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春风化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更新时间:2024-02-20 点赞:11295 浏览:4639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情感教育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在初中语文教学当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如同给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有利于教师科学、有效地完成中学语文教学目标和任务。
【关键字】初中;语文;情感教育
《人类文明的八大罪恶》中提到:现代人正面临着“情感的暖死亡”,“嗜新症”使人类毫无留念地抛弃一切——不只是物品,而且包括亲情、友情与故土。袁卫星老师也认为:当代中学生在日益浮躁的社会坏境中同样变得越来越现实和功利起来,那份至真至纯的感情,却像深埋在地下的“矿泉水”,静静地流淌着,很少被他们去开掘和饮用。
可见,语文教学应该更多地开发出学生自身的主体意识,将情感教学融汇到课堂中去,培养学生的个性、悟性、审美性,这是语文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实施的现状

于漪老师认为:语文教师必须树立育人的远大目标,“以能力为本”的观念,要永远把学生放在第一位,语文是一门多功能的育人学科,以智育为核心,渗透德育和美育,培养素质和发展智力。然而,在中考升学压力的影响下,在具体的课堂实践中,语文老师只重视 “知识与能力”和“过程与方法”,而忽视情感方面的教育。
第一,体现在教学设计上。有些老师在备课时就没有或缺乏明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没有注重对学生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体验与培养,情感教育甚至成了课堂上的时间调节器。
第二,体现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由于功利性的驱使,只注重知识和方法的灌输而忽略了情感教育。例如,在教学文言文时,有些教师在课堂上只注重文言实词、虚词、句子的讲解,学生得到的仅仅是那些知识内容,对其中的情感却感受寥寥,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就这样被糟蹋了。

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意义

(1)符合培养全面人才的教育观。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这里强调出了情感教育的重要意义。从课程的本质特征来说,语文课与别的自然学科的课不同,它与情感教育的联系很紧密,它兼有认知训练和非认知训练两方面的内容,因而它对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如同情心,爱国精神,祖国优秀的传统道德思想,想象能力,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都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2)有助于语文教学中知识目标的达成。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日本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泷泽武久用大量实验结果证明:一旦学生对学习失去情感,思维、记忆等认识机能全会受到压抑阻碍,无论何种抽象的思维,没有情感都不能进行。我在具体的教学中也有同感:内心冷漠的学生,理解文章的能力较差,写作文也很难写出真情实感,可见,情感教育有助于语文教学中知识目标的达成。

三、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方法

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感情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一般说,在欢乐的气氛情景中,人就会欢乐;在悲哀的气氛情景中,人就会悲哀,而且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个人的感情还能感染别人,形源于:毕业设计论文总结www.618jyw.com
成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了解到这一点,教师根据教材不同体裁,不同内容,不同基调,进入文章角色或境地,把作者寄托的情感化为自己真实的情感,用自己的欢乐痛苦去感染学生。
(1)用导语激发学生的情感。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在教学的一开始就牢牢吸引住学生。在具体实施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设各种情境,唤醒情感,让学生的思维随着老师的情感入境,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的兴趣。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课堂导语设计上,善于利用描述性的语言再现情感所产生的情境, 争取让学生一上课就进入角色,进入到作品的情境中去,找到与作者情感交融的契合点,去体验作者所抒发的情感。刘绍棠的《蒲柳人家》是一篇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的小说,一开始我用自己小时候在农村生活的真实感受,讲述了我们陕西乡村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比如:吃饭时农村人都喜欢把碗端出来,坐在自家门口的石头上吃,哪家做了好吃的都不忘给邻居端上一碗。同学们听的津津有味,我想学生已经体会到了乡下人的淳朴善良,也被我热爱乡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所感染。
(2)用朗读唤起学生情感。《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初中不同学段都应重视朗读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视良好的语感。①教师范读。朗读是一位合格的语文老师必备的一项基本功,课堂上,通过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使学生进入文章的意境,感受到朗读是一种美的享受,这要求教师在朗读时,用字正腔圆、抑扬顿挫、绘声绘色的语音语调,读出感情,读出境外之意。②学生自读。要想有效的领会、感悟课文的思想感情,单靠他人讲解、分析是行不通的,学生必须通过自己的朗读才能体味文章的情感,尤其是古诗文和散文。比如我在教古诗文时,把朗读贯穿于教学的始终。③配乐朗读。配乐朗读可以用在诗歌、散文的教学中,例如:我在教七年级上册泰戈尔的《金色花》时,配上“神秘园”欢快、轻松的钢琴曲朗读,学生很容易能感受到母子之爱,是那么一种亲昵,那么一种亲热,童稚之心是那么的天真烂漫。④角色朗读。分角色朗读,有益于激起全体学生参与文本的学习兴趣。上学期在教九下第二单元契科夫的《变色龙》时我安排学生分角色朗读,课堂马上活跃起来,不少同学跃跃欲试,在分角色朗读时,没有担任角色的同学也认真听读,令人惊喜的是扮演“奥警官”的同学竟读的像模像样,时而威风凛凛,时而奉承献媚,其他的同学听的津津有味,课堂立刻生动、鲜活起来了。
(3)用品读让学生体味情感。品读就是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分析,体味人物的情感,在文本中感悟真、善、美,认清假、恶、丑。
另外,品读可以将文本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以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感悟。例如:八年级上册的课文《老王》,文章的最后一句话“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当我问学生怎样理解这句话时,虽然有的学生也能答到要点,但一部分学生却很沉默,于是,我接着问:“在你的身边有没有像老王这样的人呢?”这下学生活跃了,讲了许多鲜活的例子,如打扫卫生的阿公、门卫大叔等;我也给同学们讲了一个真实的例子:我老家有一个叫权厚的老人,他的一生真是坎坷,中年丧妻、老年丧子,还有两个哑巴孙子,这么多不幸都让他赶上了,就是这么一个不幸的老人见了我总是很热情地问长问短,他对待生活得乐观值得我们尊敬,他不幸的遭遇值得我们同情。师生一起讲了许多鲜活的例子,学生也就明白了这句话是启迪大家做有爱心的人,要关心、同情生活中的普通人,尊重普通人。
(4)用自身的情感,去引领学生的情感。情感具有极大的感染性,我想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受:学生会因喜欢、崇拜某一教师而对其所任的课程产生浓厚兴趣,并勤奋钻研,努力学好它。作为教育工作者,要用自身的情感,去引领学生的情感,正如袁卫星老师所说:“教师的职业是以精神振奋精神、以气质影响气质、以人格塑造人格的职业。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会使学生受益匪浅,语文教师尤其如此。例如:教师工作是否认真负责、生活态度是否积极乐观等都会影响到自己的学生。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应引起广大初中语文教师的充分重视,更要把它贯彻到课内课外的各个环节中去。希望情感教育能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给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来活力,让学生情感的天空更明亮清丽。
参考文献: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新课程标准》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
[3].于漪《语文可以这样教》
[4].徐筱春译:《人类文明的八大罪恶》
[5].袁卫星《听袁卫星老师讲课》
[6].《非智力因素与学校教育》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