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述孙中山三义来源

更新时间:2024-03-18 点赞:4948 浏览:1845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孙中山三义来源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西方进步思想,同时也是孙中山个人与革命同志集体智慧的结晶。本文从民族民权民生三义中西两方面探讨三义来源并作简要评价。三义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产物,是中西优秀文化的凝结,是适合时代要求革命的理论,担当了历史所赋予的重任,指导着中国革命的进步与发展,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孙中山和他的三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魂,在历史的时空里永放光彩。
关键词:孙中山;三义;来源
1002-7661(2013)24-292-03
孙中山上书李鸿章失败以后,于1894年在檀香山成立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兴中会誓词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1905年孙中山联合华兴会、光复会等成立中国同盟会。同盟会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在《民报发刊词》上,将同盟会纲领归结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义。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用革命手段推翻满洲贵族统治;民权主义即“创立民国”,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三义是孙中山吸收中国传统优秀思想文化成果,同时借鉴欧美进步思想精华,加之自己学习领悟和革命实践智慧的创造成果。在谈到三义来源时孙中山曾说:“余之谋中国革命,其所持主义,有固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现抚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造者。”{1}

一、民族主义来源

孙中山出生农民家庭,遭遇着中国农民的苦难。战争以后,清政府对外国列强割地赔款,压迫盘剥百姓,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日益尖锐,民众遭受列强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满洲贵族推行民族压迫,对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实行统治。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都失败了,挽救不了民族危机,改良主义在中国行不通。因此树立了推翻满洲贵族统治追求中国各民族自由平等伟大理想。满洲贵族腐败透顶,卖国害民,勾结帝国主义,,贩卖同胞到外国为奴,从中渔利。对汉族实行文字狱政策,株连九族,残杀汉族优秀知识分子,刑以钱免,官以贿成,实施着黑暗统治。这都坚强了他反满的意志与信念。
孙中山从中国历史上那些反对民族有压迫追求民族自由仁人志士身上汲取力量与营养。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思想;文天祥的是气所磅礴,浩然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的思想;明末清初三位思想家:黄宗羲的反清反君主专制思想,顾炎武的反清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思想;王夫之的反清及唯物思想。郑成功反清复明思想,洪秀全反清思想。
国际上近代世界,反抗民族压迫,争取民族独立与自由的事件,层出不穷。美利坚民族反抗英国殖民统治,获得自由独立。拿破仑帝国统治,催发了欧洲民族意识的觉醒,德意志民族与意大利民族统一,两个民族国家崛起。列强侵略步步紧逼,使许多亚非拉国家和民族灭亡或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印支那沦为法国殖民地,朝鲜沦为日本殖民地,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印尼沦为荷兰殖民地,伊朗、土耳其沦为半殖民地,非洲太平洋美洲有些土著居民被殖民者灭绝。19世纪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19世纪中后期及20世纪初期的亚洲民族独立运动蓬勃发展,以及欧洲被压迫民族争取民族独立解放运动,都给予孙中山启迪和鼓舞。

二、民权主义来源

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吸收中国古代思想优秀成果。吸收孔子古典人道主义“仁”,吸收墨子的“兼爱”思想,孟子的“仁政”“民贵君轻”思想,李贽的批判封建礼教和封建专制思想,黄宗羲的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强调以万民为主题民本思想,顾炎武的“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人”的人本主义思想,王夫之的“行先知后”唯物主义知行说。{2} 曹雪芹的平等思想,摘自:毕业论文翻译www.618jyw.com
郑观应的西方思想,康有为的大同思想。
欧美思想渊源。主要有孟德斯鸠三权分立思想,卢梭主权在民和社会契约论,美国《独立宣言》和杰斐逊思想,法国人权宣言和法国大革命高举的自由平等博爱旗帜,欧洲人道主义思想与各种社会主义思潮。法国贡斯当和阿列可西·托克维尔的自由主义,英国边沁的功利主义和穆勒的自由学说。{3} 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日本自由民权运动的影响。孙中山三义指导下的辛亥革命,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民族运动一部分,也是亚洲觉醒重要一员。
孙中山民权思想受林肯民权思想影响深刻,也受瑞士民权制度影响。在谈到民国与民权时他说:“何为民国?美国总统林肯氏言曰?民之所有,民之所治,民之所享。?此之谓民国也。何为民权?即近来瑞士国所行之制:民有选举官吏之权,民有罢免官吏之权,民有创制法案之权,民有复决法案之权,此之谓四大民权也。必具有此四大民权,方得谓为纯粹之民国也。革命党之誓约曰:恢复中华,创立民国。盖欲以此世界至大至优之民族,而造一世界至进步、至庄严、至富强、至安乐之国家,而为民所有,为民所治,为民所享者也。”{4}

