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字化数字化写作,我们在行动

更新时间:2024-01-13 点赞:18809 浏览:8288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新世纪以来,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进入了一个里程碑式的发展时期。信息化、网络化、资源化的建设是这个改革时期的鲜明特色。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是现阶段教育改革的主旋律。面对新的变化,大学英语教学怎么办的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本文通过“体验英语一写作教学资源平台”的研发与应用,从“成功要素、教师发展、数字写作、教学流程、支撑材料、理念创新、最终目标、感受新知”八个方面,讨论了数字化教学的实践经验与发展前景,为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数字化写作;教师发展
1001-5795(2013)02-0059-0007
1 三大法宝,成功必备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二语习得研究与外语教学领域,出现了三大新变化:首先,主流的研究范式遭到了质疑(Firth&Wagner,1997:286,1998:92);其次,现有的教学方法引发了反思(Kumaradivelu,2001:537-538);再次,互联网对于语言学习的影响得到了关注(Matsuda,2003:162)。
关于研究范式的质疑,主要是针对北美二语习得领域而言的,具体讨论的问题有本体研究、研究范围、研究方法、数据分析方面的内容。质疑一方,提出了两个根本性的问题:现有的二语习得研究范式是否合理?是否需要一种更为健康的交流模式(Firth&Wagner,1997,1998)?
对于现有教学方法的反思,代表了“后方法时代”(post-methodology)的一种思潮,具有多重的积极意义。首先,有助于语言教师避免对于新方法不加理性批判的盲从。其次,有助于语言教师“方法神话”,明白外语教学中不存在“最好方法”的道理。再次,有助于语言教师认识到理论学家与一线教师对于方法的不同认识,有必要进行超越方法概念之外的新探索,因为组织课堂教学的主体毕竟是语言教师,而不是理论学家(Kumaradivelu,2001:537;cf.Prabhu,1990:163;杨永林,2012:135)。
互联网对于语言学习影响与作用的研究,分别表现在两个层面:“多元识读”(multiliteracies)现象概念的理论性研究;“多元识读”文本形式的应用性探索。其应用性的探索,对于外语教学来说,更有意义——特别是在阅读与写作教学中,如何凭借技术精巧之力,提高外语学习者的语言能力与文化意识(Matsuda et al.,2003:164-165)。
面对学科范式、教学方法、文本形式方面的深刻变化,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不能停留在技术层面的变化上,而是需要寻求一种“宏观思维”(global thinking)指导下的“教学行动”(local acting)。科学研究的成功案例证明,信念(belief)是一种伟大的力量,热情(passion)是成功的必备元素,专注(devotion)是创新的前提条件。只要有信念、热情和专注,不论教师还是学生,都会在数字化写作的愉悦体验中实现自我的价值,获得事业的成功、学业的进步。
2 教师发展,五大要素
传统的教师培养,注重品德与学识的修养,于是就有了“教书育人”的双重评价标准。现代的教师发展,特别是在教学管理行政化的影响之下,不但注重量化的评定,而且在评价内容上也有了更加多元的要求:
(1)搞教学,看评估,评价结果必须优良。
(2)做科研,分类型,教学研究应为首选。
(3)发文章,定等级,先要数量再求质量。
(4)组团队,巧分工,才能发挥各自专长。
(5)拿项目,显成效,框架合理目标明确。
面对这些参数化的要求,对于专注技能培养,缺少科研实践的语言教师群体来说,通过自主之力,实现自身发展,获得职称晋升,显然不源于:论文www.618jyw.com
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譬如说,论文发表是职称评定中一项量化了的硬性要求,篇数不够、级别不达,进入初选名单都很难,更何况一路上还要“过五关斩六将”,接受层层评审答辩,才能修成正果。但是,外语类的学术期刊数量相对少、容量相对小,竞争很激烈。兄弟院校的经验表明,数字化写作教学与研究,有助于缓解上述矛盾,有效扩展语言教师的视野,满足教师发展的多元要求(王娜、张虹,2012:3641;全冬,2002:80-84;杨永林、刘进,2012:4243)。究其原因,也很简单,一是数字化研究的内容新颖,既有社会需求,又有引领效果,容易接受;二是创新教学的实践言之有物,数据支撑,科学性强,容易发表。
3 数字写作,时代要求
