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关系谈有效历史教学中教学联系

更新时间:2024-01-22 点赞:26243 浏览:1196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有效教学就是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要使历史课堂有效,必须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入手。教师没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有效的教学能力,学生的“学”就无从谈起;不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不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没有了教学对象的“学”,就无所谓“教”。

一、教师要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构建有效教学的能力

(一)理念是灵魂

具有明确的先进的教学理念是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在有效教学中,教师要有指导教学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
1.教师要丰富个人知识储备。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必须努力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不断学习,更新观念,积累知识,提高自身素养,认真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精心钻研教材。课堂上,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如果缺乏深度广度,那么教学就会肤浅,学生的学习就不能深入。作为新课程直接实施者的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内涵,课堂教学时才能深入浅出,左右逢源。
2.教师要有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课程标准确定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对历史课程的价值追求。我们必须关注的课题是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教学要培养学生分析、理解、思考和创造能力,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教学目标的设定要紧扣课程标准。课堂的教学设计、教学程序、教学手段等各方面的开展都应紧紧围绕这个目标展开,由过去的“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人和事,是客观的,我们要把历史教“活”,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用其分析和指导我们当前的社会建设。

(二)教师具有有效教学的能力是实现有效教学的保证

1.制作课件的能力。在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制作符合教学内容,着眼于创造历史情景、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多媒体课件是反映一个教师能力水平的重要方面。教师不仅要用教材教,还要整合其他教学资源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创造条件。优秀的课件有利于学生发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引起思想共鸣,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2.有效的课堂组织能力。教师在语言组织上要准确、简练。课堂上教师一定要组织教学语言,做到清晰精炼、重点突出、逻辑性强,增强语言表达的科学性、针对性、准确性。在备课时应预计并在讲课时调控教学各部分的时间分配,在时间组织上恰到好处。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任务越好,浪费的时间越少,教学质量就越高。在教学组织上,各环节的安排以全体学生的参与为基础,以小组交流、个别提问、课堂检测等多种形式来了解大多数学生学习的情况。

二、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有效的历史教学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师教得很辛苦,但学生学了没有收获,就是无效的教学;学生学得很辛苦,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同样也是无效或低效的教学。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有效教学的唯一指标。要让学生有进步和发展的关键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实现有效的历史课堂教学非常关键的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同一个班级中不同的学生基础不同,采用的教学方法就有所不同;不同班级的学生要求不同,能否将尽可能多的学生的主动性最大化决定了历史课堂效率的高低。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主动转变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认知逻辑、实施方式、处理方法要充分考虑学生情况。教师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不能局限于向学生问问题,要引导学生提问题,要为学生创造一切条件,还课堂于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创造者。

(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要求,“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因此,实现有效的历史教学的落脚点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1.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成长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让学生明确学习的意义和责任,把学习跟自己的成长、发展有机联系起来,增强学习动力,扩大学习的需求。其次,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摘自:毕业论文选题www.618jyw.com
系,让历史课堂教学充满和谐的气氛,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鼓励和鞭策。再次,要转变重心,让学生在课堂上唱“主角”, 以“学”定教,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将关注的重点放在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知识,掌握规律。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体验历史、感悟历史。教师可以采取活动课的形式,由学生自编自演历史小话剧、历史辩论会或历史故事会,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促使学生在更高的水平上理解相关知识。教师还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验背景,帮助学生达到更深的理解,让学生对每个学习主题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形成完整的概念框架,有进一步自主探究的愿望,能够迁移并发现和提出更为复杂的问题。
综上所述,要实施有效的历史教学,教师勤奋学习、转变观念是根本;具有较高的素质和能力是保证;摆正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是实现有效的历史教学的落脚点。只有把这几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解决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低效的“瓶颈”,真正构建自主、合作、优质、高效的历史课堂教学。
(责编 张亚欣)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