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人才培养关于当前高校大环境下人才培养深思设计

更新时间:2024-04-07 点赞:7936 浏览:2486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针对“我们为什么培养不出大师”这一让国人揪心的拷问,列举当下高校功利化和浮躁风气的一些主要表现,以古代圣贤孔子和当今大师们的德才为例,从内因上看个人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操行以及严谨的学风可以源于:www.618jyw.com
突破体制的束缚与机制的偏颇,从外因上看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对教师的职称晋升机制和教学的考核制度有待改革。
关键词:高校;大环境;人才培养
1009-4156(2013)06-044-02
“我们为什么培养不出大师?”这既是对国民教育体制的拷问,也是对每一个有志于学、有志于成才、有志于为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和生命的人的拷问。对于这一问题,至少有两个根本的因素:一是体制和机制的某种缺失与偏颇,以及由此所造成的不良氛围,它是人才培养与人才成长的客观导向性因素;二是做学问、做研究或做工程的人自身的价值追求、道德情操与学风,这是决定能否成才、成什么样的才的主观因素。体制与机制的改革和建设在当前固然十分迫切,但个人的价值观与学风,以及具有个人特点的治学路径与方法,却具有永恒的作用。培养大批高质量人才的最深厚的土壤在基础教育;但高等教育是决定性的环节。治教和治学既是高校管理的永恒主题,也是高校教师的终身事业。高校目前在这方面的最突出问题是学风的浮躁和功利化。这些问题已被高度关注。

一、当前高校功利化倾向堪忧

1 “一不做二不休”。“第一职业”应付着做,“第二职业”努力地做,教师单纯地做和个人发展直接有关或者是有利的事情。课堂教学是第一任务,也是学校下达的“硬任务”,硬任务却软处理:主要精力并不放在第一任务上,一般学生的第二课堂或者兴趣类的活动很少有教师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做,教师们把自己的时间一般都用在搞科研上,因为现在评职称必须要有与所评职称相应级别的课题和在相应级别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这是对保障个人发展更“硬”的任务。教师上课课酬不高,而拿到课题却有不菲的科研经费,课题也是评职称的必要条件,而且在高级别刊物上发表了文章还有配套的科研奖励。
2 “内外有别”。校内消极校外积极。有些教师“不得空”给学生上课倒不是为了搞科研,而是他们对职称没有追求了,开公司或者去了。学有所长的博士或教授在外或讲学赚的钱比课时费多很多。
3 攻硕读博,趋之若鹜。不少中青年教师总是“不得空”给学生上课,既不是搞科研也不是在外赚钱,而是带薪读书。由于没有博士头衔在高校很难立足,所以很多年轻教师纷纷走上读博之路。一般高校四十岁以下的教师要么已是博士,要么在读博士。拿到博士的人要么考虑再上一层楼,读博士后,大多数则为上正高而做课题、出专著。这是要耗费大量精力的,很难再有时间去搞和学生利益相关的教学和辅导工作了。
总之,功利化动机主宰着很多高校教师的思想和行为。

二、当前高校学风浮躁堪忧

1 教风浮躁。教师不深入学生、不研究学生、不了解学生,课堂教学从理论到理论,或者做课堂上的社会批判家。其中也有通过“哗众取宠”、迎合年轻人逆反心理而博得学生评估高分之辈。
2 学风浮躁。原创性成果稀少,而低水平重复性研究甚多。庸俗捧场的学术成果时有发表,而在国际学术界有影响的观点却少见,对国内经济社会运行产生直接推动作用的理论及政策研究成果也十分罕见。原因在于做课题或论文很少深入第一线。
3 大学生学年论文、毕业论文抄袭屡禁不止。由于几乎所有本科院校都把毕业论文作为取得学士学位的必要条件,而让学生写出独创性的论文实在是勉为其难,他们既无时间又无能力,所以,论文空对空乃至抄袭在所难免。大学生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作假之风的恶劣影响绝非一朝一夕,而很可能影响他一辈子的工作作风;这一影响也非一文一事,它关乎社会风气和民族素质。
学风的浮躁与功利化倾向关系密切。浮躁的学风往往因急功近利而起,急功近利则必眼光短浅;急功近利是求真知、做学问的大敌,因为探求规律、发现真理的过程充满艰辛挫折,甚至失败,只有“板凳甘坐十年冷”,才可能被真理和幸运之神青睐。这样的人,有求解“哥德巴赫猜想”的陈景润;有三轮车夫、中学毕业的蔡伟,他靠二十多年的业余自学考取了复旦大学古文字学博士。

