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解决办法儿童无歌唱兴趣因素及解决方法

更新时间:2024-03-18 点赞:17127 浏览:723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作为儿童,对任何事情都充满好奇,分辨正误的能力不是很强,对事物的判断还不是很准确,很容易被一些不健康的音乐所侵蚀。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要遵循客观规律,在教学上注重教学的对象是人,每个人都有其心理活动,心理活动是有规律的,如何遵循并安排科学的教学内容,有效地传授知识、发展智力,增进其身心健康等等,都要求教师掌握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以便更好地培养儿童。
关键词:儿童;歌唱兴趣;解决办法

一、专业音乐教育的影响

偏重单纯的知识与技能传授,“我国普通的音乐教育长期受专业音乐教育的影响,追随与沿用专业音乐模式,一直忽视对自身体系的研究与建设。这种状况,直接导致了中小学音乐教育的专业化倾向,导致了音乐教育面向具有音乐天赋、音乐特长的少数学生,导致了中小学音乐教育在一些地区和学校成了准职业教育、准专业教育的现象。”郁文武在其所写的《中小学音乐课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思考》中对这种现象做了详细的分析:“在一部分音乐教师观念中,专业音乐教学的倾向还有一定的影响,在教学中往往对儿童进行烦琐的乐理知识教学,枯燥的发声训练、视唱练耳,儿童随着年级的递增而反感情绪增加,对作品(大部分是歌曲)的理解,完全是教师说了算。”音乐新课程向我们提出了“音乐与人”的问题,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师生互动、共同发展”,基础音乐教育作为广义的音乐教育的基础部分,首先表现为:它比任何一种形式的音乐教育都更能体现音乐教育的本质,“育人”而不是单纯“育才”是其最为显著的特征。从儿童自身出发,关注儿童个体存在、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转变学习方式,主动地学习、快乐地学习等教育理念,培养健全人格和全面发展的人。

二、功利性思想的影响

在儿童声乐训练中,很多家长和教师对儿童的声乐教育目的不端正,热衷于各种比赛活动,媒体播放、考级、特长生加试加分等功利色彩的影响下,在家长望子成龙的“关爱”下许多儿童走上了一条“重技术、偏专业、成人化”的音乐求索路。
在各类比赛考级或各类演唱活动中,存在盲目求高现象,少儿的选唱曲目,不能按照儿童年龄特点选择他们能胜任的体裁和风格的作品,因选曲不当,易出现喊唱、唱破等现象,难以发挥自己正常的水平,给儿童心理造成很大的压力,精神上有很大的负担,严重地忽略了儿童对音乐的自身感受,容易扭曲儿童正常的歌唱心理,使儿童的身心受到伤害,遏制了良好的歌唱愿望,破坏了音乐教育的审美意义。

三、模仿歌星失去自我

由于媒体播放和社会上出现的“追星”热的影响,出现很多的“小追星族”。这些儿童模仿通俗歌星的演唱风格,失去了儿童的天真烂漫,也失去了儿童应有的纯真的音质,出现了声音上的“空”“虚”,歌唱状态不统一、不集中,声带闭合不好等问题,这样的演唱容易让儿童丢掉美好动听的声音,如果用嗓不当、不科学,会造成嗓音疾病,严重的会失声,长期下去定会影响到儿童的身心健康,以上现象给我们声乐教师和家长敲响了警钟,应该正确培养儿童歌唱的真正目的。
在学习过程中,许多儿童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影响到儿童的声乐学习效果,不恰当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也会影响到儿童的身心健康。应随时了解儿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并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地源于:论文网www.618jyw.com
指导儿童训练。
(作者单位 吉林省通化师范学院分院)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