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面纱揭开诗歌神秘面纱

更新时间:2024-01-21 点赞:4228 浏览:1328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在当今的多元化文化背景下,学生的时代隔膜感与日俱增,古典诗歌被神秘化了、隔膜化了,他们或敬而远之、或浅尝辄止,他们面对诗歌鉴赏这种高层次的审美活动,索然寡味。要改变这种困境,语文老师平常在古典诗歌鉴赏课堂上的方法指导尤为重要。为此,笔者着重在以下几方面探究古典诗歌鉴赏的路径:

一、诵读感知以触动心灵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典诗歌讲究音韵声律的特性,注定鉴赏时必须用有声语言去感知体验。千百年来,诵读作为沟通读者与诗歌内在情感的重要纽带,其作用是无可替代的。诗歌丰富的意蕴寄托于充满音乐美感的语言来表达,用不动声色的默读是难以品味其言外之意,内在之韵的。唯有诵读时,我们才会不自觉地被带入一种美妙意境中,能感知字里行间的扣人心弦的深情,这是对诗歌意趣的直觉感知;投入真情带动学生诵读,学生便会慢慢地为诗歌的美妙魅力所感染,心灵的琴弦会被慢慢地拨动。
教学时,教师应在朗读指导上下苦功夫,应重视范读和方法指导。教师应指导学生把握好诗歌的感情基调、节奏的停顿和连贯、语调的高低、声音的强弱、语速的快慢,并投入真情来范读。诵读能带动学生感知诗歌韵味以触动心灵,有共鸣就会亲近诗歌,学生的性情自然会受熏陶,欣赏能力也自然提高。

二、想象还原以徜徉意境

意境是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和生动的客观物象有机融合的艺术境界,是经诗人鲜明感彩浸染了的生活场景的艺术再现。这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艺术想象空间,而这需要借助想象,才能把诗歌凝练抽象的语言文字还原成有声有色生动可感的画面,才能尽情徜徉于诗歌的意境中,深刻体验诗人的情感。
鉴赏诗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意象入手,借助生活经验和审美体验,运用联想和想象,贯通视觉、听觉和触觉,把诗歌中的各种意象接合起来,在头脑中还原成一个个视觉场景或画面,然后把自己置身于其境,捕捉画面的色彩,聆听画外的声音,体验画中主人公的悲欢离合,与诗人进行心灵对话获得共鸣,进而能深入领悟诗歌的丰富内涵。
例如读杜甫的《登高》,可从“急风”、“哀猿’”、“飞鸟”、“落叶”和“长江”等意象入手,引导学生调动一切感官想象老迈多病漂泊无依的诗人登高所见之境,体会诗人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沉郁而悲壮情怀。首联是一个特写镜头,从形、声、色、态各方面表现秋天之景,令人强烈地感受到:一切都受着无形的秋气的控制,仿佛万物都对秋气的来临惶然无主。颔联诗人渲染秋天氛围,传神写意,需要读者想象补充:落叶飘零,无边无际,萧萧而下;江流不尽,汹涌澎湃,滚滚而来。诗人用落叶之声、江涛之状深沉地抒发自己的情怀,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壮阔的境界对人们的触动不限于岁暮的感伤,还有生命的消逝与有限,宇宙的无穷与永恒。
只有放飞想象的翅膀,才能还原出这些绚烂多姿的艺术画面,“视通万里”而“思接千载”,学生读诗才能读得深入,才能嚼出滋味。

三、比较分析以拓展延伸

比较是认识事物的有效手段,它是一个反思和分析的过程。通过比较,求同存异,对事物的本质会了解得深入透彻。鉴赏古典诗歌时,联系其它作品来对照比较,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审美经验,对诗歌的意蕴、语言风格和表达技巧进行更深入的领会和把握,又能拓宽视野,训练思维,形成更好的鉴赏能力。
比较要找准比较点。诗歌的思想内容、表现手法、语言风格等都可以是比较点,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对照比较拓展延伸。比如同一诗人不同作品比较拓展,能更深刻地体会诗歌中包含的情感,更全面地了解一个作者。例如读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把握自信豪放而傲岸不驯的诗人自我形象,可引导学生联系李白其他诗歌进行比较赏析:从“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的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到“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信、期待,再到“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负、洒脱,沿着诗人的心灵轨迹,一路探寻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激越呼喊。通过这一番比较,师生更为诗人的才气与心气所折服,对李白雄奇奔放的浪漫主义风格也有更深入的领悟。
不同诗人同一题材的作品也可以拓展比较其形象的异同、意境的高低和情感的深浅。比如写笑,李白“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之笑是天真烂漫纯洁无邪,表现的是少女活泼纯真的情怀;苏轼“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的笑是多么苦涩,表达出苍凉无奈之感;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之笑则是惊天地泣鬼神,抒写的是义无反顾、勇于担当的责任感;而杜牧“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之笑本是畅怀喜悦,却写尽了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沉重反思。一个“笑”字,内涵会如此丰富,我们会惊叹诗歌语言神奇的表现力。
同一题材,境界不同,表现手法也不同。如写闺怨,王昌龄和金昌绪构思技巧各有千秋。前者《闺怨》“摘自:毕业论文范例www.618jyw.com
闺中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欲抑先扬,前后对比强烈,相反相成,给读者留下无穷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金昌绪《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则运用倒叙的手法,层次重叠,极尽曲析之妙。四句诗,每一句都令人产生一个疑问,下一句解答了这个疑问,而又令人产生一个新的悬念。
出于不同的教学目的,诗歌鉴赏的范围、角度和方法等也应有所不同,灵活、生动地解读诗歌,教学的有效性也就得到了情感态度乃至方法悟性的全面保证。古代诗歌魅力无限,只要教师热情引领,学生就能走进这片艺术天地,领略诗词的无尽意蕴和无穷风采了。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