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情感情感教育

更新时间:2024-01-14 点赞:29831 浏览:14129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情感教育是实现激励、唤醒、鼓舞的主要途径。个人的成长经历离不开情感的滋润,教师要以情入手、以情换情、以情,在教学过程中注入丰富的情感,激起学生内心的情绪波澜,唤醒学生美的体验,鼓舞学生奋发图强,让情感教育的春风在校园里开花结果,让它成为打开学生心门的钥匙。
而在教学实践中,一味地强调师道尊严、教师的绝对权威现象并不少见。老师的付出,成为学生必须偿还的回报与尊重的债务。这种世俗的债务偿还观,势必使学生感到压抑。长此以往,学生会变得感情枯竭,精神堵塞,进而师生之间形成隔膜,成为生生、师生交流的屏障。学生在对教师威严的敬畏和知识的崇拜中,束缚了自己的身心健康发展。
苏霍姆林斯说过,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的智力发展。教师的任务就是要促使学生在认知领域和情感领域都发生变化,把情感融入学生原有的认知体验中,内化为他们自己的价值观与信念,产生正确的行为。那么,教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实施情感教育呢?

一、师表垂范与人格学识

叶圣陶先生说:“老师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教师的良好思想品行是教师最伟大的人格力量的体现,高尚的师德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要用它去赢得学生的尊敬与喜爱。诚心得“生”,以心换心,让学生感受到“师心之诚”,缩小师生之间的感情鸿沟,达到师生心灵的沟通与情感共鸣。教师应热爱生命、热爱家庭、热爱社会、热爱自然、热爱周围的一切,以饱满的生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逐渐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
在笔者多年的从教生涯中,自己一直就践行这一观念,在炎炎烈日中的军训、日常行为规范的考核、研究性学习等社会实践活动、高三学习与毅力的比拼中,笔者都以全身心的投入去感染他们,使他们在班级中“同唱一首歌”,明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的道理。在高三毕业后的班级聚会上,一位学深情地说:“也许您不是我求学生涯中水平最高的老师,但一定是最让我信服的老师。”他的肺腑之言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身为人师,有这句话足矣。由此可见,学生心中的那杆秤时时刻刻都在衡量着我们,只要你真心付出,你平日的点点滴滴都会投映在他们的心里。
一个行为端正、人格高尚、心地善良的班主任会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爱戴,一个学识渊博、谈吐文雅、兴趣广泛的教师会让学生由衷地敬佩。学生产生的这种亲师情感,会激发他们形成一种自觉、积极、健康的心理与情感。教师只有依靠情感的力量,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改善自己的人格特征,用自己的人格和灵魂去感染和影响学生,才能以一颗充满智慧的心把传承人类文明与进步的重任担负下去,在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丰富他们的情感的同时,实现自身价值。
教师只有具备符合要求的知识水平、个性特点、审美情趣的教学风格,才能使自己的实力与魅力得以充分显示。不管是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方案的设计,还是教学过程的组织、教育语言的运用,都有机地结合知识传授,这样,不仅展现了教师的学识魅力,也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得到精神的享受,受到美的熏陶。

二、走近学生与走进学生

由于各种原因,一些学生难以向老师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这就要求每一个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经常深入班级,时常观察学生,注意学生的情绪动态,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让学生自由自在地表达思想情感,从中了解学生的心理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然后通过个别谈心,发现、掌握某些学生的不健康心理,再“对症下药”。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调节,帮助他们克服缺点,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在课堂上走近学生,走到学生中间去,去近距离地倾听学生的话语,近距离地和学生讨论交流,这样有利于心灵的靠近。在课间活动时,作为老师,更应多与学生们接触,走进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心里,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理解和信任,了解他们的真实思想,根据他们不同的心理特点,以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对症下药,进行个别心理指导。
曾有这么一件事情:在高三的某次联考分析会上,有两位女生对自己的成绩并不满意,对老师给他们的原因分析颇有微辞。可明显看出,这是有理想但缺少自我约束、对自己认识不清、怨天尤人的类型学生。所以,在某次上课她们开小差的时候,我把她们叫了出来,让她们说说自己的高三冲刺目标以及实现途径,自己现实的差距与努力方向。在心悦诚服的交流后,她们的精神面貌发生很大改观,最终在高考中考出自己满意的成绩。其中一位学生说:“以前,自己总是像刺猬一样竖起尖尖的刺,唯恐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其实是在自我封闭的圈子里自怨自艾。是老师您不惧被我们扎的鲜血淋漓,剥去了我们厚厚的伪装,让我们正视自己,正视困难,闯出自己的一片天空。”

三、创设情境与情感教学

教师要在课堂上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影响学生,让他们体验,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与情感距离。
在课堂上,教师若能恰当地应用体态语,如面部表情、手势、目光接触、身体距离等,会使课堂教学更丰富、深刻,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运用身体语言传达亲和力,适当缩短与学生交流时的距离,以增进情感交流。运用眼神,起到提醒或鼓励的作用,这种无言的关注方式可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教师也可以在讲课中慷慨激昂,这势必会影响学生,使学生也产生相同的或类似的情感。在教学中进行情感教学,创设必要情境,以情生情、以理、借景生情,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这样才能根据教学预期目标来触发学生某一方面的情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四、平等沟通与爱的奉献

“严师出高徒”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而师生之间构建对话平台,与学生平等对话,则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趋势。教师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做一名指导者和引路人,充当学生自我发展的促进者。因而,在教育实践操作中,要注重解放学生的空间,给学生提供广阔的舞台;要倡导学生的创新精神,明确教育之美在于过程,在于怀疑、批判和探索的精神;更要引导学生去创造,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的宝藏。
爱是心的感应,是情的体验。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信任,才能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教师教育学生、培养学生和引导学生,就是爱的付出和实施的过程。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博大的爱,只有源源不断地给予,没有回报,没有索取。而奉献需要动力,这动力就来自崇高的理想,来自对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教师的牺牲与给予,会使学生形成健康的情感与正直的态度,具有直接的示范作用。
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是选择了乐于奉献的生活,自己也从奉献中获得了给予的幸福。记不清多少次为学生的深夜晚归牵肠挂肚,多少次促膝长谈而废寝忘食,多少次为家境困难的学生先垫上学费,多少次在梦中与学生对话,多少次对特殊学生的走访与探望,多少次在业余时间为孩子义务补课,多少次听到老人因自己无暇照顾孩子的责备。而在努力与付出中,自己却收获了学生沉甸甸的信任与感激。
奥地利教育家贝尔纳曾说:“没有情感的教育不会成为成功的教育;没有情感的课堂不是成功的课堂。”课堂教学中,情感交流是不可或缺的。而情感教学的力量就在于用教师的情感去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在于以情动人、以情促教。在教学中,教师要运用自己的积极情感做一个有感染力的人,努力创造师生间情感交流的渠道,用教师积极的情感去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实现师生情感的共鸣,激发他们求知欲,从而使学生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和主动的学习态度,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学生就更易于把老师的要求转化为自身的需要,并正确对待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更有助于积累情绪学习的经验,并借助情绪记忆去推动自己学习以提高学习效率。在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情感教学有一股神奇的魔力,能让学生学有所得,让教师教有所成。
〔责任编辑:范可〕怎样写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