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一曲一曲至性至情灵魂独白设计

更新时间:2023-12-26 点赞:4585 浏览:1314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少年时代的陶渊明由于受儒家经典的影响,怀有“大济苍生”之志,正所谓“进则兼济天下”,然而家庭出身严重影响了他的前程。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因军功显著而做了晋朝的高官,但是他非门阀士族,到了陶渊明时代,家世更加没落,加之东晋政治极端腐败,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日趋尖锐,在这样的社会里,他的政治理想更无法实现了。诗人为官期间,不仅济世之志不得施展,就连洁身自好都难以做到,不得不降志辱节和当时官场的一些小人周旋。《宋书·陶渊明传》云:“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赋《归去来》。”陶渊明从此结束了仕途生涯,回归园田,“世与我相违,复驾言兮焉求?”他面对现实社会,洁身自好,“退而独善其身”了。在《归去来兮辞》里,诗人抒写了一曲至性至情的灵魂独白。

一、冲破樊笼,放飞心灵

诗人在经过了一番痛苦的抉择之后,终于冲破了束缚他数十年的世俗樊笼,回归了爱慕已久的大自然,他在《归园田居》诗中写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当他彻底解脱之后,方才发现“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既然所做的一切都违背了自己的本愿,为什么还要为此而惆怅、忧郁和悲伤呢?诗人此刻明明白白地悟到“今是而昨非”,也清清楚楚地意识到“以往之不谏”“来者之可追”,因而毅然放飞心灵,让它获得自由,沐浴欢欣。此时诗人如释重负,归心似箭。“舟摇摇以飏,风飘飘以吹衣。”一个“摇摇”,一个“飘飘”,是摹写轻舟的飘荡和微风的轻拂,又何尝不是诗人愉悦心神的映衬?“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着一“问”字尽现诗人思乡之切,着一“恨”字道尽诗人归心之急。对家乡的种种猜测,对自然的切切期盼,此刻当不在言。在《序》里写道“于是风波未尽,心惮远役。”那时社会动荡,心里惧怕到远处当差,这说明诗人出仕并非本意,此刻解却心役,是何等欣慰和自足啊!又曰:“质性自然,非骄利所得。”人的本性是自幼受社会、家庭熏陶而定型了的,违心做事实在痛苦。此刻心释重负,其翩翩然欲仙欲化之情乃是诗人本性所致,故而则有“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的感慨。

二、回归园田,怡享天伦

羁旅的心归来之后,一切都显得如此亲切、新鲜,使诗人仿佛乘化而归仙。“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每天都在园中散步也觉兴味无穷。“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一副热恋自然,怡然自得的神情,使隐逸之士为之倾倒。“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动一静都撩拨着诗人爱的心弦,置身其间心如至水,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以至留恋忘返。环视其室,稚子绕膝、童仆怡颜,虽陋室仅以容膝,却情融而心暖。值此天伦之乐,复何患,何求?萧统《〈陶渊明集〉序》云:“语时事则指日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加以贞志不休,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孰能如此乎?”诗人把名利、富贵看得很淡,而把人间的情与爱看得很重,因而方能“退则独善其身”,怡享天伦。

三、反璞归真,天人合一

“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怀良晨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这里有的只是乡里故人的亲切交谈,有的只是春耕夏耘的活动。春来亲自播种希望,秋冬躬身获取丰收,辛劳和汗水换来的是真真切切的丰收喜悦和农人特有的纯朴,闻之已使人心醉。远离尘嚣,远离闹区的嘈杂和纷争,寄情诗、书、乐、耕,令人艳羡不已。诗人在《归园田居》里写道:“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在《读山海经》第一首里写道:“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这些诗句里都洋溢着诗人对耕读的衷情。耕读之余放情山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身之行休。”诗人用心和大自然交流,正如《饮酒》诗云:“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自然的美景吸引着诗人去访胜,访胜之中觉自然之繁荣和永恒,因而感叹吾生之将尽。“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寄身世上又有多少时光,何不按自己的心意或去或留?如同自然界的草木一般任其自然的生自然的死,这何尝不是超然物外的情怀,天人合一的境界?诗人的旷达、洒脱,堪称至性至情。

四、隐士暮年,乐天安命

诗人曾说:“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就是说本应该忧道的,可是现在道不可行,那就只好躬耕自给了。于是诗人亲自投身到生产劳动中去,给自己的心一片干净的土地。诗人本是不愿“以心为形役”的,在他壮志难酬之时,就把壮志埋藏在心里,进而吸收了道家学派的朴素唯物论成分,主张万物是按自然规律生灭变化的,于是在这极不合理的现实社会里,消除思想上的矛盾,超脱现实则是最好的归宿。诗人云:“富贵非我愿,帝乡不可期。”“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心归故土,沐浴大自然的乐趣,清贫乐道,乐天安命,度过旷达之人生。
综上所述,在这篇奇文里,处处可窥见诗人纯真的心的跃动。诗人不为名利所累,不被外物所役,对黑暗官场的厌恶和鄙视,对自然景物和劳动生活的热爱,对高尚生活的追求,对人生的旷达态度,无不源于诗人的至情至性。尽管诗人的归隐带有一定的消极因素,但在当时的官场中,诗人大志难伸,且时政腐败,非一人之力所能挽回。诗人的思想受双重因素制约,一是“进则兼济天下”,一是“退则独善其身”,既然进路不通,诗人也就无心苟全,更不愿与官场小人合污,于是毅然择取退路,以使自己的性、情臻于至境,笔者认为这正是陶渊明品格高尚之所在。源于:论文格式要求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