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文化教育浅谈中学语文课堂语言教育与文化教育

更新时间:2024-03-01 点赞:6205 浏览:171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一、语言教育与文化教育的内涵与关系

(一)语言教育与文化教育的内涵

语言教育泛指任何语言的教导行为,是教师帮助学生学习并掌握某种语言以灵活运用的一种教育行为。其内容涵盖文字、语音、词汇、语法、听说、会话、阅读与写作等。语言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一个民族的母语,是其重要的文化支柱和潜在财富,良好的母语教育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的知识文化教育都是十分重要的。我国汉语教育,尤其是在当今英语学习全民化大潮的席卷下就显得尤为重要,甚至有学者提出了“母语保卫战”的说法。
文化教育是对人类文化的教导行为,是对某一社会群体历史积淀的认同与教育。“文化是体现出一个社会或一个社会群体特点的那些精神的、物质的、理智的和感情的特征的完整复合体。”成长于其中的人类,不论古今都会刻上其人群中文化的烙印,产生该文化群体的归属感,形成其独特的人格。教育,应当顺应人的成长发展之规律,促进文化人格的形成。

(二)语言教育与文化教育的关系

教育是一个民族的希望,教育应当是成“人”与成“材”并重的教育,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说明: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要求深入到哲学思想领域,就是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统一。体现在中学课堂,就是汉语教育与中国文化教育的统一。语言的训练与文化的培养如何柔和统一呢?具体而言,统一性应当理解为汉语教育是文化承载的重要工具,文化教育是成“人”教育的终极目的。

1.语言教育是工具

语言的规则、语言的使用是规范且理据的,因而语言的学习也必然是科学的、客观的。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然而就母语而言,其工具性还体现在它是人类形成思维构式的重要依据。简单的母语交际在儿童习得说话阶段就可以自然形成,而精准通达的人际交流就得依靠知识性的母语语言教学而完成了,同时这种通过标准化测试而考量的高质量语言教育也是其他更专、更具体知识研究学习的基础工具。

2.文化教育是目的

人文主义或者说人文关怀、人文精神是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大成果。语文课堂中科学至上的观念造成了语文学科地位的贬损和学科性质的扭曲,使语文丧失了其想象性、浪漫性的文化特征,沦为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甚至是机械的应试训练。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是文化存在的物质表现形式。文化的形成和表达离不开语言, 在语言中存储了前人的全部劳动和生活经验。一个民族的文化是该民族人民长期创造积淀的结果。民族文化是通过各种形式一代代继承、发展到今天的,其中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利用语言, 是语言记录了民族文化并保存了民族文化。利用好语言这个工具达到人文主义教育之目的,形成真、善、美的价值观与积极进取、个性多样的人生观才是教育的意义之所在。语言文字有着无可比拟的巨大力量。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认为词汇的结构和个人语言的语法决定了人们对世界的看法,那么语言教育一定程度上也决定着思想教育的发展,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语文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要在学生思想教育上完成人文主义精神的构建。

(三)中学语言教育与文化教育的特定内涵及要求

中学语文课堂里,学生只有把汉语的基本功打好,形成扎实、稳固的母语基础才有可能在其他文史哲或理工算方面更好地有所专长,达到成“材”教育的初级目的。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高树人文主义大旗,批判应试教育模式,是有重要意义的。但是,热闹的中学语文课堂不可放弃科学主义的语文教育理念,否则就陷入矫枉过正的错误之中了。因此,中学语文课堂需要科学主义的语言知识教育,但要明确其工具性的性质。
王丽在《我的教育梦》一文中写道:“在我看来,语文课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交给孩子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它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和思想——代表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为他精神境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念和人生观。”因此,中学语文课堂需要春风化雨似的人文主义教育,同时要明确其目的性的性质。

