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浅谈浅谈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

更新时间:2024-01-05 点赞:13374 浏览:569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在中学阶段的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实验教学既是物理知识教学的基础,也是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主要渠道和有效手段。

一、中学物理实验作用

物理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中学物理教学要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学生应初步具备实验能力。”观察现象,进行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明确的认识,这种认识是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必要基础,观察和动手实验对培养学生的各种实验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生兴趣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实验教学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物理基础知识,使他们逐步取得探索物理世界的主动权,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为今后系统地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生产技能做好铺垫;实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实验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为科学研究的过程缩影,让学生主动地探索物理规律,学习研究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因此,以科学的方法进行实验教学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非常必要的。
然而,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在很大范围内物理实验教学在某种程度上仍然处于“讲起来重要,教起来次要,考起来不要”的状态。实验教学因长期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而成为物理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很多老师嫌麻烦,以赶教学进度为借口,常常采取“以讲”的实验教学方式。甚至有些学校未设置专职的实验教师,而是由物理老师,起一个拿钥匙、开门的作用,使得教学大纲上规定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未得到真正的重视和落实,导致实验室和仪器设备使用效率十分低下,教育资源严重浪费。
实践证明:只有通过训练有素的实验教学,才能使学生在获取物理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只有加强实验教学,才能培养出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学生。

二、改进实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一)重视演示实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物理演示实验具有形象真实、生动有趣的特点,能为学生在形成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规律前营造出活生生的物理情景,使学生感受倍深。“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做”。因此,作为物理教师,就要尽一切可能,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现出丰富多采的物理现象和活生生的物理情景。例如电磁感应现象这个实验,非常简单,也非常容易做,如果教师不做演示实验,而是讲实验,因为电流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不管老师讲得多么精彩,磁场能否产生电流,究竟如何产生电流的,也难以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明确的概念。但如果做了演示实验,使导线在磁场中静止或向各个方向运动,哪些运动产生了电流,哪些运动没有产生电流,可以通过灵敏电流表的指针是否偏转明确显示出来。导体运动方向不同,产生的电流方向也不同,也由灵敏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方向显示出来。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对物理事实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直观、明了、印象深刻,比老师讲一百遍都强。教师不仅要用好课程标准上规定的演示实验,甚至教材上的一段话、一幅插图、一道习题也可以将它搬上“讲台”,进行演示。演示的形式不能仅仅是“教师演,学生看”,还可以是“教师导,学生演”。器材不一定是试验室规范化的器材,可以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也可以自制器材。例如:利用鸡蛋做实验。鸡蛋很容易找到,若引导学生利用鸡蛋做实验,既可说明物理道理,又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做压强的实验:鸡蛋握在手中,使劲握也难以破碎,但手拿鸡蛋在碗边轻轻一敲即破。说明:鸡蛋紧握在手中时,受力面积大,压强小;而在碗边轻敲时,受力面积小,压强大。可见,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压力大小有关,还跟受力面积有关。
(2)做物体的浮沉实验:将一只鸡蛋放入浓盐水中,然后缓缓倒入清水稀释、搅拌,随着盐水的不断稀释,鸡蛋排开液体的体积随着增大,由漂浮状态慢慢变成悬浮状态,最终沉入杯底。这说明:浸在液体中物体的上浮和下沉,决定于它所受浮力和重力的合力。
鸡蛋很容易找到,实验很简单,也容易做成功,还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做实验,既可说明物理道理,又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衡量一堂物理课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堂课中演示实验的数量和质量。

(二)认真上好学生分组实验课,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分组实验多以测量性、验证性和实用性实验为主要提高学生分组实验的教学效果,就必须使学生真正进入角色,手、眼、脑并用地进行有目的的探索活动。根据教育心理学的观点,课堂教学的目的不在于教师完成某种过程,而在于通过某种活动促使学生在行为上发生某些重要的变化,如在学生身上引起的认识上、理解上、技能上、态度上的变化。如果学生通过主动参与教学,在教师的积极指导下获得物理知识,则会印象更加深刻,并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
以往“实验——结论”的实验教学方法存在着致命的弊端,极大的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想象空间,束缚了学生的手脚,使学生失去创造和创新能力。因此,在新的物理课改中,尤其是在实验教学中,注意不断对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如“源于:大学论文格式范文www.618jyw.com
凸透镜”的实验教学时,有学生就大胆地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如果用一块不透明的薄木板挡住透镜的上半部分,光屏上还能呈现一个完整的像吗?这个像与未遮挡时的像有没有区别?这时教师鼓励学生们亲自动手,合作探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设想、验证,直到得出正确的结论。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才是主体。教师要认真观察学生实际操作的全过程,仔细分析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教师要适时地鼓励他们自主地探究与合作学习。这样的实验课才是动起来的课堂。
在实验课上,应抽适当时间,讲清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容易发生的故障,点出本次实验的关键所在,引导学生学会自己排除故障。这样能减少盲目操作造成仪器的损坏,又能使教师不陷于被动地解答学生的问题之中。例如,《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等4个实验,都用到打点计时器,而它的故障率最高。这就要讲清它的基本原理,以及可能出故障的几种情况,启发学生依靠自己排除故障。这样引导,学生反映收获大,远远不止学到一点知识,更重要的是锻炼了自己独立工作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老师也解脱了因排除故障而所致的忙乱,有了指导学生的主动权。教师是在学生独立完成实验的过程中进行教学工作的,工作的重点,不是一般的讲解和辅导,而应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个别指导。特别对于基础薄弱、动手能力差的学生,要耐心指导,引导他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指出努力改进的方向。
总之,如何上好实验课,利用实验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我们每位物理教师都应该认真思索和探究的问题,只要我们不断总结经验,积极寻求提高实验教学效果的好方法,我们的课堂将会越来越精彩!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