从历史的观点来看,外语教学不但同新技术的发展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而且从来都是透过跨学科的应用视角,追踪跟进语言学习的新理论,探索寻求语言学习的好方法。首先,语言教学作为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同信息技术、教育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有着紧密的联系。为了寻求更为合适的教学方法,达到提高语言学习的目的,英语教师对于基于“技术精巧”的教学方法,从来都是勇于尝试、主动接纳的。有了留声机,就有了英语学习的唱片;有了录音机,就有了语言实验室;有了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就有了多媒体外语教室(杨永林,2009:41)。这些都是不证自明的事实。
另一方面,我们注意到,跨学科研究已经成为外语研究的基本范式。20世纪50年代以来,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三大支柱学科,对于语言教学方法论的贡献良多(“…linguistics,psychology,and education。the three major disciplines which he contributed to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 over the past four decades”)(Brown,1987:xii)。到了80年代,北美二语教学领域甚至出现了一种新观点,认为理想的语言教师应当同时具有语言学和心理学两个博士学位。这是因为:首先,语言教学涉及到语言结构的问题,所以要有深厚的语言学知识的支撑;其次,语言教学还要考虑到认知心理的问题,所以要有丰富的心理学理论的指导。 20世纪90年代,以TESOL Quarterly为核心的语言教学刊物,刊登了一系列二语教学方法论方面的文章,旗帜鲜明地提出了统计分析应当成为语言教师应当掌握的“一门新的外语”(a new foreign language)(Brown,1991&1992)。时隔10年之后,有学者专门就四种二语习得主流学术期刊(Language Learning, The Modem Language Journal,Studies in Second Lan guage Acquisition,TESOL Quanerly)上发表的科研论文类型,做了定量的对比研究(Lazaraton,2000:175-181)。其结果表明:在1991年-1997年的7年时间里,这四种北美学术期刊共发表实证性论文(empirical research articles)332篇,其中292篇为定量分析的,33篇为定性研究的,7篇为部分定性研究的(Lazaraton,2000:176-178)。由此可见,实验设计、统计分析已经成为二语习得研究的一种主流方法。
新世纪以来,全球化、信息化、数字化时代对于外语教师和语言学习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再学习”(learning to learn)能力的培养(Thrun&Pratt,1997)和学习者多元识读(multi-literate skills)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广义的外语教学中的一个热点问题(Matsuda et al.,2003:171-172)。结合英语写作教学,如何通过“书面修改反馈”(written corrective feedbaek,简称WCF)的方法,为学习者提供更为准确充分的语言输入信息,是目前国外二语习得研究的前沿热点问题。2010年,北美著名的学术期刊《二语习得研究》(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就此问题出版了专刊。国外这种新的批改方法虽然很有实效,但是面对国内大学英语“量大面广”的实际问题,短时间内可以尝试,时间一长就显得有点“曲高和寡,难以为继”了。在这种情况下,研发智能化写作评测系统,可能是快速提高大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捷径。但是,技术的精巧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写作教师还需要学习新知,才能满足社会对于高质量写作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通过多元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掌上电脑、平板电脑等,学习者的学习模式和获取教学资源的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就写作教学而言,传统的、主流的、单一的“白纸黑字”式的文本形式,已经逐步为体现多元识读、绿色共享(green sharing)特色的数字化文本载体所替代。
面对这些新变化,结合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有理由认为,基于“技术精巧”的数字化写作平台,虽然有助于缓解大学英语教学“量大面广,资源缺乏”的难题,但是对于教师群体而言,首要的问题还是需要增进新知,加强学习,掌握数字化写作的利器,才能有效地推进大学英语教学下一步的改革。
4 教学流程,管理
清华大学“体验英语教学怎么写论文www.618jyw.com
