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中对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情感激发

更新时间:2024-03-24 点赞:4146 浏览:105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针对学生的文化素质特点,采用了因材施教的办法,学生提问,师生共同解决,必要时讨论,同时保证课堂纪律的良好,希望每个同学都能听懂,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可以通过多媒体的使用,创设生活情境,把语文引向了学生的实际生活,从而提供了一个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氛围。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激发;兴趣;启迪思维
1002-7661(2013)31-084-01
我们都知道,语文教学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才容易进入课文情境中去。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使我深刻体会到,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开门见山,导入

教学之初,教师可根据内容用图片、音乐等形式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共鸣,激发他们学习课文的,从而进入课文的情感世界之中。如教学朱自清的《春》,教师可先放一段有关春天风光的录像带,花坞春晓、桃红李白等春景激起学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或放一曲《春天在哪里》的录音,创造意境,使学生在美妙的乐曲声中自然进入对课文的学习。又如教学冰心的《小桔灯》,教师可自制小桔灯,在导入新课之前,将模型展示出来,引起学生的集中注意和有趣思考,引起学生寻求探索新知的积极性,为学生理解新知识提供感性材料,也为学生架起了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从而激发学生思考:冰心奶奶笔下的《小桔灯》该是怎样的呢?文中小姑娘的形象又是如何呢?又如教学光未然的《黄河颂》,教师可先出示有关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爱国的图片,让战火纷飞,流离失所等场景激起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巧设悬念,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学生学习的注意和兴趣的持久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师在让学生接触课文之前,可先自己复述课文情节,在关键处停下来,让学生去猜测情节会如何发展,人物的命运会怎样。如讲小说《故乡》时,教师先让学生闭上眼睛,再用富有感染力的摘自:硕士论文格式www.618jyw.com
语调,有节奏地朗读“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戴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用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学生脑海中出现一幅美丽的画面,涌现出一个小英雄形象。然后可以让学生去猜测这个小英雄的命运会怎样?这样巧设悬念,往往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阅读课文的热情就会大增,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巧设悬念,往往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阅读课文的热情就会大增。还有教学《孔乙己》、《变色龙》这一类课文时,教师可采用这种方法去激发学生的情感。

三、创设疑问,启迪思维

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针对所讲内容,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学生的文化素质特点,采用了因材施教的办法,学生提问,师生共同解决,必要时讨论,同时保证课堂纪律的良好,希望每个同学都能听懂,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可以通过多媒体的使用,创设生活情境,把语文引向了学生的实际生活,从而提供了一个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敢于创新,可以使学生在情景教学中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让他们的思维可以自由发挥,并且有创造性的发现,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更加集中,积极地期待着问题的解决,这样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这样导入新课,能较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感,增强课堂吸引力。如教学《驿路梨花》时,可设计这样的提问:标题一语双关如何理解?文中两次误会、三设悬念、四写梨花分别从哪些语句体现出来?

四、典故吸引,情境感染

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他们爱听爱看有趣的故事。教师可以抓住青少年这一特点,针对教学内容,从与课题有关的趣闻轶事出发导入新课,能够激发学生对所学新课产生浓厚兴趣。同时,授新课前,花极短时间,用绘声绘色的语言,讲述一则引人入胜的故事,显得亲切自然,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入学习。如教学《丑小鸭》时,可先联系《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给学生讲讲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再讲讲有关安徒生的故事,学生也可以讲讲自己知道的有关安徒生的故事。这样,使学生在特定的氛围中受到感染,从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入学习,自然而然地进入作品的意境。

五、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语文教学可通过“入画;入情;入理”这样的环节,环环相扣,引人入胜。入画,即以画导入,让学生进入画面情境之中;入情,即由入画将学生导入课文情境之中;入理,即让学生由情明理,认识到课文所蕴含的道理。如教学《白杨礼赞》就可采用这种方法。

六、结合内容、触类旁通

把相似的东西联系起来,是唤起学生情感的好办法。如教学《济南的冬天》可让学生回忆故乡冬天的景色;教学《春》时,可让学生回忆过去与好友踏春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和当时的惬意心情。再如教学《两小儿辩日》时,可让学生讨论童年时对大自然现象所产生的幻想。如打雷、闪电、月亮的阴晴圆缺是怎么回事,小时候是不是有过奇妙的猜测呢?然后还可以抽同学起来说一说。这样,学生能从学习中寻找科学的答案,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善于思考、善于观察的能力。这样,学生能触类旁通,深刻地体会课文的情感。

七、抓住重点,着力突破

教学中,教师可抓住文中的重点加以点拨,这样,就能使学生一下子领悟到文中所包含的情感。如教学《卖炭翁》时,教师可就“心忧炭贱愿天寒”的“愿”字,剖析卖炭老人复杂的情感世界,激起学生对卖炭老人的同情和对官僚憎恶之情。
总之,阅读教学中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展示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课堂中也可以综合展现。但从中学生的思维特点来说,一定要重视整体感知、感性体验和直觉感受,这样才能拨动学生阅读的情感之弦。
参考文献:
王素苗,杨军朝.语文教学需要以情[J].大舞台(双月号).2009(4).
苏 娟.激活语文课堂教学——谈新课改语文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07(10).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