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语言文字《爱心树》教学中三次语言文字训练

更新时间:2024-04-06 点赞:19872 浏览:8465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国家逐渐认识到学校绘本课程的重要性,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促进其发展,并且使之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学校的绘本课程能化人文教育于无形,融表达训源于:论文参考文献格式www.618jyw.com
练于一体,同时,学生的想象能力、思辨能力也能得到很好地发展。
关键词:观察图片;情景创设;价值观;世界观;文章风格

一、观察图片,剖析其隐含内容

绘本与普通图画书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对图画的要求很高,在绘本之中,图画就相当于一种无声的语言,可以与文字相互配合共同讲述一个故事,甚至有的绘本一个字都没有,通过图画即能将故事说明白,而《爱心树》这个经典作品的第一部分就可以将这个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该作品第一部分主要讲述的是孩子与大树的感情、孩子对大树的爱和依恋,而大树对孩子深沉的爱则是通过画面来表现的,图片上,大树的枝条形态各异,就像人类的双手做出的各种不同的动作,或是欢迎,或是鼓掌,或是托举,或是拥抱,每一个画面都传递出大树对孩子的爱意。然而,这部分内容极容易被忽略,因此,在此处设计了一次语言文字训练。在老师讲述完第一部分故事,感受完孩子对大树的爱之后,问:那么,大树爱孩子吗?(爱)作者把大树对孩子的爱藏在图画里,你们发现了吗?现在我们把这段故事回放一遍,请你们把目光投向大树,对照下面的文字,把大树对孩子的爱用一句话表达出来。同学们就会边观看边组织语言,这样可以对这段故事进行第二次开发,学生对作品的情感体验也就更深刻了。

二、针对重复的部分进行情景创设以感受文章风格

文中提到,孩子长大以后,来到大树身边三次,向大树索取东西,大树为了满足孩子的愿望,先后失去了苹果、枝条、树干,最后只剩下一个树桩,但是,大树还是默默地给予孩子想要的一切。这三段内容情节相同,语言的风格也相似:每次见到孩子,大树都是热情地呼唤他,可是孩子都是冷漠地拒绝了,孩子总是无情地索取,大树则总是无怨无悔、无私奉献着,将讲述完前两段之后,可以让孩子们猜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之后向孩子们呈现图画,让孩子们犹如身临其境,仿佛自己在和大树对话。

三、将故事补充完整,使孩子们的价值观与世界观相碰撞

孩子贪婪的索取使大树一无所有,孩子也离开了大树,但是,这个故事却远远还没有结束,请同学们将这个故事补充完整,为这个故事编一个你想要的结局,这就是《爱心树》这个绘本教学中的第三次语言文字训练。进行本次训练就是为了让孩子思考人生的意义:当你的生命中也遇到了一个为你无私奉献的人时,你又应该如何回报他呢?孩子们续写的故事结尾与原文是否相同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续写的过程,这也是对孩子的一道人生思考题,无形之中对自己心灵的一次洗涤,在同学之间彼此分享的过程中,可以和别人交流意见,自己的思考也会得到一个升华。
(作者单位 江西省新余市新钢第一小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