”团队,经过10年的不断实践,开发出了“体验英语一写作教学资源平台”。如图1内容所示,这个平台的最大特色是,引入了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机制,资源齐备、管理简便、互动性强,既适合自主学习,又方便网络教学。在资源建设与软件支持方面,有其独到之处。首先,在资源建设方面,除了系统内置的五大类“经典资源”(课件、范文、练习、测验和作文)之外,用户还可以采用模板化的导入方式,十分便捷地完成新增资源的工作。
(1)趣味课件:通过音乐、图片、色彩、文字组合的方式,寓教于乐,引入训练主题。
(2)范文习作:通过教授仔细批阅点评的学生作文,提供具体的文章写法,细致的纠错资讯。
(3)语法练习:通过常见语法错误的分析,提供语法知识的讲解,强化语言点的训练。
(4)语法测验:通过系统内置的自动评测机制,引导学生自主完成语法检测的环节。
(5)主题作文:根据作文要求,借助于图画、关键词的帮助,指导学生完成单元的写作任务。
同时,为了方便教学,促进写作,这个系统还提供了五种写作教学软件,因此有了“学会‘五易’绝技,英语写作容易”之说:
(1)“易评”一写作评语生成软件:可以自动生成文末评语,降低教师作文评改的劳动强度。
(2)“易格”一写作多元评分软件:可以通过四个层面的控制,批量完成作文评分,结果客观准确。
(3)“易觅”一英汉双语论文摘要自动生成软件:帮助学习者了解学术话语,在软件的引导下,采用简单的“填充”方式,15分钟即可完成英文摘要的写作任务。
(4)“易得”一论文设计与学术写作专家系统:采用“问句驱动”(question-driven model)和“镜像模拟”(mirror-image simulation)的模式,指导学生完成英文学术论文撰写的全过程。
(5)“易学”-“9合1”双频演示指南系统:使用Adobe公司出版的专业软件,通过音频视频合成的技术路线,为不同教学软件的使用,提供直观便捷的功能演不。
5 支撑材料,丰富多元
在写作教学资源平台的研发过程中,我们坚持的一个基本指导思想是:功能要强大,操作要简单。这一方面,美国苹果电脑公司树立了一个典范。写作教学资源平台由于采用了自动化、智能化、人性化的技术路线,使用门槛很低:会使用Word、会发电子邮件、会浏览网页信息,即可掌握平台操作的基本功能。
但是,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还是属于一个新事物。新生事物的学习,离不开支撑材料的支持。举一个身边的例子,说明多元化支撑材料对于改善电子产品用户体验的重要意义。市场上琳琅满目的新款手机,为用户提供了个性化的选择。购买之后,新功能的学习,却是一个令人头痛的过程:如果按照说明书的指南,许多操作功能,很难一次成功。这是因为,很多说明书的编写,是基于工程师的视角,而不是用户的体验。编写一个直观易懂的数字化产品指南,不但费时费力,而且需要多方面的知识与才能。 为了帮助用户“用好、用活、用巧”这套系统,我们准备了三个方面的支撑材料:
(1)系统内置的“帮助文档”: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流程化地展示平台的主要功能。
(2)纸质彩印的“使用指南”: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故事化地演绎系统的使用方法。
(3)“解说+操作”的双频演示:采用直观的演示方法,系列化地介绍平台用法与教学模式。
实践证明,有了这些支撑材料,再加上一些简单的引导活动,绝大多数教师与学生初次接触这个平台之后,即可掌握其主要功能,自主完成体验环节,信心满满地加人到数字化写作的行列。
6 教学创新,理念先行
客观世界的认知,需要有现实物理空间的支撑,才能顺利完成;虚拟世界的构建,需要数字化空间的支撑,才能得以实现;创新活动的实践,需要有新思维空间的拓展,才能落到实处。来自教学一线的经验告诉我们,创新教学,理念先行。数字化写作也不例外,有了与之相适应的新理念,才会有教学改革的实践。为此,根据数字化写作的发展,介绍几种新的理念。这些理念,如果延展开来,辅以教学实践的内容,就是一个教改项目的基本框架、一篇科研论文的构思蓝图。
(1)绿色共享:传统的写作教学,基本上遵循着“学生书写,教师批改”这样一种固定模式进行的。这种做法的好处是,“白纸黑字,记录思维轨迹;朱笔圈点,点评文章优劣”,反馈效果很实在,学生修改也很直接。这种做法的局限性是,范文习作,分享成本高,需要复印;纸版文本,保存不易;教师反馈,需要时间。这些问题在数字化写作的新模式下,都可以通过瞬时零成本的“绿色共享”(green sharing)机制得以缓解。由此可见,新的教学模式,对于展开“同伴互读”(peer exchange reading)活动,实现师生交互的“迅捷性”(rapidity in communication),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2)资源建设:知识的传授,不论古今,不论中外,都是通过“文本研习+口头讲授”的基本模式完成的。在数字化的时代,不同的教学传统、教学风格、教学形式、教学内容可以通过信息化的教学资源平台,实现从“零散素材”到“海量资源”的优质化转变,为创新教学提供有力的资源支撑。