三、民生主义来源

孙中山民生主义吸收屈原忧国忧民思想,李白的济苍生安社稷政治理想,杜甫的关心民生疾苦思想,白居易的对人民给予深刻同情思想,张仲景、华佗、李时珍的关爱民众救民疾苦思想,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
在中国封建社会如果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能拥有一块土地,这块土地除缴纳国家税收和地主租税外,还能养活家人及有一些剩余产品,人民就能安居乐业。一旦小农土地被兼并,人民会流离失所,起义不断,造成政权动荡或改朝换代,不利于民众与国家。中国民众古代就追求政治经济平等,追求自由美好的生活。陈胜、吴广“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张角“财富平均”口号,黄巢的“均平”旗帜,王小波、李顺“均贫富”口号,方腊“平等互助”号召,宋江“劫富济贫”旗号,钟相、杨幺“等贵贱,均贫富”旗帜,李自成“均田免粮”口号,太平天国“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理想社会。{5} 英国进步思想家约翰·穆勒土地改革理论对孙中山解决中国农民土地问题,有着深刻启发。约翰·穆勒认识到土地私有制的不公正性,土地所有者坐享其成,不劳而获,对农民剥削以致其富。国家应利用政权力量征收地税,或征用给其补偿,财富国民共享。“土地是全人类世代相传的。对土地的占用完全出于人类的一般利益。”“农民没有义务为地主生产其所使用的物品。”“地主对土地的权利要求完全取决于国家的一般政策。私有财产原则给予他们的,不过是在国家的政策可能使他们丧失若干利益时有取得补偿的权利。”“如果要征发地主或国家所承认的其他财产所有者的财产,则国家必须一次支付这种财产的代价,或者每年支付相当于这种财产所能提供的收入。”“在这种附带条件约束下,国家有权根据社会普遍利益的要求来处理土地所有权。”
约翰·穆勒认为土地的收益应该全民共享,不应为某一个阶级独占,并设计出土地改革的具体措施与蓝图。土地所有者无功受禄,不劳而获,“根据社会正义的一般原则,他们究竟有什么权利获得这种自然增加的财富?如果国家从一开始就保留有权利,可根据财政上的需要对地租的自然增长额课税,”“第一步应是估计全国所有土地的价值,应对所有土地的现时价值实行免税”;“但过了一段时间以后,随着人口和资本的增加,地租也必然会上涨,这时便可粗略地估计出地租的增加额。估计的标准可以是农产品的平均。”农产品与地租一同上涨,地租上涨幅度甚至比的上涨幅度大。因此可大致估计出全国土地因为自然原因而增加了多少价值。这些增加的财富用来造福社会。
美国进步思想家亨利·乔治认识到土地私有对社会造成的危害,主张土地公有,核定全国土地,涨价归公,全民受益,是一种缓进的社会改革,对孙中山有较大启发。亨利·乔治说:“我们探究出成为现代文明祸根和威胁的财富分配不公的根源在于土地私人占有制度。”“要消灭贫困,要使工资达到正当要求应有的数额,即劳动者的全部收益,我们必须以土地公有制取代土地私有制。此外没有任何办法去除弊端的根源----没有其他任何办法可寄托一丝希望。”{8}
“这种思想提出这样的主张(它在不列颠找到拥有者):政府应按市场价买进国内土地的个人所有权。这种思想导致约翰·斯图尔特·穆勒(虽然清楚地看到土地私有的基本非正义性质)提倡不完全恢复土地的公有,而只要求把今后土地自然增长的价值收归公有。他的计划是,把王国内全部土地的市场进行公平而均匀的估价,此后凡不是由于土地改良而增加的价值,一律归公。”{9}
孙中山考察西方社会,认识到欧美资本主义社会弊病和阶级对立,社会革命爆发在即,对于中国也是警醒和预防,中国可以事半功倍一次革命完成两次革命之事功。他说:“然而欧美强矣,其实民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之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10}
土地问题是中国革命根本问题。孙中山解决中国农民土地问题方法就是按照英国思想家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中所说方法,核定地价,涨价归公,国民共享。“文明之福祉,国民平等以享之。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其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肇造社会的国家,俾家给人足,四海之内无一夫不获其所。敢有垄断以制国民之生民者,与众弃之。”{11}
孙中山节制资本方面,主要是限制少数富人对有关国家经济命脉部门的控制与垄断,保护贫平民利益。“夫吾人之所以持民生主义者,非反对资本,反对资本家耳;反对少数人占经济之势力,垄断社会之富渊耳。试以铁道论之,苟全国之铁道皆在一二资本家之手,则其力可以垄断交通,而制旅客、货商、铁道工人等之死命矣。土地若归少数富者之所有,则可以地价及所有权之故,而妨害公共之建设,平民将永无立锥之地矣。苟土地及大经营皆归国有,则其所得,仍可为人民之公有。盖国家之设施,利益所及,仍为国民福利,非如少数人之垄断,徒增长私人之经济,而贫民之苦日甚也。”{12}
在孙中山看来,文明越发达,社会问题越着紧。资本越大,利用天然力越厚,贫民不能同他相争,自然弄到无立足之地。欧美国家,善果被富人享尽,贫民反食恶果。孙中山认为利用定地价的方法可解决这个问题。“少说富人把持垄断的弊窦自然永绝,这是最简便易行之法。”“行了这法之后,文明越进,国家越富,一切财政问题断不至难办。现今苛捐尽数蠲除,物价也渐便宜了,人民也渐富足了。把几千年捐输的弊政永远断绝,”“私人永远不用纳税,但收地租一项,已成地球上最富的国。”孙中山在1924年民生主义的讲演中谈到节制资本时说,中国贫穷,生产力不足,中国不单是节制私人资本,还要发达国家资本,振兴实业,目标是全国人民都可以得安乐,都不致于受财产分配不均的痛苦。
孙中山民生主义,体现出孙中山对世界发展形势清醒认识和对社会进步潮流深刻敏锐洞察,根据中国国情制定出的土地改革方案,防止了两极分化和社会对立的社会革命政策,体现出孙中山对劳苦大众深切关怀和真挚情感,一种人文主义的仁爱和对大同理想社会的追求,以天下民众幸福为己任的高尚品格,心里始终装着劳动人民的高贵品德,以天下为公的美好宽广胸怀,不停地进行着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救国救民的策略与道路,以及百折不挠地坚韧与气概。
三义的来源,是孙中山汲取中西优秀文化成果加以自己智慧的创造,是理论与实践结合产物。三义是中外先进思想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历史性理论成果,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早期国民党人智慧的结晶,是指导辛亥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开启了现代中国潮流,使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并烙印在人民脑海里。思潮,风起云涌,潮流,浩浩荡荡,涤荡着近现代的中国,走向政治共和、人民团结、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社会繁荣。
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导师,的先行者,现代中国的肇始者,近代化中国之父,他把自己的智慧和生命无私地奉献给了中华民族。他目光远大,意志坚强,百折不挠,学贯中西,站在时代的高度,站在历史的高度,与时俱进,学习着,实践着,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他是民族的伟人,国家的伟人,时代的伟人,历史的伟人,对中国革命和中国历史产生了巨大深远影响,孙中山和他的三义还活着,永远活在人民的心里,永远活在人民的记忆里,永远活在人民的灵魂里。孙中山和他的三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魂,在历史的时空里永放光彩。
参考文献:
刘泰宇.张 旭.孙中山三义的思想来源.中国外资.2011(247)源于:硕士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8
朱绍侯.张海鹏.齐 涛.主编.中国古代史(下册).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451.
[3]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165.
[4] (清)康有为著(民国).孙中山著.大同书·建国方略.时代文艺出版社,建国方略

