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课堂教学如何设计语文课堂教学悬念

更新时间:2024-03-15 点赞:5391 浏览:1599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悬念,原指人们在欣赏戏剧或其它文艺作品时对故事发展或人物命运的关切心情。将悬念移植到课堂教学,就是让学生在焦急渴望的心理状态下积极主动地探索问题,获取知识。课堂是学生的主阵地,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是教学成败的关键。而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一定要学会设置“悬念”。结合多年的教学,下面我就谈一谈悬念常见的设置方式和悬念设置的来源。

一、开头悬念

清代文人李渔说过:“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文章开头应讲究落笔艺术,在新课的导入中也应如此。结合多年的教学,我认为开头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设置悬念:
1.背景悬念:比如上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英国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后园立了一块白色大理石的石碑,上面刻录了《再别康桥》中“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中这两句著名的诗句,并称之为这就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我们可以向学生寻问:为什么徐志摩的诗能刻在剑桥大学的石碑上?徐志摩是否能称为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再别康桥》到底有何魅力?通过多角度设疑,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引发学生对这首诗的感悟和赏析,引发学生对徐志摩的诗及其人的兴趣,诱使学生课外的主动学习,主动探究。
2.诗文悬念:学习《鸿门宴》时,课前我们可以导入和李清照的诗,如:“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和“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评论的是哪一个人?项羽是一个英雄还是一个沽名钓誉之辈?说他是沽名钓誉,理由是什么?李清照认为他是一个英雄的理由又是什么?司马迁为何又把也归入到本纪中?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对比分析项羽形象,进而引导学生阅读《鸿门宴》,结合史例谈自己的认知,借助项羽这一形像贯穿全文。从而达到“窥一斑而知全豹”的目的。
3.图片悬念: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图片如上《神奇极光》可以让学生浏览太空美丽的极光,从而激发他们对太空的遐想,进而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探究极光形成的原因;学习《断臂的维纳斯》,教师可以把不同形象的维纳斯画像展示给学生看,激发学生对维纳斯的美的认识,并通过比较分析让学生自己感悟“到底是断臂的维纳斯美还是不断臂的维纳斯美?”答案不一定统

一、但一定要让学生有自己的认知,目的是激起学生的探究意识,审美意识。

二、内容悬念

内容是文章的血肉成分,文章的生命是有鲜活的内容组成,因此,教师要在深入领悟内容的基础上提出提纲挈领的问题:
1.问题悬念:比如分析《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语言艺术,我们可先抽出三拳的细节描写。从味觉写,从视觉写,从听觉写,作了一大串形容,若是单从字面上求简,这三拳只须说“打得鲜血迸流,乌珠迸出,两耳轰鸣”,便足够了。作者为什么要不厌其烦地进行如此的描写?这样的描写让我们感悟到鲁智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教师要能通过这样的提问,引领学生去学会鉴赏作家的语言艺术,学会理解运用“详写和略写”。
2.情节悬念:比如《项链》中项链的遗失难觅的悲剧原因,我们可以让学生阅读感悟玛蒂尔德逃离舞会的场景“他在她的肩头上披上了那些为了上街而带来的衣裳……她感到了这一层,于是为了避免另外那些裹着珍贵皮衣的太太们注意,她竟想逃遁了……不过她绝不听从他,匆匆忙忙下了台阶儿。等到他俩走到街上竟找不着车了;于是他俩开始去寻觅,追着那些他们远远地望得见的车子。他俩向着塞纳河的河沿走下去,两个人感到失望,浑身冷得发抖。末了,他俩在河沿上竟找着了一辆像是夜游病者一样的旧式轿车——这样的车子白天在巴黎如同感到自惭形秽,所以要到天黑以后才看得见它们。”这个情节的设计,致使项链的丢失难觅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三、结尾悬念

常言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但是设计巧妙的课堂总结,不仅可以再次激起学生思维的,还可以激发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不仅能巩固知识,检验效果,强化兴趣,还能激起学生求知的.开拓学生的思路,发挥创造力,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把一堂好课的教学推向,达到“课结束,趣犹存”的良好效果。
如学习《林黛玉进贾府》,我们可让学生推测:林妹妹进贾府后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发生?以林妹妹的性格推测她在贾府中会不会很愉快?为什么?进而引发学生去阅读《红楼梦》;还有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的结尾“又早把头割下来,挑在上……再穿了白布衫,系了胳膊,源于: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把毡笠子带上,将葫芦里冷酒都吃尽了。被与葫芦都丢了不要。提了,便出庙门投东去……”林冲“投东”会去哪里?会有什么遭遇?以他的性格推测他的命运会是什么样?进而引发学生深度阅读《水浒传》的兴趣。
要设计好悬念,教师必须“又专又博”。“专”是指教师要结合新课标理念,对所授课文有较深的感悟研究,如学习《项链》,教师若自己不去感悟分析,也就很难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博”是指教师要能触类旁通,对课文所涉及的知识要能拓展,如学习《再别康桥》,如果教师不了解徐志摩,因文解文,我想也没有什么趣味可言。而要做到“又专又博”这两个方面,惟一的方法就是“勤”。书看多,营养贮存多了,自然会有自己的看法,也自然会迸发出独特的思考。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