(3)多元识读:广义的多元识读,从形式上讲,指的是各种符号系统、语言类别、模块内容组合而成的文本形式——常见的网页就是一种典型的多元识读文本。在写作教学这个语境中,多元识读主要指的是如何通过不同文体风格、体裁形式、写作传统之间的洽商(negofi~e),进而实现文本构建的活动。举一个例子,说明这种方法对于写作的促进作用。中国学生在英语写作过程中,可以采用母语外语两种话语模式交替的思维方式,为其写作任务注入新的活力与元素,达到丰富写作内容的目的(Matsuda et al.,2003:156-157)。由此可见,不论是广义的多元识读,还是狭义的多元识读,在数字化写作的过程中,都会展现出理论的指导意义。
(4)素质拓展:大学英语教学10年的改革经验证明,英语教学要搞好,不能仅仅强调语言技能的学习,而是要在强化语言技能的同时,注重大学生外语素质的拓展。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培养出一大批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实现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的战略性转变。在具体的教学改革层面,借助于数字化的教学资源平台,采用“弹性选修课+兴趣爱好课”的组合形式,在不占用实体教学设施与现有教学资源的情况下,通过“课堂有限,网络无限”新概念的引入,把外语文化的学习延伸到图书馆、自习室、学生宿舍以及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实现数字化学习的全覆盖。这种做法,有可能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种新模式。
(5)实效研究:外语教学历来是一件“费时、费力、费心”的事情;外语学习同样也是一种“高耗低效”的技能型培养过程。由于这个原因,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学的实效性问题,不但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之一,同时也是困扰着主管领导、一线教师的一个大问题。借助于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教师可以通过优选化管理方式,形成课堂课外两个平行的教学空间,课堂内精讲单元要点,课堂外组织趣味活动,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加强实践性训练的环节,为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实效性提供一种新的出路一外语学习,作为一种典型的技能型活动,光讲不练,没有实践,很难提高。
(6)社团实践:社团实践的理念(community of practice)源于真实自然的社会语境中,知识与技能学习的路径研究。这一理论注重语境化(situated learning)的“技艺传授”(apprenticeship),提倡“自然学习”的法则(a natural way of learning),因此特别适合各种技能培养的研究(Le&Wenger,1999)。来自美国的教师发展研究表明,基于社团实践理论的网络在线平台,对于新人职的教师而言,可以提供协作支持与职业发展方面的资讯,有助于克服职业无助感(“help to remove the sense of professional isolation”),降低新教师岗位流失的比率(Herrington et al.,2006)。来自加拿大的二语习得研究表明,社团实践的理念还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在英语国家研究生课堂这个语境中,非英语国家的学生在“能力洽商、身份认证、权势关系”三个方面所面临的挑战(“negotiating competence,identities,and power relation源于:论文提纲范文www.618jyw.com
s”)(Morita,2004:573)。许多看似语言水平的问题,如在开放式问题讨论中留学生的沉默寡言现象,实际上有更为深层次的社会与心理原因。由此可见,社团实践的理念有可能为数字化语境中的教师发展与学生能力培养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7)协作精神:语言是在交流中产生的,当然也应该在交流中去学习。母语外语,其理同然。更为有趣的是,我们注意到,协作性强的学习者,其语言能力的进步更快。无处不在的网络虚拟空间加上资源丰富、管理便捷的写作教学平台,对于交流情景的营造和协作精神的培养来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清华大学的教学实践表明,通过写作教学平台的团队管理机制,主讲教师采用添加学生助教的方式,为不同的学习小组提供相互交流学习的虚拟空间,便于小组成员通过自选写作任务、自定工作计划、自创学习情境、自主完成评改的活动,最终达到培养协作意识、提升团队精神的目的。 (8)创新无限:不言而喻,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的使用,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了无限创新的可能。譬如说,大学英语教学中,作文的批改,一直是既使教师头痛,又让学生无奈的问题。面对50人以上的大班教学,首先是教师无法实现精细化批改的问题,其次是不能及时返回作业的问题。数周之后,学生收到教师返回的批改作文之时,早已没有了当时的写作记忆与学习热情。令人鼓舞的是,传统作业批改的“滞后性”(delay in homework processing)问题,可以通过写作平台轻而易举地得以解决,基本上可以实现大班作业批改24小时内完成返回,既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7 最终目标,两大转变
