多练,减轻学生课后作业的负担创造了有利条件。教师讲课就比较轻松,能使教师讲课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紧摘自:论文查重www.618jyw.com
密地结合起来。

3、培养阅读能力,学生受益终身

在完成了一个章节的教学任务后,认真指导学生读书,可以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及时得到巩固,并能进一步把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学生一旦有了自学能力,不仅能使学生把知识学懂、学活,而且还能有效地发展智力培养其他方面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学好课本上的知识,而且有利于他们具有博览群书,扩大知识视野的本领;不仅有利于他们在学生时代学好知识,而且有利于他们将来毕业后自学成才。总之,学生一经有了阅读能力,就可以受益终身。

二、怎样培养初中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中国有句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数学教师,我们仅教知识给学生,这是不够的,这些知识很容易被遗忘。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那么怎样培养初中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呢?

1、要拟定阅读自学提纲

教师应按照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出一组富有启发性、思考性和针对性的思考题,这些问题必须范围清楚,目标明确。

2、教给学生阅读数学的方法

阅读数学课本,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要让学生领会阅读数学课本不同于阅读小说书,阅读小说书可以只了解其大意,而阅读数学课本则应一字一句地去理解,要认真思考。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尤其是应抓住课本内容中的关键字、词、句不放,深刻理解其含意,并在这些关键地方划上着重符号。对于疑难之处,应反复思考,若实在不能理解的,可以自主合作,主动交流,相互讨论,共同解决;或用铅笔在不懂处划上问号,可在适当的时候向同学和老师请教。在读完一节或一章内容之后,要求学生分析、比较、归纳、综合所阅读的内容,找出重点、难点和关键之处。具体说来,学生在阅读数学课本时,教师必须交给学生读课文、读概念、读公式、读定理、读例题、读解答和读习题等各种各样的方法,并提出要求。例如,读几何中的概念、定理,要求学生:一是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定理的题设和结论;二是要弄清用图形是怎样描绘的;三是要知道结合图形用数学表达式是怎样表达的;四是要分析、归纳、比较出它与类似概念、定理有何异同;五是要掌握它们在解题时是怎样运用的,可以用它们来解决哪些问题。对于重要的定理,还要求学生掌握其证明方法。

3、指导学生阅读的形式要灵活多样

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可集中一次读或分散几次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知识的难易程度,有的内容可先读后讲,有的可先讲后读,有的可边读边讲或边讲边读,有的可边读边启发,有的还可以读了就练,读练了再讲,有的还可以先练后读,最后才讲。总的说来,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运用。
例如,初中数学三年级下册“切线长定理”一节:从圆外一点可以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这一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这两条切线的夹角。如图,PA、PB是⊙O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A、B。
则:①PA=PB ,
②∠OPA=∠OPB。
在教学这一节新课时,我首先出示阅读自学提纲,提出以下四个问题:

1、什么是切线长?它与切线有什么区别?

2、切线长定理的内容、题设、结论各是什么?结合图形试写出内容的数学表达式。

3、课本里是怎样分别用事实证明和逻辑证明切线长定理的?为什么这样证明?

4、运用切线长定理需在什么条件下进行?在解题时是怎样应用的?试做练习题(略)

让学生针对这四个问题阅读思考,自学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边议、边问,教师随时答疑。这四个问题目标明确,要求具体,这节课的一切教学活动,始终围绕这四个问题进行。这样,新课一开始,就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知道读什么,学什么,主要应解决哪些问题。学生能自觉进入良好的积极思维状态,主动地进行学习,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了他们寻求知识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他们阅读自学的能力。在师生共议切线长定理的证明时,采用了边读边启发的阅读方式,可使学生勤于思考,活跃思维,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