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初探小学数学实践活动实施原则探讨

更新时间:2024-01-25 点赞:21857 浏览:9658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实施过程中要把握四个原则:现实性、科学性、主体性与合作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践活动;原则
1002-7661(2013)27-202-01
按照小学数学新课标的理念要求,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应力求具有现实性、多样性和趣味性,要尽可能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和探索数学,掌握数学的基本规律和计算的能力。这有利于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厌倦为好奇,从而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要实现这样的目的,光靠课堂教学肯定不行,必须辅以数学实践活动。那么,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活动之中,要坚持什么样的原则呢?笔者在此不揣浅陋,将小学数学实践活动实施原则简要归纳如下。

一、力求活动具有现实性

荷兰数学家、教育家费赖登答尔指出:“数学源于现实,扎根于现实,应用于现实。”这就是著名的“数学现实”原则。按照这个原则,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活动就应当密切联系学生实际生活,活动内容的设计体现现实生活的实用性,力求数学问题具有生活特色,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之于生活的作用。
比如有一位小学数学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实践活动:将学生带到集市上,让一些学生购物,让一些学生卖东西,老师分别对两组学生进行指导。学生在实践中,涉及到了货物的称量、货币的计算,加减乘除法均派上了用场。活动过程中,学生充分体会到了学数学的用处,体会到生活中无法离开数学。
另有一位老师设计的活动是:把学生带到学校的建筑工地,让学生和工人一起计算墙体所需的砖块数量以及承重力等,并对整幢房屋所需的材料作出预算。学生对此很感兴趣,因为这是他们在教室里无法体会到的实用性。
以上两位教师的数学实践活动均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甚至让学生直接参与了现实生活,使他们从生活实践中体会到了数学之于生活的作用,从而建立起摘自:毕业论文任务书www.618jyw.com
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相反,有的老师在设计数学实践活动时,由于怕麻烦,就在教室里虚拟一些场景,然后组织学生参与活动。小学生抽象思维尚不发达,对这样的虚拟场景难以接受,所以很难进入角色,因此活动过程中始终无法深切体会到数学对于生活的现实作用。这样的活动,由于缺乏现实性,当然就很难取得成功。

二、力求内容具有科学性

(1)内容难易要适中。小学数学教学是循序渐进的,由低年级到高年级,数学内容的安排总体上是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因此,数学实践活动的设计也要体现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在内容的选择上必须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比如学生只掌握了加减法的知识,教师设计的活动中就不要有运用到乘除法的内容。
(2)内容数量要适中。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都很有限。即便是在有趣味的活动中,低年级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也不过十来分钟,而高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不过二十来分钟。因此,教师设计活动时,活动内容的量要适中,过少令学生意味难尽,过多则令学生身心疲惫。一般而言,小学低年级活动内容控制在15分钟为宜,中年级活动控制在25分钟为宜,高年级活动则可适当延长,但不应超出40分钟。

三、力求活动体现主体性

数学活动是为学生设计的,因此应以学生为参与主体,教师只能起一个引导和指导的作用。有的教师在活动中急于求成,或为了赶教学进度,往往急着替学生考虑了一些本该学生考虑的问题,结果使学生失去思考和参与的机会。比如有一位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学校要打操场地坪,让学生计算打操场地坪大约所需的材料。这个活动包含的环节有:测算操场面积——根据拟增加的厚度测算打操场地坪所需的石材立方数——测算所需水泥数量——测算人工费及材料费等。这个活动是为高年级这生设计的,虽然难度较大,但只要老师指导得当,学生是完全可以自主完成的。但这位老师在指导学生实践的过程中,部分学生花了不少时间仍没有测算清楚,考虑到时间问题,就急着将学生召集起来进行集中讲解。结果当然是老师很快帮学生计算出了相应的结果,而学生则失去了一次有意义的实践锻炼。这样的数学实践活动,虽然设计上体现了现实性,但由于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所以最终只能算是失败的活动。学习是学生的事情,当教师的职责在于引导学生学习,切不可越俎代庖,急躁难抑,而去替学生完成本该由学生自己完成的事情。这样的教学某种程度上看是粗爆的、不科学的,因此必须注意防止。

四、力求活动体现合作性

活动设计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团队合作,最好设计出让学生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完成的活动。这是因为,合作是现代人生存的基本要求,数学实践活动正是对学生进行合作教育的良好契机。那么如何体现合作性呢?就以上面说到的测算操场地坪所需材料及费用为例,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别测算操场面积、体积、材料量、经费等。如此一来,既可以提高活动效率,确保活动能在既定的时间内完成,又能充分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活动开展之前,应组织学生讨论任务完成的方案,让他们各自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产生头脑风暴效应,从而激起集体灵感,制定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学生合作完成活动之后,教师应适当组织交流。只要通过事后的交流,才能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在生活中相互合作的重要性,从而逐步树立起主动合作的意识。在交流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乐于发言,让他们各自的思想相互碰撞,进一步从理性的高度上获得对合作过程的全新认识。
参考文献:
钟永辉.浅谈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J].中国民族教育,2010,(Z1).
宋 君.新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的探索与思考[J].2010.(04).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