外语教学,从表面上看,是一种操作性技能的培养。不同于其他运动性技能培养(motor skill development)的是,语言学习还涉及到句法结构的构建、语义代码的转换、语体形式的选择、文化价值的取向等多元高级认知活动。由于这些原因的存在,外语学习从本质上来讲,是一件“费事、费力、费心”的技能培养过程。因此,实效性的问题一直是外语教学改革的关键之点。
外语教学是一个“费时、费力、费心”的过程,如果缺少有效的自我管理机制,语言教师更容易成为“三无运动家”。面对这一问题,如何通过“技术精巧”的引入,使得语言教师有时间去思考,有精力去改革,有信心去创新,显然是一个值得考虑的宏大命题。
来自基本教学层面的实践表明,写作教学资源平台(升级版),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之下,至少可以节省教师和学生50%的时间与精力。写作教学资源平台(智能版),可以节省90%的时间与精力——由于引入了智能化纠错与评价机制,评改一篇英语作文的时间,只需1分钟左右。由此可见,数字化平台的使用,完全有可能实现两个方面的转变:
(1)首先,使得原本令人头痛的英语写作,成为“省事、省力、省心”的愉悦过程,实现“三费”到“三省”的转变。
(2)其次,通过技术的精巧,提高工作的效率,让写作教师有时间去思考,有精力去改革,有信心去创新,实现“三无”到“三有”的转变。
更为重要的是,新世纪以来,在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精神的指导和相关资金政策的支持下,全国各地涌现出一大批懂得网络教学、了解语料库、掌握学习平台的中青年教师。他们既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排头兵,又是教学研究的中坚力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表现为下列多个方面:
(1)不断增加的网络课件资源,由于缺少进一步的技术支持,无法形成规模化、系列化、优质化的教学资源。
(2)日益扩大的语料库规模,由于缺少应用性平台的支持,其实用性效果没有在实际教学中得到充分发挥。
(3)各种学习平台不断涌现,由于缺少跨平台数据交换的接口,无法实现模块化、自动化、智能化、共享化的机制。
这些问题,有可能通过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的使用,得到部分的缓解,使得兄弟院校在教学资源建设方面的前期成果,得到更为充分的释放与应用,更好地满足区域化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对于高质量外语人才的需要。
8 新生事物,重在感知
现代英语教学法的诞生,前后不过100年的时间。一百年的外语教学历史,充分说明了这样一个深刻的道理:语言教学,教无定法;外语学习,学无定法(Kelly,1969)。英语写作,更是这样。从经典修辞写作(classic rhetoric)到后方法时期写作(post-methodology),其间涌现出了10种写作教学的新理念、新视角,反映出英语写作需要的是一种“鸡尾酒式”的教学方法(杨永林,2012:131;Kumaradivelu,2001:538—539)。
2003年,教育部正式启动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明确提出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工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学英语借助于信息化、网络化、计算机化的“技术精巧”,进行教学改革的时间更短,不过10年的时间。惟其如此,大学英语语境中的数字化写作,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值得探索、加以深化。
2012年,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摘自:写毕业论文经典的网站www.618jyw.com
2)4号),特别提到信息技术作为校园基础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应当在学校的管理与教学层面上,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中国语境中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一个充满活力与发展空间的新领域。作为一线外语教师,我们更为需要的是,实践感知的理念、勇于探求的精神、数字化写作的行动。 [3]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