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让你孩子,放手让你飞翔

更新时间:2024-01-09 点赞:23398 浏览:10696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价值取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很早就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他把培养人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作为改革传统教育的核心,还一针见血地讲道:“仿我者亡,创我者昌。”他提出的“六大解放”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依然富有启迪意义。

一、解放学生大脑,引导学生思考和想象,培养创造精神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学与思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过程,只有不断地学习、思考,人的智力才能不断地提高,思维才能不断地发展。解放大脑,就是要开发学生智力,培养非智力因素,激发他们的兴趣,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鼓励学生创造性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大胆想象,使其思维“聚敛”与“发散”谐和,“正向”与“横向”或“逆向”齐进。语文课上要善于引进新知识,要将不同学科的知识相互渗透、广开信息,拓宽学生思路;不搞“填鸭式”,启发学生思考要留有“余地”,让学生去开垦;讲述要留有“余味”,留给学生自己去“品尝”;分析问题要留有空间、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和探索。为了促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不断地启发、引导学生多观察、多发问、善解难,特别要帮助学生学会突破习惯性思维定势和善于捕捉思维灵感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让学生会联想和想象。由于语言艺术的形象具有间接性的特点,文学作品常常通过暗示性的语言来激发读者的想象,有意识地给读者留下更多的艺术空白,催促读者发挥想象力来加以填充。小学语文课文中,有很多给小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白,教师在课堂上不厌其烦地讲解,往往会消耗学生想象的时间。教师应该让学生去多读,养成边读边想象的习惯。比如在教《蝴蝶谷》这篇课文时,可以采用老师读课文,让学生闭上眼睛进行再造想象,让抽象的语言文字与形象的生活经验相匹配,重构出活生生的形象画面来。学生通过想象,产生身临其境的审美效果,使文学形象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地呈现于学生的心灵。

二、解放学生双手,引导学生动手和操作,培养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操作实践能力,要善于在小学语文课上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解放儿童的双手,让学生的双手也能真正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上来呢?这要教师根据教材,有意识地让学生动起手来,通过动手加深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特别是学完那些带有常识性知识的课文,在理解课文或布置作业时,教师要转变思路,以实际操作代替简单的背诵、抄写和理解,让学生放手做文中的实验、模型等,在动手中让学生创新。学生通过大量的动手,促进了大脑的发育。
如学习《乌鸦喝水》一文时,我先用自做的教具先演示乌鸦投石喝水的方法。然后启发学生:你有没有乌鸦还要好的办法呢?让学生回去想一想,亲自做一做,可以请家长一起参加。在检查作业时,学生纷纷讲了自己做试验的过程。几名学生还展示了他们别具一格的方法。这样的作业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课文内容,在试验过程中内化、运用了课文语言,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这样有意识地安排学生动手实验,得到的收获远远比讲、读、想来得多。
此外,在课文的预习和复习阶段,可以布置一些让学生收集与课文有联系的图片和文字介绍的作业,然后开展相应的活动。如学完《莫高窟》、《九寨沟》后,让学生收集有关这些地方的图片和资料,并开展“伟大的祖国”的主题班会,让学生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抒发浓烈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解放儿童的双手,让他们在语文课前、课上、课后动起手来,往往能起到“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的教学效果。

三、解放学生眼睛,指导学生多看和会看,培养观察能力

指导学生多看,使学生学会观察,培养细致敏锐的观察能力。观察是一种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的知觉活动。观察能力是儿童学习自然、认识世界、发展智力的基本条件,也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必然条件。因此,教师通过实验、实物、影视录象、多媒体电脑、实地调查等多种方法途径,为学生创造观察的条件,诱导学生去探索大自然的无尽奥秘,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情趣和习惯。同时教给科学的观察方法,指导有目的、有重点、有顺序地观察,才会引导他们发现事物的本质,研究归纳事物的规律,发展他们的思维。如学习《石榴》一文,可以让学生每天观察一种植物,记录它的特点及生长习性,这样长期积累,可极大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再如写景状物的作文,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在对景物、事物的细致把握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来源于生活,观察更要融入生活。不仅要教会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景和物,更要教会学生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如学完《徐悲鸿励志学画》,就可以组织开展一次“寻找身边小小家”的调查采访活动,学生通过各种途径熟悉了校内外那些“身怀一技”的同学、朋友,并以“调查报告、小小说、散文、诗歌”等多种形式对他们进行描写,不仅使写人的方法得到切实的巩固与提高,并且使学生更好地获得了洞察生活、洞察人物的观察能力。

四、解放学生嘴巴,启发学生会说善问,培养表达和质疑能力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提出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摘自:毕业论文工作总结www.618jyw.com
,陶行知讲道: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他将杜威提出的问题教法分为五步:学生意识到问题与困难—在情境中分析,界定问题——获得资料与提示——推论提示,作出假设——通过活动验证假设、结论,很值得在语文教学中借鉴发扬。
在语文教学中营造学生质疑问难的氛围。教学中应始终尊重、爱护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积极鼓励和表扬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为学生创设一种“没有什么问题不可以提”、“说错了也没关系”的教学氛围。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地问,启发引导学生有疑必问,敢于发问。教师在课堂上要允许学生有较多的讨论发言,还应让学生有较多的发问,鼓励其爱问、多问几个“为什么”。即使学生有时有不正确的质疑提问,教师也要予以肯定表扬。鼓励能使学生迸发出智慧的火花,鼓励是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潜在动力。摘自:毕业论文怎么写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