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就业问题民办高校生就业不足分析

更新时间:2024-03-08 点赞:34281 浏览:15828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本文结合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分析了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从学校和毕业生两个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文章也对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一些不当的心态进行了分析,对毕业生如何进行心态调整提供了建议。
【关键词】民办高校 毕业生就业 策略 分析
1674-4810(2013)18-0040-01
从我国现在的毕业生就业形势来看,随着高等教育的广泛普及,毕业生的就业模式已经由过去的统包分配转变为学生与企业之间的双向选择和毕业生的自主择业。2013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的数量达到了750余万人,再加上以往未实现就业的毕业生和辞职后重新就业的人员,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就显得非常严峻。针对民办高校毕业生求职道路上出现的重重困扰,本文就影响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原因以及策略进行了分析。

一、影响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原因

第一,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提升了民办高校毕业生准入门槛。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劳动力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很多用人单位的需求模式也发生了变化。有相当多的用人单位对劳动力的需求行为是建立在“职位分析下的任职资格模型”基础上的,他们会在劳动力市场上采用一系列机制来选用合适的人才。这种情况下,刚刚走出校门且没有工作经验的大学毕业生将面临着不小压力。
第二,社会上很多用人单位对民办高校都存有比较刻板的印象,使民办高校的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在多数用人单位看来,民办高校的发展时间较短且师资力量和科研水平都比公办院校弱,所以民办高校的毕业生一定不如普通院校的毕业生优秀。这就导致了在招聘录取的过程中,民办高校的毕业生明显处于弱势。
第三,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心态不稳定,容易产生一些不当的心理,在求职过程中不能很好地把握自己,错过了很多就业机会。(1)自卑心理。民办高校学生的生源从学习层面来讲相对其他普通高校较差,很多企业对此存在顾虑,即便在面对有用人需求的企业招聘时,毕业生在经过面试之后也很难实现“一步到位”的就业。在经历了多次就业碰壁之后,学生往往就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甚至丧失就业信心,因此就出现了很多有自卑心理的学生,不敢展示自我,也不敢参与就业竞争,更加不敢毛遂自荐,这样一来便导致了很多就业机会的丧失。(2)自负心理。有些毕业生对自己的期望过高,盲目地追求好待遇、高收入。对自身的条件和实际拥有的能力则不怎么去考虑,这样一来便出现了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一旦学生心目中产生了这样心理,他们在选择就业时就很容易与实际相脱离,最终导致错失不少很好的就业机会。(3)功利心理。在择业时有很多同学把物质方面的利益和功效看得过重。高校毕业生经常会对未来职业的要求太过于理想化,他们渴望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地域环境、丰厚的经济收入,力争能到一些三资企业、机关企业和大集团以及沿海地区发展。一些小城市及偏远地区没有列在考虑的范围之内,结果出现了顾此失彼的状况,最终后悔莫及。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自身把就业的范围缩小了。

二、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策略分析

第一,民办高校的对策。(1)强化毕业生就业的指导功能。民办高校要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就要首先强化其就业指导的功能,即不但要加强对毕业生的价值观和择业观的指导,还要加强对毕业生就业政策和就业技巧的指导及就业心理的调适,本着“指导为先,服务至上”的原则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指导工作到位了,学生观念转变了,就能够适应市场需求,就业就能落到实处。(2)为毕业生提供全方位就业服务。
第二,从学生自身的发展要求来改善就业状况。(1)毕业生在就业时要根据自摘自: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www.618jyw.com
己的实际情况调整好心态。虽然就业竞争压力很大,但摆在每个高校毕业生面前的选择还有很多,毕业生在面对就业选择时首先要考虑的是这项工作是否对自己以后的发展有利,这就要求毕业生要全面分析当前就业形势,把握住主要的矛盾,从而确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项。(2)对毕业生的要求就是要坦然面对就业时遇到的挫折,尽量减少自己情绪波动,并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在求职应聘过程中,他们时常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面对这些就业时的困难和挫折,建议他们要以一颗积极的心去面对,并且用坦然和冷静的态度对待它们,客观地对自己就业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做好调整并能养成自我调整心态的习惯。在碰到困难时做到不悲观、不失望,遭遇挫折时做到不自乱方寸,积极主动地去化解和转化自己的不良情绪,坦然地接受自己能够获得的就业机会。
参考文献
张勇.民办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心理工作中的作用[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6)
高佳佳.试论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与调适[J].科技信息,2009(20)
[3]刘静.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调适[J].科技信息,2010(26)
[4]吕建秀、戴美琳.独立学院学生人格心理特点及其教育对策刍议[J].科技信息,2009(6)
〔责任编辑:李爽〕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