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解题诗歌鉴赏解题三部曲

更新时间:2024-01-18 点赞:5979 浏览:213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古诗词鉴赏是高考语文试卷中高难度和高分值的题,考生失分严重。本文提出适合解答古诗词鉴赏多种题型的三个答题步骤。可为答题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考 诗歌鉴赏 三个步骤
[]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a)-0111-01
古诗词鉴赏题是高考中能力层级要求最高的一道题,新课改此题分值一般为11分。广大考生失分严重,其瓶颈往往在于答题不得要领。为此,笔者通过对近年来高考试题和各种模拟题的探究与梳理,总结出答题三个必不可少的步骤,以期为广大考生把握答题要领、明晰评分要点提供一点借鉴。这三步为:第一步,针对问题概括简答;第二步,结合诗句说明依据;第三步,指出其对表情达意的作用(或效果)。
下面就高考语文古诗鉴赏五种题型分别具体说明。

1.分析意境型

一般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变式提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分析:这种题型最常见。所谓意境,是指寄托了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境、情,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如下:
(1)针对问题概括景物所营造氛围的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2)结合诗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答:①此诗营造了一种雄阔苍凉的意境。②前两句描绘了一幅塞外阔大辽远、雄奇险峻的画面(衬托出边塞孤城之小)。③表现了盛唐诗人广阔的胸襟。

2.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情感的?有何效果?
分析: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借古讽今、托物言志以及寓理于物等。
描法主要有:(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2)联想和想象,又叫虚实结合;(3)对比;(4)白描等。
画堂春
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睛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撼①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答:①借景抒情、直抒胸臆。②描写了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等残春景象。③表现伤春的无奈之情。

3.分析语言特色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语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
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请分析下列这首诗的语言特色。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答:①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②“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③真切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4.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该题型摘自:论文范文www.618jyw.com
要求品味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①同意。②“看”,在诗中指回望。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忍看的形象。③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
此外,鉴赏人物形象题的答题步骤,也有以下三步:(1)用高度概括的语言来概括诗歌塑造了什么形象。(诗歌中常见的人物形象有: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矢志报国、慷慨愤世;友人送别、思念故多等形象。)(2)结合诗句中相关的语句具体分析这一形象的特征,概括时应忠于原文,不可臆造。(3)结合诗人的人生经历或诗歌的创作背景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对诗歌表情达意所起到的作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