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文本让学生多一点文本阅读学年

更新时间:2024-04-10 点赞:13881 浏览:5857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一、无法忽视的身边事实

忙忙碌碌的一年班主任工作结束了,各种各样的分数、成绩也相继出来了,我班会考成绩相当不错:历史和信息最好,地理第二,与最好的班级差距很小。这样的成绩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尤其是历史,总遭到科任教师的批评,认为学生不会读书,死气沉沉,而且几次考试成绩也很一般。为推动会考的复习,在临近考试的一个多月里,年级组安排晚自习留一节课时间“看书”,就看会考科目。作为班主任,我大力支持,督促学生严格遵照年级组的规定执行。结果,整个年级的会考通过率都相当不错。为什么历史会考会取得比平时好得多的成绩呢?我觉得可以归功于学生在“最后一节课”的阅读中所形成的胆识、勇气。胆从哪里来?识又从哪里来?专家对阅读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较好地理解这个问题。

二、阅读的特点及意义

北京教育学院教授苏立康认为,阅读是两个心灵的情感交流。这种心智活动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活跃的、充满创造的。阅读主体的知识、经验不完全相同,任何阅读主体都要把自己头脑中所储存的思想材料与读物内容二者之间建立起联系,通过自己创造性的思考来获得意义,即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阅读是创造性的个性化的智力活动。
这种创造性的个性化的智力活动,实现了作者和读者两个头脑的理智的转换,是心灵的对话。这必然有助于培养自信心,有助于培养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有了胆识,必然形成崭新的精神状态,成为有别于“前我”的新人。
但现实是没有学生课前真正进行阅读的,课堂上教师又不敢让学生真正阅读,这样就不知不觉剥夺了学生的阅读机会,留下的只是走马观花式的浏览。

三、想方设法“逼”学生走上阅读的“梁山”

阅读改变人生,但在快餐文化时代,要静心地阅读,不那么容易,更何况是枯燥乏味的政治课本。因此,我们可以采用“逼”的方法。
1.环境软“逼”。从阅读的功能来看,我们平时的阅读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以理解意义、获取知识为目的的阅读,不但要仔细阅读全文,有些内容还要反复读。有从自己需要的信息出发的筛选性阅读,有只需了解文章大意的阅读,还有从审美需要出发的欣赏性阅读。无论哪一种阅读,都需要相应的阅读环境,尤其是第一种阅读,又是处于青春期年龄的读者,对环境的要求更高。教室里的书桌上有像山一样的书和讲义,有杂乱的文具等东西,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翻开枯燥乏味的政治课本,几乎没有读书的兴趣。所以营造阅读的新环境很重要,最好是到新教室去,除了课桌没有别的,并且调整传统教室里座位的排法,按小组5—6人为小组,可以面对面交流讨论,如同阅览室,给学生一个强烈的信号,这里就是来读书的。这样也便于教师的有效监督,保持安静。如果在教室里也要清理一下桌面,让政治课显出一点庄重,接下来要好好阅读。在集体阅读环境中,也要创设“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心境。硬的物质环境有了,教师的目光和走动的体态语言才能真正成为环境的组成部分,才成为学生阅读的同路人。
2.问题硬“逼”。阅读不应该是浏览,但学生往往把课本当成网页加以浏览。所以,教师必须要让学生思考问题,慢下来,做到 “啃读”。比如,学习《面对经济全球化》第一目“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时,教师可以提出这些问题供学生思考:(1)看图片“中国市场上的外国货”“外国市场上的中国货”体会经济全球化含义中的“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内涵。(这个问题可以锻炼学生的读图和读关键词获取信息的能力。)(2)中国市场上出售的iPhone能体现经济全球化的三个表现吗?(这个问题要求较高,不仅要求学生阅读了解课本上的相关观点材料,还要联系时事,把课本与生活联系起来,把课本上的三个观点用一个材料串起来思考,以提高兴趣和锻炼概括能力。)(3)经济全球化的有力载体为什么是跨国公司而不是各国政府?(该问题促进对两只手的作用的进一步认识,实现纵向的知识联系。)
问题导向既逼学生也逼教师。要想采用这种方法,教师必须先做“研究生”,研究教材、课程标准,关心天下大事,在占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设计适量适当的问题,使问题既促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快速掌握知识,又能使问题成为母问题,推动学生“生成”新的问题,树立问题意识。适当适量的问题不仅能激起学生阅读课本的兴趣,还能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知识和信息,这又会促进课外阅读,促进课内课外紧密联系。适当适量的问题能保证有限时间阅读的效率,真正让学生在政治课堂上“多一点阅读”,教师少一点讲授。
3.时间紧“逼”。阅读有时间的限制,如6—8分钟。45分钟一节课时间的限定,课本的趣味性和容度,还有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限都不允许连续长时间阅读。太长时间会导致学生精神萎靡不振,太短会导致浮躁,敷衍了事,注意力不集中。适当的限时阅读可以保持适当的紧张感,使学生感到有挑战性,感到时间的宝贵,从而提高阅读的效率,追求阅读过程中的一种“快乐”——体验求知的快乐,思考的快乐,创造的快乐,成功的快乐。
4.方法恰“逼”。(1)阅读的方法。我在这里介绍一下《学习改变命运》一书作者李晓鹏的“三遍读书法”。第一遍:整体浏览,包括一个自然段也有整体把握的问题。第二遍:重点理解。第三遍:综合记忆。快读慢读精读略读糅合在一起,既要宽度又有深度、高度。(2)阅读时要留下痕迹——使用阅读符号,要有勾划批注。比如用方框表示概念,用圈、三角形表示重点词句,用序号标出层次。用个性化的阅读符号促进阅读慢下来,真正尝试与作者的隔空对话,心灵的交流。眼下学生中真正习惯做好勾划批注的少之又少,仅有的是象征性的随意的几条线段,仿佛断头路。通过阅读符号的运用可以使学习有一定的节奏感,从而产生成就感。
据说到金字塔顶端的只有两种动物,一个是雄鹰,另一个是蜗牛。雄鹰是靠自己的翅膀一下子飞上去的。蜗牛既没有翅膀,也没有腿,它必须靠自己一点儿一点儿爬上去。蜗牛到达了金字塔的顶端,它所看到的世界和雄鹰看到的世界是一模一样的,它所看到的地平线,也是和雄鹰看到的一样的。
以分数看,学蜗牛,虽然慢,但不停歇,最终看见了和老鹰所看见的一样的世界,这还有什么遗憾吗?所以暂时的落后不可怕。加强阅读改变观念和改变习惯,总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况且这种代价是从属于传统的评价体系的,故不应当轻易走回头路。(责编 张翼翔) 源于:论文大纲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