三、思想和学问大师孔子如何治学

1 孔子治学之宗旨在于探求真理,奉献人民,服务社会。孔子说过:“朝闻道,夕死可矣!”探求真理是哈佛、剑桥、耶鲁、普林斯顿等世界名校的培养目标。我们有几所大学公开亮出了这面旗帜?离开了对真理的探求,还能谈得上大师吗?而掌握真理的宗旨则在于孔夫子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修己以安人,修已以安百姓”。也就是说,“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北宋名臣范仲淹把它升华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正因为有了这样远大的目标,孔子才能在艰难困苦之中,甚至在“累累如丧家之犬”的困境中,仍能“君子固穷”;范仲淹才能“燕然未勒归无计”。
2 孔子治学作风突出地表现为“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转益多师”,“学而不厌”。《易经》是高深的哲学著作,孔子在晚年接触《周易》并立即刻苦攻读,“孔子读易,韦编三绝”。虽然孔子很谦逊地说自己“信而好古”、“述而不作”,其实无论在思想体系的建立、道德建设方面,还是在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以及在对《周易》的开掘、对《诗经》的整理编辑、对国史的梳理等方面,他都做出了历史性贡献。而这些重大创新都是在艰苦的环境中取得的。

四、当代大师如何治学

我国当代大师无不具有孔子一样的胸怀和作风。钱学森排除万难回国,将自身的学问和精力都用在发展中国的导弹、卫星、航天、火箭事业上,成为“两弹元勋”。钱学森是在条件优越的美国学有所成的,但却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为新中国做出重大贡献的。这也说明客观环境并非成功的唯一条件。袁隆平是又一个尽人皆知的名字,他做出了具有世界意义的贡献。农民说,脱贫致富靠“两平”:改革开放总设计师,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还有李四光、邓稼先、苏步青、王大珩等科学家,他们以对民族的忠诚、严谨的态度,贡献了不凡的成果,给世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相反的例子也足以发人深省。发现了氧化还原原理的著名化学家拉瓦锡,在取得伟大成果后热衷于包税圈钱,结果在法国大革命到来之际因为民愤太大而被绞死。已经成为学术带头人的博导,担任一定领导职务的“权威”学术,这样的人怎么能够培养出大师?
超越了经济人意识的人是高尚的人、大写的人,社会需要这样的人。此时,道德情操、价值观、人生观的作用凸显出来了。在重视高校管理制度和人才管理机制建设的同时,不可忽视教师个人的价值观、理想与追求、治学态度与作风之独立的自我约束与激励作用。首先,在同样的制度和机制环境下,因人而异的治学态度和治学方向完全是个人的主动选择。这一点超越制度和机制。其次,在同样的制度、机制、治学方向的条件下,不同的人的治学目的、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也存在差异甚至根本不同,这对他们的成就和贡献肯定会产生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所以,我们在推动教育体制、培养模式和教学方式改革的同时,重视自身价值观和操守的锻炼与养成,自觉克服功利化意识无疑十分必要。对此,孔子以及当代大师们都为我们做出了不朽的榜样,而相反的教训也有很多。

五、体制和机制至关重要

除了个人价值观、人生观和综合素养等主观性原因,国民教育体系和教育体制,尤其是高校的大学精神、文化环境与层次、办学理念、治学与管理理念、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对教师、对教学的考核指标等因素,对当前高校的风气有直接的影响。这属于领导体制和管理机制与客观环境方面的问题。体制和机制主导高校建设大局,引领高教改革方向,制约高校教师总体行为。这方面改革的突破,会极大地影响高校教师的精神面貌和工作状态。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