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探究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意识探究要求

更新时间:2024-01-29 点赞:7096 浏览:2364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新时代的学生应该具备四种“学会”技能,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和学会生存。可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是顺应时代要求的。体育教学有着与其他学科不同的特征,体育教学活动需要学生的共同参与才能展开,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合作 合作意识
合作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和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中学生中出现了众多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出现了为了自我利益伤害他人的现象。近些年,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开展,学生的合作意识问题进一步受到重视。

一、中学生合作的含义

合作在拉丁文中指的是组织成员共同协作完成一定的任务。在汉语词典中合作的解释是在一定目的的驱使下,个人或群体之间相互协作的行为方式。合作,广义而言,凡是为了完成特定的任务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的行为都称之为合作。在西方的传统发展中,合作意识源于圣经和契约精神,遵守契约与之合作则会受到利益的回报,而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合作是作为一种个人品质存在,是否遵守合作条约是由个人道德水平的发展决定的,是否遵守合约也只有道德的约束,中国并没有完整的制度对人们的合作意识进行监督和控制。合作从本质而言是一种经济行为,是人们为追求一定的自我利益而做出的部分妥协,是合作双方为实现共赢的一种配合行为。本文所讲的合作意识是从经济领域转变而来的合作意思,指的是为了完成一定的任务,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一起协作的意识和行为。

二、体育教学中培养中学生合作意识的优势

(一)体育教学对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合作指的是一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聚集在一起共同活动。合作对学生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有利的方面表现在,学生在与同伴的合作中会表现出积极参与性,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他们想在同伴中表现自我的动力会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与同伴一起努力完成任务,体验成功的喜悦,并培养为大家服务的意识。不利的方面表现在,学生在与同伴共同协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其实是将个人的责任转嫁到集体的身上,一部分学生在和群体一起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能出现浑水摸鱼、消极怠慢的情况,依赖群体的其他人完成任务,从而不利于个人自我能力的发展。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发挥学生在合作发展中积极的一面,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并抑制其消极的一面,让学生在合作活动中有主动合作的意识,积极承担责任,参与活动。
(二)体育教学对中学生合作意识培养的优势。体育课堂有很多需要学生一起参与的活动,并且形式多样,具有较强的合作性。并且由于小学阶段已经接受一定的体育锻炼,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技能,体育教学对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有很大的优势。集中表现为:第一,体育课上各种类型的活动都要求学生具有合作意识。体育课堂中的许多活动都需要学生在参与活动时相互协作和配合,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掌握一门新的技能并提高参与此项活动的水平,这种合作性是其他学科不能相比的;第二,体育教学中活动的情境性非常强。体育课大多在室外的操场和篮球场等运动场所开展,教师和学生面对面地传授技能,并在相互交往中解决疑问。教师在传授完技能的理论知识后,伴随的就是实践的练习,并且体育活动中学生的合作行为更加明显,评判标准也相对清晰。教师可以清楚地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合作行为并及时地评价。相对于学业,在活动中学生的情感投入更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意识更强烈,这有利于合作意识的培养;第三,活动类型多种多样。活动类型包括球类、武术类、竞技类、体操类等,在体育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类型的活动,在不同类型中体验合作的快乐,从而促进学生合作意识的增强;第四,体育教学的方式非常灵活。合作意识的培养可以贯穿课堂的整个过程,可以在动态的比赛中也可以在静态的训练中,可以在一个班级中也可以在整个校园的学生中,在不同群体、不同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使学生快乐地树立合作意识。

三、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策略

(一)以培养合作意识为目标,安排体育课堂的内容。在以往学生的体育教学中,更多强调的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强调体育技能的锻炼,注重对学生个人素质和在团体中的突出表现,换言之更强调的是竞争,这些理念有时是与学生合作意识的树立背道而驰的。因此,要想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促进学生合作能力的发展,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从关注学生的个人能力和技能转向同时关注学生个人和团体互助技能的发展,进而结合不同年级阶段学生不同的发展特点,恰当地安排体育课堂的内容,提高培养的针对性。
(二)有意识地制订一些中长期的培养计划。意识是一种重要的心理活动,心理的发展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合作意识作为一种内在的心理活动,他的培养和养成需要一段较长时间的锻炼,因此,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合作意识的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地制订出促进学生的中长期发展计划,并且要注意计划的灵活性,再做适当调整。这样就保证了学生合作意识培养的完整性和渐进性,也就是说对学生合作意识分块的训练要出现不同活动中关于同一技能的经常训练,以达到强化的效果。
(三)在具体的课时和课节上,对学生的要求要明确具体。例如,在拔河比赛中,双方队伍最终能否获胜,不仅取决于哪队的力气,而且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看各小组在商量战略时的合作意向,在比赛中的合作程度,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的合作技能。同时,为了更明确地树立学生在拔河比赛中的合作意识,在上体育课时,在让学生明确拔河比赛时一个团队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胜利的项目,同时明确任何个人的努力或者不配合都可能导致成功或者失败,而且不是一个人使劲全队就能取得成功的,需要的是全队的配合。教师要想参与者强调团队信念、个人的责任感和全队的协作意识,必须全队商量对策一起努力,商量好站的姿势和站的位置,以及发力的时机,这是取得成功的关键。这样既能让学生在比赛的成功上努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和合作技能。
(四)善于利用激励措施鼓励学生的合作行为。评价应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学生在参与活动结束时,作为参与活动和评价的当事人,最清楚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让学生做自我评价,可以培养学生自我认识的能力,也可以让学生反省自己的表现,写出自我评价书;同伴是个体参与合作活动的活动者,个体的合作意识如何,相处的同伴最客观和明确,鼓励小组对小组成员进行评价,提出一些建设性的鼓励和意见,有利于学生在群体中的成长和合作意识心理机制的建立;最后教师要在总结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个人评价和小组评价对个人合作意识的表现进行总结,并说出鼓励性话语,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合作能力的形成。
中学是学生合作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利用体育教学的优势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是符合时代要求的,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善于合作的人。
参考文献:
王雪梅.当代大学生合作意识与合作技能的调查和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05:15+17.
张俊豪.浅析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其培养[J].科技信息,2009,01:199-200.
[3]潘丽霞.高校体育对大学生竞争与合作意识的培养[J]摘自:毕业论文范文www.618jyw.com
.中国成人教育,2007,17:79-80.
[4]赵东岩,赵世杰.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拓展训练提高大学生合作意识的实验研究[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5:116-118.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