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浅谈浅谈新课程下小学科学教学

更新时间:2024-03-20 点赞:8868 浏览:3405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小孩子学习科学是最好的时期。人们的日常经验和儿童早期教育研究都表明,幼儿园和小学阶段,是实施科学启蒙教育的最佳时期,儿童对自然和科学的兴趣,他们对科学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在这一时期若得到及时良好的培养,进入中学和大学后,或者进入成年后会得到高度发展。
【关键词】科学 好奇 生活 创新 多媒体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这一提法既体现了当前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对当代人必备的科学素养的高度关注,又体现了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全面性要求,既不但要让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学习科学探究,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要摘自:写毕业论文经典的网站www.618jyw.com
把儿童的充分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充分意识到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性。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谈谈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科学教学。

一、重视小学生对科学课的“好奇”兴趣

美国著名学者乔治?奥威尔指出,科学不只是发生在实验室中的事,不只是一种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它是人们观察世纪的一种方式。小学生对科学课程,往往有着很多好奇心。“好奇”是创新意识的潜能,是创新意识的萌芽。瓦特由水开时壶盖掀动而成功地发明了蒸汽机;阿基米德洗澡时因身体感到水的浮力而发现了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这些发明创造均与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意识有关。“好奇”是学生的天性,他们的头脑中有着许多新奇的想法和见解。因此,老师要多给学生介绍创新的榜样,以启发学生的好奇意识。同时,要放手让学生实践,解除学生对错误的恐惧心理,强调从错误中学习,鼓励学生异想天开,敢于幻想,大胆实验。在引导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活动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发现和思考问题,了解科学创造的思维方法。要设法让学生与有成就的创造者、发明家接触,尽早走上科学研究、创新的道路。例如课堂教学中,结合科学教学开展有关科技知识小讲座、开展科普知识竞赛、撰写科普小文章、组织科技制作比赛等等,消除学生对创造发明的神秘感,使之产生浓厚的探索兴趣。

二、教学内容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要使学生对科学课感兴趣,得到对个人生活和发展有用的科学知识和能力,就要在自己的生活实际中、在自己的生活情境中学习知识,因而教材内容应该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例如如教学《益虫和害虫》只强调把昆虫分为害虫和益虫两大类,而忽略了昆虫的多样性,忽视物种对生物链的重要性;我们研究植物,往往单纯地为了获得植物有关根、茎、叶、花、果方面的事实性知识,而没有把树作为生命体看待。因此我们所制定的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就往往学科味太浓,教学有失偏剖,学生不需经过探究的过程,只要死记硬背也能记住主要教学内容,然而科学素养并未得到提高。

三、运用探究式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科学》新课标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不能停留在知识的传授上,主要是通过探究式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小学《科学》学科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需要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加强质疑意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我在一次课堂教学中,发现教室里的灰尘太大,湿度不够。恰巧正学到《神奇的水》这课,我灵机一动说“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这课以后,大家根据水的一些优点就可以试着制作一个喷壶,以后给教室经常洒洒水,改善我们的学习环境,大家说好不好?”听我说完以后,孩子们兴趣盎然,积极性很高。我一步步和他们学习喷壶的制作方法,其实制作喷壶的步骤很简单,但是在这过程中我穿插讲解水的压力的知识,他们很感兴趣,也乐意接受。第二节课我去的时候,大部分都带来了自己的“喷壶”(多是用可乐瓶子做的),我还让他们分一些给别的班级使用,别说他们的成就感有多大。课后我在反思中总结:至于水的压力怎么来的,或许他们还是一知半解,但是最主要的是孩子们能利用知识改变自己的生活这才是教学的真谛。这样创新事例的引入,很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

四、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多媒体技术因其声形并茂的特点成为教育教学过程中有利的教学手段。它应用到教学中起到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教学全过程的作用,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科学作为一门操作性、趣味性、知识性极强的综合性学科,把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科学教学中,在激发兴趣的同时,还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其观察能力,并可帮助我们突破教学难点,优化教学全过程。例如:在《人的血液循环》一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认识心脏的构造时,先显示人体内脏器官图,又利用多媒体动画效果,表现出心脏的构造和跳动的逼真状态,同时配以逼真的心脏跳动声,调动学生的听觉和视觉神经,通过对学生多种感官的刺激,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心脏上,把一般教学手段难以展示的景象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在新奇感的支配下专注地观察心脏,获得对心脏的感性认识。我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对心脏的跳动进行观察,让学生从中认识血液流动的动力是心脏的一张一缩的跳动。学生体会到了通过观察获得知识的成就感,从而培养了学生喜欢观察的习惯。
总之,小学科学的学习,必将为初中阶段生物、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学习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我们必须重视这一科目的教学。
(作者单位:贵州省威宁县哈喇河中心小学)
编辑/赵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