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提高学生如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书写

更新时间:2024-04-20 点赞:29047 浏览:13213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最主要的目的,没有之一!它不仅关系到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更关系到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甚至关系到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一节高质量的阅读教学课,在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应更多地关注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阅读能力;发散思维;想象能力
如何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首先,我想最应该了解的是阅读能力的内涵。简单地说,阅读能力至少应该包括——阅读理解能力、阅读想象能力、朗读能力、朗诵能力和阅读发散思维能力。

一、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理解是阅读的最根本目的,它包括理解文章的作者写作的目的,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内容的前因后果与来龙去脉,还要理解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或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表达的情感、道理等等。在教学中,光靠读是不够的,更不能以教师的理解代替学生自己的感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理解的角度不一样,所理解的情感、道理以及喜好也截然不同。所以,作为教师,你只能是个引导者,却不能是个“复制者”复制出另一个你!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更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呢?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办法。

1.教师范读法

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加上肢体语言、神态表情的配合,可将一篇文章的内涵诠释得淋漓尽致。学生边看边听边想,不知不觉中已被带入文章所描绘的意境之中。虽然说教师的朗读和演绎在无形中会带有个人的理解与感悟在内,但是,这就如我们看电影,同是一部电影,每一个观众看罢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在教师读罢,学生自己去读时,就更能理解文中的字词含义,更能读出自己的感受。

2.课件演示法

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自制课件,利用图画、音乐,加上教师语言的诱导,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文章的主旨以及文章中的情感。例如,教学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利用课件制作出作者立于江边目送好友远行,直至小船消失水天相接处,最后只剩下滔滔的江水滚滚东流的动画,配上依依惜别的音乐,此时无声胜有声,无须过多讲解,学生自能明白作者诗中的情感。

3.实验与演示法

有些文章,学生一时之间难以理解,不妨用实验或演示的方法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例如《乌鸦喝水》中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石子扔进瓶子里,水会满上来,对于低年级同学还是不易理解的,用实验演示法,学生便能迅速理解乌鸦的智慧了。
4.表演法
表演法,既可以是教师用表演的方法诠释文章内容,也可以指导几个理解能力强的学生将课文内容化为课本剧进行表演,使学生很快投入到文章既定的情境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想象能力

想象是阅读时最主要的心理特征,阅读如果没有了想象的参与,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将索然无味。许多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基本忽视了对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李白的《望天门山》以写景为主,诗人以丰富的想象,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天门山壮丽的景象和美丽的色彩。我在教这首诗时,首先让学生根据诗中所描绘的景色和自己的想象,口头描绘一下自己脑中天门山的景象。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奇思纷呈,对这首诗的艺术特色领悟得更加深刻。

三、培养朗读和朗诵的能力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所谓“读”,绝非“看”!朗读能力的培养,不仅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是训练学生语感所不可或缺的手段。朗读可以以多种形式进行:集体朗读、轮流读某个部分、分角色朗读、个人朗读等。当然,还需要不时地开展一些朗读比赛、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课本剧表演赛等形式,促使学生自发地朗读课内外读物。

四、培养学生阅读发散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是以一个基本点出发,多方位、多层次地展开思维。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全面、更完整、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并使文章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得以诠释与运用。文章中积极的、向上的思想与情操深入人的灵魂,使学生成为一个乐观的人、宽容的人、高尚的人,拥有坚强的意志力和顽强精神源于:论文格式标准www.618jyw.com
的人。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途径有:模仿文中的写作方法写文章,运用文中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根据感悟的哲理去思考生活、反省自己。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要以课内为主,课外为辅。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传道为先,授业次之,解惑为后。什么是“传道”?传道,不仅仅是方法的传授,更是能力的培养,人格的奠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好好地利用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扎实的阅读能力,传好这个“道”!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