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述助推器有效提问——语文课“助推器”

更新时间:2024-01-22 点赞:17025 浏览:7246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记得特级教师周一贯曾说过:“没有学生,就没有课堂;课堂以生为本,天经地义!”的确,课堂教学必须以生为本,以学为本,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成高效课堂,而要达成这样的高效课堂必定离不开有效的课堂提问。有效提问既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变被动为主动的重要“拐棍”,又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主动寻找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方法。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让语文课堂焕发活力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肤浅看法。

一、创设情境,把握火候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充分说明了提问火候的重要性。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为了突出教学重点,必须精心设计课堂提问,细心把握课堂提问时机。提问火候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提问的课堂时机,包括创设问题情境;二是提问后的等候时间。
把握提问的契机体现在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情的变化,随机捕捉提问的机会,因势利导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如在教学《南辕北辙》这个故事时,为了研究那个人能不能到楚国,如果直接问学生“这个人能到楚国吗”,那么学生肯定会回答 “不能”。这样的问题就毫无意义了。我启发学生道:“ 大家都知道地球是圆的,假如有足够的盘缠,照这样一直走下去,会有什么结果呢?”“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顿时活跃起来,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的说:“到不了就会冻死,因为他会经过地球的南北极。”有的说:“到不了,路上会有河流过不去。”有的说:“可以到,因为地球是圆的,走到最后就回到原点了。”有的说:“即使能到楚国,那也要走好多弯路,多此一举。”大家讨论结果,答案不一。这样的提问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而且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完成了教学目标,从而达到了课堂的高效。

二、引导学生,学会提问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掌握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敢问”“会问”,善于“发问”。学生自己经过深思后,提出的问题对他们来说才是最有思考价值的。如有位老师在执教《草船借箭》时,一个学生问了老师五个问题:(1)鲁肃本是周瑜的手下,他为什么听从诸葛亮的安排?(2)鲁肃为什么不向周瑜提草船的事?(3)为什么诸葛亮要在第三天的四更时候才去取箭?(4)为什么诸葛亮叫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他和鲁肃却“只管饮酒取乐”?(5)为什么曹操不用带火的箭?这些问题的确让老师一时无法回答,但学生的提问、质疑、回答却把课堂推向了。该老师的高招是:将此五个问题像答记者问似的,安排学生回答,直到问的学生感到满意。

三、精心设计,抓提问点

1.关键内容处提问

关键内容是指对全篇课文有牵一发动全文效果的内容,或是学生不易理解的疑点、难点等。关键的内容往往是阅读教材中能体现中心思想的点睛之笔。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文眼”“诗眼”,再分析全文或全诗,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教《詹天佑》一文,文章伊始便道出了:“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教师可以抓住此点睛处,进一步提问:詹天佑的杰出体现在什么地方?爱国体现在什么地方?进而让学生去体会全文的主题。纵观当今小学语文教坛的泰斗们,他们的课堂精彩之处无不是扣住“文眼”“诗眼”层层深入。如王崧舟老师执教的《枫桥夜泊》,就紧扣“愁”进行发问;窦桂梅老师执教的《秋天的怀念》也紧依“好好儿活”发问,去拓展学生思路,引领学生有话可说,让学生在“披文入情”中寻找“读者”的感觉。

2.含义深刻处提问

在学习课文时,有许多句子的含义是很深的,常常隐含作者的写作意图;有许多句子很源于:毕业设计论文格式www.618jyw.com
含蓄,往往表现了作者深邃的思想乃至文章的主题;也有些句子从表面看意思一目了然,然而细细品味,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这些句子看上去不难理解,但联系含义则有“一石二鸟”的作用。教师若能准确抓住重点词句,巧妙设计问题,必能引导学生透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使“文”与“道”的教学融为一体。如《妈妈的账单》一文中,当小彼得向妈妈索取家务的报酬时,妈妈支付了报酬,同时也写了一份账单,可账单中全是0芬尼。此时,教师提问:“对照小彼得的账单,我们可以看出谁的劳动时间长?谁更辛苦?”学生比较后明白:妈妈的劳动时间长,最辛苦。教师接着问:“既然妈妈最辛苦,为什么都写0芬尼?”在引导学生讨论理解的过程中,学生懂得了母爱的无私与伟大。这样提问,既让学生透彻理解了文章内容,又深刻领会了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关键处追踪提问

追踪提问法,要求老师在讲课时,要指引学生对文章曲折回旋的妙处寻根问底,逐步引导学生去冥思苦想。如《生命 生命》一课,我在学生理解核心问题“三个生命现象带给作者的感受是什么”的基础上,设计了对文本表现形式的关注。如学习“飞蛾求生”这一事例时,在引导学生感受飞蛾求生的十分强烈后,进行了这样的提问:“在读的过程中,你们发现了吗,作者在标点符号的运用上有什么特点呢?”将学生的关注点从内容转向表现形式。当学生发现连用两个感叹号后,教师又提问:“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作者在这里连用了两个叹号,你体会到了什么呢?”这样连续的提问,使语文学习内容和形式有机结合,凸显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在课堂的结束部分,我引导学生思考:生命到底是什么呢?学生准确回答后,我接着问道:课题连用两个“生命”又有什么好处呢?我借助板书,引导学生既回顾了内容,又在题目的诵读中升华了情感,进而体会出作者命题的精妙。
有效提问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有效提问能带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意境,能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大胆想象,从而迸发出思维的火花、智慧的灵感。只有这样,语文课堂才能真正达到高效,语文课堂才能精彩纷呈!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