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高考一篇高考版和未删版散文引发深思

更新时间:2024-03-13 点赞:11764 浏览:466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2010年湖南高考语文选的是洛夫的《一朵午荷》,在高三复习时教学此文时,学生在提问环节问到“开头的对话有什么作用?”,笔者也发现开头和后文好像关系不大,进而思考这究竟是要表达关于什么主题的文章。带着这样的思考,笔者查阅了本文的原文,发现试卷和原文有很大的出入,而透过这些出入却读出和考题不一样的理解,或者说更好地解读了本文。由此,笔者对现代散文阅读进行一些思考,我们要教给学生怎样的散文阅读?高考散文阅读命题指向何方?高考现代散文阅读复习的路在何方?也就是,我们应该追求怎样的现代散文阅读复习。

一、关于主题取向

选文《一朵午荷》,文章写的是作者两次观荷经历,一次是夏季的午后,雨中观荷,荷花已谢,看到的是“专注而矜持,显得格外英姿勃发,矫健中另有一种娇媚”的荷。此时的作者,在紧张中思考别人那句”欣赏别人的寂寞是一种罪恶”的话。第二次是在秋季的下午,面对越发孤绝的残叶败荷,作者孤寂地观荷,感到“孤寂也不并不就是一种羞耻”,进而于是悟出了“兴衰无非就是生命过程中的一部分”这个道理,并在绕着荷池时“发现一朵将谢而未谢,却已冷寂无声的红莲”,这其实是荷“退回到叶残花凋的自然运转过程中去接受另一次安排,等到第二年再来接唱”。通过这样的梳理,可以推断作者是通过两次观荷,在思索“欣赏别人的寂寞是一种罪恶”句话的过程中抒发对生命的感悟。最后结论是,这是一篇抒发生命感悟的文章。而后面的题目设计,也是围绕这一主题进行设计的:
(1)纵观全文,谈谈标题“一朵午荷”中“午”的含义。(4分)
(2)简要归纳画线段落的段意,并简析该段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4分)
(3)概述文章所表现的荷之美。(6分)
或者可以这么说,命题者就是要学生在这样的主题理解上作答。但是,仔细一琢磨却又不是那么回事。试看开头部分:
这是去夏九月间的旧事,我们为了荷花与爱情的关系,曾发生过一次温和的争辩。
“真正懂得欣赏荷的人,才真正懂得爱。”
“此话怎讲?”
据说伟大的爱应该连对方的缺点也爱,完整的爱包括失恋在内。
“话是这么说,可是这与欣赏荷有啥关系?”
“爱荷的人不但爱它花的娇美,叶的清香,枝的挺秀,也爱它夏天的喧哗,爱它秋季的寥落,甚至觉得连喂养它的那池污泥也污得有些道理。”
“花凋了呢?
“爱它的翠叶田田。”
“叶残了呢?”
“听打在上面的雨声呀!”
“这种结论岂不太过罗曼蒂克。”
“你认为……?”
“欣赏别人的孤寂是一种罪恶。”
这个“荷花和爱情的关系”的争辩的开头,和整篇文章是什么关系呢?既然此文是对生命的感悟,那么要这个开头什么用呢?是不是纯粹是一种闲笔?从命题来看,考生也无须对此文做多少关注,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在网上找到此文的原文,和试卷一比对,发现其中试卷对此文做了很多的删除。而看原文后,却又有不一样的认识,我这里列出一些删除的句子:
“据说伟大的爱应该连对方的缺点也爱,完整的爱包括失恋在内。”;“我们通常是沉默的,因为只要任何一方开口,争端必起,容忍不但成了我们之间的美德,也是互相默认的一种胜利者的表示。”,“这时,一阵风吹过,全部的荷叶都朝一个方向翻了过去,犹如一群女子骤然同时撩起了裙子,我在想,朱自清看到会不会因而激起一阵腼腆的窃喜?”
从这些列举和联系全文可以看到,文章其实一直在讨论的,都是开头那个“荷花和爱情的关系”,叙述的口吻呢,是作者(男子)对女子述说。开头以荷作喻,男子表达的是,爱是一种包容,包容所爱的人的所有,即使是缺点。而女子则觉得这“太过罗曼蒂克”,这是不认为是,更可以理解为不确信能。她的认为是“欣赏别人的孤寂是一种罪恶”。直接的理解是,当女人陷入孤寂时,还包容地爱她,这是罪恶,因为是怜悯式的爱了。对于女子的看法,男子陷入了思考,而答案获得在两次观荷之后。观荷就是观女人,从文章对荷的描写来看,荷即女人,那娇媚,那亭亭玉立,甚至风一吹荷叶,荷就“犹如一群女子骤然同时撩起了裙子”。再从具体观荷看,作者认为第二次观荷是诚心去看荷的,也是这一次,他真正懂得了荷。而他此次看到的荷,是残花败叶之荷,孤寂中的作者观看孤绝(其实也就是孤寂)的荷,他感悟到生命的兴衰其实不过是一次次的轮回,并在衰败的荷中看到了孤寂的美丽,这是一种很坦然的美丽,平和的美丽。这样,透过作者,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爱情有了更深入的认识,那就是,不仅包容一切,还能以欣赏的姿态欣赏对方的一切。最后的结论是,本文写的是首先是关于爱情的话题,更具体是关于女人的话题,最后才是关于生命的主题。