三、民权初步(社会建设)序:593-594.

[5] 李 侃.李时岳麓等编.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出版,1994(4):63.
[6] (英国)约翰·穆勒著.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若干运用(上卷).赵荣潜,桑炳彦,朱 泱,胡企林.译.商务印书馆.北京:199

1.260-26

[7] (英国)约翰·穆勒著.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若干运用(下卷).赵荣潜,桑炳彦,朱 泱,胡企林.译.商务印书馆, 北京:1991:391.
[8] (美国)亨利·乔治.著.进步与贫困.吴良健,王翼龙.译.商务印书馆. 北京:1995:278.
[9] (美国)亨利·乔治.著.进步与贫困.吴良健,王翼龙.译.商务印书馆, 北京:1995:303.
[10]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广东省社科院历史研究室等编.孙中山全集(第一卷).中华书局出版.1981:288-289.
[11] 孙中山.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广东省社科院历史研究室等编.孙中山全集(第一卷)中华书局出版.1981:297.
[12] 孙中山.在上海同盟会机关的演说(1912.4.16.).孙中山选集.南开大学文学院多媒体中心整编.http://202.113.2

1.169 master@literl.vicp.net.

[13] 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1906.12.2).孙中山选集.南开大学文学院多媒体中心整编,http://202.113.21.169 master@literl.vicp.net.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