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浅谈浅谈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进展学生思维

更新时间:2024-01-22 点赞:7511 浏览:240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目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英语阅读的三种模式,对阅读教学进行思辨研究,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以期能够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帮助学生发展思维能力,提高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41
引言
阅读在学生的语言习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阅读的过程不仅是对语言的认知过程,同时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高中教学阶段,英语学科中的阅读教学非常重要。

一、英语阅读的三种理论模式

(一)自下而上模式(bottom-up)

自下而上的阅读模式指的是读者拿着放大镜去观察,寻找阅读中的细节。
20世纪60年代,由于认知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的发展,Gough将信息加工模式应用于研究阅读的认知过程。这个过程被形象地描述为“自下而上”的过程,读者经过对字母、词、短语逐级识别而建构语篇的意义。

(二)自上而下模式(top - down)

自上而下模式让读者像雄鹰一样俯视大地,迅速抓住主要脉络。
Goodman提出阅读的心理语言学模式。他认为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积极地利用知识进行思维活动——猜测、验证、修正、推断。Goodman将整个阅读过程视作一个“心理语言学的猜测游戏”,这种模式为“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

(三)相互作用模式

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 Rumelhart[3]发表了《论阅读的相互作用模式》。Stanovich [4]又提出“交互补偿模式”。交互性模式的研究成为当时阅读研究的主旋律。该模式认为阅读不仅仅是“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过程,而是两者相互作用的处理过程。同时,图式理论在国外也非常盛行,图式理论认为阅读是读者头脑中的图式与文本信息交互作用的过程。

二、中国目前英语阅读教学的一些误区

目前中国阅读的教学大多数的情况都参照的是“自下而上模式”。在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中,多数老师的做法是先教单词,翻译课文,再讲解语法点,最后做练习。这样的做法只是让学记住其中的语法要点,而对于中国免费论文网www.618jyw.com
文章内涵和文化背景一无所知。
在新课改模式下,通过部分公开课的反映,阅读教学正在偏向另一个极端,“自上而下”模式。笔者旁听过一些英语阅读的公开课的教学程序一般是:1.引入:关于该篇阅读文章的背景知识介绍。2.快速阅读(skimming & scanning),做一些定位,选择练习。3.二次阅读,搜集信息进行练习,讨论等。

4.表演,通常以文章中的关键句型做对话或角色扮演。

这些阅读的公开课与传统方法相比确实有很大的进步,但是具体的实际作用有待进一步考证。比如新型的阅读教学方法中更强调的是学生信息查找能力的培养,弱化了词汇的教学。但是很多中学生的词汇基础还较为薄弱,以他们的现有水平,如果教师不加以提示,会认为文章较为困难,没有阅读的兴趣。
阅读属于语言的输入,但是阅读却不仅仅是语言的输入过程,在阅读的教学课堂中应该要更深层次的激发思维能力的过程,而不是仅是表面信息的一些查找。

三、结合教学现状的一些思考及建议

(一)英语阅读与学生意义构建

根据以上的分析,阅读被当作发现意义的过程,意义在阅读材料之内,读者应当把自己的思想搁置一边,遵循作者的思路。这样阅读与读者本人的思想、经验相脱离。而高中生在英语阅读的过程中有许多困难,学生认为材料离实际生活(中文语言环境)太远,其次英语文章的背景与中国文化不同,不仅对理解造成障碍,而且对于构成意义的过程(学习者通过阅读掌握阅读材料的意义)也会有影响。
但是高中学生群体也有其特殊性,他们正是追寻知识,对外界好奇的心理阶段,所以在读前准备(pre-reading)这一阶段,教师对文化背景知识的引入以及引入方式十分重要。教师应当根据具体的文章语境有选择地引入背景知识,帮助学生通过文章构建关于事物、生活和世界的意义,由此形成自己的思想的全过程。

(二)英语阅读教学和相互作用模式

自下而上模式和自上而下模式有各自的局限性。比如将重心放在阅读材料中单词和语法的理解,往往花费太多时间,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也没能够得到提高。
现行的新课改下,许多前沿的老师更强调的是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能力,这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并没有任何提高。阅读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尤其是选入教材的文章,尽管他们以英文的形式呈现,但是它们同语文的教材文章一样,除了字词语法外有更深刻的含义,阅读是一个明示—推,理的心理语言学习的过程:读者接触的是作者明示其思想的语言符号,阅读是读者通过文章的上下文、相关的背景知识和心理图式的激发来推理,理解那些语言符号表达的意义。所以阅读的过程不是提几个快速回答的问题,再讨论怎么划分文章层次那么简单的。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while-reading),应让学生有意识地进行认知推理,采用问题、讨论等方式启发学生,不是快速阅读查找一些年份,人名等非重要信息。教师应当引发学生对于文章的思考,指导学生融入文章语境,选择、调整、顺应自己对文章的感知,这个过程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和发展的过程,没有语境假设,学生无法推导出文章的隐含意义。
参考文献
邹慧.图示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D] 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9月
Goodman,K.S.Reading: a psycholinguistic guessing game.[J]Journal of the Reading Specialist.1967
[3]Rumelhart, D.&Norman, D.Accretion, tuning and restructuring: three modes of learning.[M] Semantic Factors in Cognition.1978
[4]Stanovich, K.E.Toward an interactive-compensatory model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reading fluency.[J] Reading Research Quarterly.1980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