二、当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语言教育与文化教育的困境

困境一:“重语轻文”:指重视语言知识技能教育,忽视文化社会源于:硕士论文www.618jyw.com
情怀培养
语言遗产是文化遗产的宝贵组成部分。在当今流行文化的大力冲击下,传统文化遭到商业文化、消费文化的不断打压,作为传统文化组成部分的方言文化在青少年群体中日渐衰微。许多中学生只会说普通话,不会说方言。2010年,“上海市学生语言使用情况调查”课题组对上海19个区县8661名从幼儿园到大学,不同年龄段上海学生的语言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在两代都出生并生长在上海的上海人组成的家庭中,约15%左右的家庭基本使用普通话,约40%的家庭在家中使用上海话和普通话“双语”,只有45%家庭以讲上海话为主。尤其是小学生,在家说上海话的比例只有四成不到。也就是说,半数不到的家庭在家以说上海话为主。[3]事实上,中学生中能够并愿意使用本地方言的人数并不占多数,甚至出现了“无方言”人群,方言情况不容乐观。
原因阐释:方言越来越成为老年人的专利品,对于年轻人,从感情上就开始歧视方言,不愿学习并使用方言,甚至原来会使用方言的人也尽量避免使用,以免被人笑话。笔者曾与中学生探讨过此类问题,学生大多认为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可见,在思想根源上,年轻人对方言与普通话的看法是有偏颇之处的。对于方言现象缤纷多元的认同如同对于世界各国语言的平等对待。正是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兼容并蓄造就了百花齐放的汉语各地方言。在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并形成一定成果之时,也有不少学者产生了关于方言传承流失的忧虑,于是前几年开始,便有人提出“方言保卫战”等各地保护方言的想法和措施,希望能给予方言一定的生存空间。比如各地方电视台出现了个别方言电视节目,无论是娱乐类还是新闻类,就其目前发展来看,还是叫好也叫座的。那么在中学课堂中推进普通话取得骄人的成绩的同时,我们会不会也有中学生不会使用方言的担忧呢?虽然经济建设、人际沟通确实需要便捷统一的普通话,但是方言作为体现文化的一种语言方式,其重要性也是显而易见的。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指出:“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它是发展的源泉之一,它不仅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而且还是享有令人满意的智力、情感、道德精神生活的手段。”[4]因此,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一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众多工作中保持着重要的地位。其中,保护语言遗产的多样性也位在其列。解决方言与普通话教育问题的办法其实就是做到双言通用。既能在正式交流中使用普通话,又能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方言。想要达到这样的教育效果并不困难,问题就在于中学课堂中、教材里缺失了语言观教育的内容。中学语文课堂在高考的指挥棒引导下变成了字、词、句基础语言知识与阅读、作文训练的集训营,教师从教材、课文中提炼与把握的是考点与语言点,而文化思维引导却一直遭到忽视,这与新课标中语文教育应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颇不相称。事实上,语文教育的性质应当归结到人文阐释。 困境二:“重文轻语”:指重视营造课堂文化气氛,忽视夯实语言基本功
近年来,国内教育界加大了对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技术的投入,各中小学纷纷斥资兴建各种教学辅助设备,大批教师把大量精力用在了多媒体教学的学习和研究开发上。多媒体教学,大大拓展了教育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提高了教育质量、教学效率,给中国教育注入了一股活力,促进了我国教育的现代化和纵深化发展。然而,从目前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其教学效果并未达到预想的理论高度。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概念和教学模式,对传统教育的不足能起到一定的弥补作用,但同时对传统教学中长期积累的成果和优势也会产生破坏作用。就其本身和具体的操作实践上,都存在一定问题。如:
1.课堂科技化、多媒体化,有助于学生理解文化,但是大容量的课件展示代替简洁的板书笔记导致学生课上课下都不做笔记整理,转而直接打印课件浏览,学生书写汉字的机会少了,基础能力蜕化,汉字遗忘现象突出。
2.课堂注重借助多媒体进行文本人文分析,忽视朗读吟诵的重要性。如教《祝福》分析祥林嫂的性格时,用电影中的片断一一展现而带过。
原因阐释:科技时代、网络时代、电子时代给语文教学送来了新的方法,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多媒体课件节省课堂时间,提升课堂效率,但是巨容量的信息负载往往是超出学生课堂接受能力范围的,由此而产生的问题就是多媒体教学虽然提升了课堂的文化气氛、丰富了文本人文教学,但是语言能力、语言推敲的功夫很难得到落实。新兴时代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工作节奏,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大步提升也不得不让人对其急功近利的一面颇有隐忧。