二、关于命题意图的思考

将高考版和未删版比对后我们可以得出,命题者源于:如何写论文www.618jyw.com
的主题取向是和作者的意向是不一样的。那么,命题者为什么要这样处理呢?这确实很难猜想,不过,有一点大概可以说的,那就是想求简单。高考散文阅读(其实小说阅读也不过如此)命题的向度有个特点,就是单一化、模式化。表现在选文和命题上,所选文章要形式结构要优美,语言要富有文采,在内容上,要学生基本能看懂。在命题上呢,基本上是从形象、结构、表达技巧和作用等为抓手设置题目,在答题模式上也暗示考生以“内容+手法+效果”为模式答题,考生只要能结合内容答些术语,就觉得可以了,就觉得考出了学生的美名其曰的能力了(这在考试大纲上是分条细缕的陈述)。可是,我们沉下心来想一想,这真能考查出学生的阅读水平吗?答案是否定的,这样的考查,是机械的考查,至多能检测的是学生的一些筛选信息,理理思路的能力。事实是,学生在这种模式导引下的思考阅读,实质上是伪阅读。原因是,他读的不是文章(被阉割了的文章),他答的也不是答案(相对于他自己真正读出来的东西)。

三、关于此文的教学

基于前面的认识,此文教学时我设计了以下一些问题:

1.你觉得本文写的是关于什么主题的文章?请就行文谈谈你的看法。

2.荷在文中是否有所隐喻?如果有,那隐喻什么?

3.孤绝的荷指得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说他第二次真正懂得了荷?他懂得了什么?

5.开头的对话有什么作用呢?和全文有什么关系?

4.阅读原文(完整版),你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

从上课情况来看,学生思维非常的活跃,而且很有深度,结合行文,不断发现文本的深沉的东西。从他们的笑容也可以感到,这样的阅读他们很有成就感。

四、关于散文阅读复习和考查

什么是真正的阅读,就是有深度、有个性的、自由的解读。这个解读是细读也是阐释,是解构也是建构,是去蔽的阅读过程,读者在去蔽过程中,达成一种审美享受,实现真正的阅读。要达成这样的阅读体验,需要教师打破教条,以一种大胆的开放的平等的姿态和学生进行阅读交流,后现代主义者多尔认为,课程是丰富的、开放的经验的多层次组合,随我们的视线不断变换中心的复杂的马赛克。体现于自然的,界定其本质的是创造、自发行为和自组织的强大的力量。而不是现代主义的预定的目标、经验的选择和指导、评价。打破追求终极的序列的科学主义的模式。利用选文,让学生自组提问,让学生在自主中生成转化。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该放开手脚,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在看似茫然无序的状态中碰撞生成意想不到的东西,这不正是我们广大教师最愿看到的风景吗?就本次教学来说,本人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通过比较阅读,会赏析到原汁原味的东西。比较阅读,可以是原文和选文比较,一次修改文和成文比较,不同作者同题材比较,同作者不同文比较等等,如果这样去阅读,应该是很有意思的。
表现在考查上,命题也应该更加的开放自主,甚至不需要设置那么些条条框框的问题,直接让学生从某个向度去评论,去解读,也许效果会更好,高考作为社会的一种风向标,此举对于国人的阅读素养的提升,也是很有影响的。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