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综合性综合性:阅读教学本质属性任务书

更新时间:2024-03-25 点赞:16943 浏览:7155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语文课程的具体性质——“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还道出了语言文字运用的主要内容——“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课标在课程性质、任务等方面对学科属性的具体确定,极大地丰富了语文课程的内涵,降低了它被异化、泛化的可能。

一、综合性是感性与理性的综合

课标“教学建议”指出:“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
该怎样理解这些阅读能力的关系?
首先,阅读中的感受能力,以感性作为基础,所以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感性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缺乏感性,是过去阅读教学中人文资源严重流失的异化之源。我们认为,让学生感性地揣摩课文——体验情感、感受形象、触摸语言,是一切理解、探究的基础。在文章解读活动中,逻辑的抽象是必要的,但必须以感性为基础。
其次,阅读中的理解作为一种理性的心理活动,也生长在感性之中,不能脱离阅读者已有的感性经验。理性的阅读活动不等于抽象概括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结论,而在于阅读教学活动中一个思考的过程。
以“画”打比方,线条+色彩≠画。感性就是看到一幅画,我很喜欢,并能在心底或者在口头上说出喜欢的理由,当然,这个理由与艺术家的鉴赏不一定完全相同。理性就是我能在欣赏这幅艺术品时,我能说出它的线条和色彩组合好在哪里。
阅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也是如此。我喜欢阅读它,受到感动,或者感觉到对我有所启迪,这就是感性的阅读。如果我们来思考,这篇文章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我是否可以借鉴学习运用,这就是一个理性还原的过程。特别是后两点,就进入了一个更高的阅读层次,也就是欣赏评价和读写交互的境界。
那么,怎样使感性与理性统一起来,体现为综合的阅读能力呢?
文章解读作为一种思维过程,是把已感知的对象(综合)分解为若干部分、因素或方面(分析),然后再确定这些部分、因素或方面之间的联系,看它们如何组成整体(综合)。分析与综合无法彼此孤立地存在,是两个方面共同组成思维过程。所以对整体的分析同时也就是对它的综合。也就是说,就如庖丁解牛,首先要目有全牛,方才能游刃有余。局部分析以整体感知为前提,而最终对整体的理解也不等于认知文章各个部分的拼凑和组装,而是对一个生气灌注的有机生命体的领悟和把握,就像一幅名画,它是由各种线条、色彩组成的,但它形成艺术整体以后,决不等于是这些线条色彩相加之和。阅读文章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基本可以归纳为“整体—局部—整体”。
在这里,我们可以借用梁启超的读书三步法来阐释:
第一步:鸟瞰。其实,就是阅读中我们常见的“整体感知”。我个人认为,整体感知不能等同于概括课文大意,还应该包括“阅读期待”“阅读感受”和“阅读质疑”三个部分。
第二步:解剖。这一步分部分研读、剖析重点难点,这是理性阅读部分。但这里的解剖不能等同于肢解。可以改成一个词语:“”,文章各个部分,某一个部分的写作和另一部分以及文章整体之间的关联,也就是“目无全牛”,但“牛”还是活的。《老王》入选初中高中多个版本教材,一般情况下,老师引导学生品味文章“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一句时,往往都会品味“镶嵌”这个词,这个词形象写出了老王临终前的瘦弱,但有老师认为“镶嵌”习惯上大多用来描写美丽的事物,表达喜爱的感情,并由此认定杨绛先生用“镶嵌”形容老王是把老王当做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甚至结合“说得可笑些,……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几句,认为从这段描述临终之人的文字中,看不到杨绛丝毫的爱意、敬意,看不到点滴的人文关怀,只有调侃,仅此而已(《中学语文教学》2006年第12期)。其实,要结合文章语境来思考,如“镶嵌”与老王“直僵僵”倚靠在门框上的状态是一致的,而且作者还特地写到老王和平时的不同,写到自己的“吃惊”“害怕到糊涂了”的心理,如果联系这些我们还会说作者在这里是调侃吗?因此,只有整体理解,才能领会出作者的复杂心态。
第三步:会通。这一步讲究融汇贯通。简单说,就是让“牛”跑起来,去耕田、拉物。也就是:阅读一篇,带动一类;阅读文章,感悟写作。以《散步》为例,从人文角度学会感悟亲情,从写作角度可以借鉴其“分歧式构思”。

二、综合性是知识性和行为性的综合

“语文课程的主体内容是语文知识。”(王荣生语)“知识对于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没有了知识,我们教什么?没有了语文知识,语文何以成为一门学科?”(李卫东语)语文知识是形成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全面语文素养的基础和前提。
2011源于:论文结论范文www.618jyw.com
版课标改变了过去大纲惯用的把它们分解为若干个知识点,再把它们系列化的做法,知识不再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而是渗透在关于阅读的行为性目标之中。在这里,知识的掌握应服务于实际的阅读能力的培养。
例如词语与句子,长期以来,语文课程把字词句篇看成是知识范畴的东西,词句教学与词汇、语法知识捆绑得很紧,走向极端的情况是丢掉了对词句含义的理解,只是机械的抄写,或者背诵词语解释,或者是对词类、词性、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等作脱离语境的辨析练习,这就转为对词汇、语法等知识概念和定义的识记和认知了。
课标则主要从语用角度规定词语和句子的学习目标:第一学段要求“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第二学段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第三学段要求“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彩,体会其表达效果”。第四学段要求“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这个系列的目标表述,隐含着对词句理解几个重要的设定:
第一、要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句。这个语境,首先是指文章的整体,学生对词句的理解,前提是对整个文本有初步的感知,这是理解词句含义最基本的方法和途径。孤立的词汇和句子只有一般的辞典意义,只有在特定文本摘自:学报论文格式www.618jyw.com
的规定性语境中,作者才赋予了它具体的表达意义。目标中强调“结合上下文”、“能联系上下文”,“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都是从这一认识出发的。
第二、可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词句。词句的辞典意义也好,表达意义也罢,说到底都来自于生活(包括人自身),学生是现实生活的“在场者”,而且或多或少都已有一些生活积累,以及语言积累,这些经验性的东西都可以帮助他们理解文本中的词句。其中值得提出来说一说的,是目标中“推想”这个提法。所谓推想,是一种猜测和推断,它一靠语境的上下文制约,二来自于阅读者的语言直觉,就是语感,三靠自身的经验和积累。推想能力是一种重要的阅读能力,人们在阅读中遇到的许多问题,大都是运用这种实际能力得到解决的。
第三、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自己探究性地理解词句。词句的学习,到第三学段提出“辨别词语的感彩,体会其表达效果”,第四学段提出“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说“辨别”、“体会”、“体味”、“推敲”,其中就包含了以上几方面的意思,而带有一点综合要求的意味了。以上几方面设定,都是为了把词句的学习纳入阅读能力的培养,兼顾文义(字面意思、情感、口气、用意等方面),防止脱离阅读过程去搞大量孤立的词句训练。
从文章学的角度看,字词句篇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果我们不树立这样的意识,往往就会像盲人摸象一样,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余映潮在《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型创新》里曾经设想过一种“语言学用课型”,并设想细化为字词品读课、句式学用课、精段读写课、智能练习课等课型。我对句式学用课、精段读写课尤其有兴趣。联句成段,连段成篇,这样才能准确理解文章,并且学会写文章。
总之,阅读是一个“观其貌”、“寻其味”、“悟其道”的过程,是一个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探寻文本真谛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由文本外部向文本更深处品味的过程。让阅读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的两翼张开飞翔,我们就能读出精彩,自由翱翔在语文教学的蓝天。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