三、如何推进中学语文课堂语言教育、文化教育两个维度目标的实现

策略一:创新课堂,引导树立正确语言文化观
开展文化探究学习活动,课堂与学生探讨研究,把教材中没有出现过的语言观教育补充进课堂之中。通过多人小组讨论、代表发言等思想碰撞交流的方法深入语言平等观教育。通过补充本地特色语言文化教育的校本课程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人文情怀,保护当地文化的绵延传承。如由台湾高雄县县立鼓山国小黄莉萍老师设计的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亻厓等係一家人——美浓地区客家亲属称谓词》[5],黄老师意识到了台湾作为多语言文化之地,由于曾受日本殖民统治及国民政府国语运动等历史问题的影响,客家话的衰变和流失状况在年轻人中尤为严重。因此,寻找到了客家话亲属称源于:论文参考文献www.618jyw.com
谓词这样一个语言切入口,在丰富学校基础教育的同时,又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达到文化教育的目的。亲属称谓词是客家民族亲属关系和宗族观念的外化符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值得研究探讨。同时,把基础教育与地区文化结合,在基本要求满足的基础上彰显各地个性化特色,对于学生文化认同感的培养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笔者曾在课堂中开展南京话歇后语调研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收效,由于学生大多是本地学生,把学生的文化认同感调动起来后,可以增进传统文化素养的培育,增进学生爱语文、爱家乡的良好情感。例如南京方言歇后语:出了南门外——尽是寺(事),由于“寺”和“事”在南京方言中是谐音的,可结合“南朝四百八十寺”的本地历史背景学习汉语语言的妙趣横生。
策略二:借鉴传统,教授吟诵朗读、识文断字法
在一方面强调现代化、科技化的同时,学习并恰当地保持传统语文教育的教法不失为可行之举。中国古代识字教学的严谨认真,中国古代阅读教学的踏实到位都是可以借鉴到今天的多媒体课堂上的。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读文章,写文章,最好不要光用眼睛看,光凭手写,还要用嘴念。读人家的东西,念出来,比光看容易吸收。有感情的文章,念几遍就会更容易领会。”[6]吟诵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法,流传至今已有数千年。清人姚鼐说过“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又缓读,只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身作外行也。”可见朗诵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语文课堂过分注重背景解读、人物分析、课文结构理解等方面内容,削弱了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训练以及语言欣赏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在于提高学生学习、运用语言的能力。而要提高这一能力,“青灯黄卷”的文本诵读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作为培养学生“读书”的主阵地——语文课堂,如果被“多媒体”垄断,要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就会很难。语文教师的职责在于引导学生“识字”“读书”,培养学生对文本的认同感和文字的亲近感,而不是丢下文本,一味追求课堂的科技化。多媒体教学似乎文化氛围很浓、课堂气氛很好,但是图像再美丽、音乐再悦耳也不能代替学生自己对语言的领悟,这是由语文教学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学习语言要注重吸收积累语言,积淀语感。课堂教学中应让学生通过对语言的比较、推敲、品味,从语言文字、遣词造句、标点格式等方面,领悟语言运用的规范、准确、情趣等。我们应当借鉴我国古代多读、熟背、讲读结合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己串讲、小组研习准备串讲。这样才能使课堂动静结合,既有人文精神,也有字词句的严格训练,不能只图课堂好看、气氛热闹,最后学生却收获甚小。
综上,只有理清中学语文课堂中语言教育与文化教育的关系才能在实践中平衡好二者,促进我国语文基础教育更好地发展,为祖国社会发展培养更加优秀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参考文献:
范俊军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保护语言与文化多样性文件汇编[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王丽.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3]甘大全.从文化认同的角度看方言保护的必要性[J].青年文学家,2011,15:155.
[4]范俊军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保护语言与文化多样性文件汇编[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5]崔允漷.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6]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李倩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210097)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