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活源于生活试述归于生活网

更新时间:2024-02-19 点赞:31191 浏览:1443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摘自:学年论文格式www.618jyw.com
因而化学教学离不开我们的日常生活,需要实施生活化教学。
关键词:生活化新课引入情境设计作业布置
生活化教学即是将教学置于学生广阔的生活中,以解读学生生活,引领学生生活为目的的教学思想。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要求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体验,要求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生活,指导学生生活。让学生走进生活,弥补课堂传授间接经验的不足,多组织一些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活动,使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笔者经过几年高中化学教学,收集了一些有效经验与大家分享:

一、从生活中的案例引入新课

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就是组织教学和新课的引入。新课的引入在每节课中虽仅占几分钟,或许只几句话,然而这几分钟或这几句话所起的作用很重要。如果我们能从生活中的事例引入,将会强烈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案例1:《铁、铜的获取及应用》的教学引人的情境设计:博物馆中见到的大多是铜器而不是铁器,这是为什么呢?生活中常见有哪些铁及其铁的化合物?取某地的井水,略带浅绿色,有酸味,静置一夜,出现红棕色沉淀。其有关的化学原理又是什么?通过学生对生活问题的疑惑,进入新课的学习,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探究思考,从而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案例2:在进行《氮族元素》的教学引入时,教师可讲“魔鬼谷”的故事。在我国的新疆与青海交界处,有一狭长的山谷。这里的天气变化无常,刚刚还是风和日丽,突然间就会雷雨交加,时常有人遭到雷击。然而这里的草木却生长得异常茂盛,为什么这里的草木生长得异常茂盛呢?这个问题将在我们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中得到答案。

二、用生活中的案例设计高效的课堂教学情境

我们经常会听到老师们的抱怨:“这几题明明已经做过几遍,讲过几遍了,还是错,更不要说略加改变条件,那学生就更束手无策,真是让人无比揪心。”一问学生:“老师讲的时候都听得明白,也会做,还认真做了笔记,可是自己做题还是不会正确分析,找不到突破口,也不知道为什么?”这就是在新课程教学中老师和学生共同存在的问题。说明我们在常规的课堂教学中效率不高,原因可能是我们的老师仍习惯于“满堂灌”,让学生被迫地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的训练。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怎样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这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即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只有提高“教”的有效性,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的有效性,而有效性的教学实施就必须要改进现阶段的教学具体操作过程。首先要使学生对化学课堂产生兴趣并有收获。兴趣是使学生学好功课的内在动力。学生在学习过程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对于遇到的新问题才会产生探究的求知,从而迸发学习的积极性。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教学即生活”,生活世界成为课程的内容。事实证明:若能从生活中的案例来设计教学情境,学生的学习情绪就会高涨。
当然我们也可以从参考书中收集一些与生活有关的教学材料。通过材料阅读让学生学会归纳与演绎,而后获得新知。如在教学《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时,可以展示如下材料:
材料一:
(一)50年前,故宫太和殿台阶的栏杆上:雕刻着的各式各样精美浮雕花纹还清晰可见,而现在大多是模糊不清,部分已成光板……

(二)华夏子孙的骄傲——万里长城,许多地段砖块、石块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侵蚀、亟待解决。

材料二:
酸雨是英国化学家R.A.Smith1872最先提出的。一般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雾等大气降水,数值5.6是指蒸馏水与空气中CO2达到溶解平衡的酸度。酸雨被称为“空中杀手”,是因为它对生物、土壤、建筑等危害很大。我国西南、华南是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我国政府已制定《两控区酸雨和SO2污染防治“十五”计划》,温州市被列为酸雨控制区,市政府也制定出《温州市酸雨控制区SO2污染综合防治规划》。
材料三:
我国酸雨主要是硫酸雨(即雨水中含有硫酸),某校科技小组在某地采集了酸雨样品,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其PH值。得到下列数据:
问题:

1.随时间推移,雨水酸性怎样变化?

(三)雨水中硫酸怎样产生?

材料四:
减少酸雨的途径之一——脱硫技术
在含硫的矿物燃料中加入生石灰吸收燃烧过程中产生的SO2,这种方法称为“钙基固硫”;另外也可以采用烟气脱硫技术,用石灰浆液或石灰石在烟气吸收塔内循环,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
从材料中让学生得到酸雨的范围界定、酸雨的危害、酸雨的pH变化及酸雨的防治。学习内容很完整,学生阅读也很感兴趣,课后记忆深刻。

三、让学生融入生活中去完成作业

如果说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阵地,那么学生的作业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助推器”,是学生成长的生长点。如果能把作业与生活世界紧密联系,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使学生意识到他们正在学习的知识的价值,从而体验到学习化学的乐趣与价值,增强学习化学知识和技能的信心与动力。
案例1:学生在学习糖类、油脂、蛋白质之后,就可以布置学生把自己经常食用的食物进行归类,让学生收集有关食物营养成分的资料,为他们自己或家人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如果家里有肥胖者,在平时的饮食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如果家里有糖尿病的病人,他的饮食要注意哪些?家里有脂肪肝的人,其饮食又要注意哪些问题呢?等等。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他的“生活教育”中提出“生活即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让化学与生活有机结合,定能受到学生的十分喜爱,也将实现化学有效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张克龙.漫谈化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J].中学化学,2010,(1).
张克龙.整合学生生活经验的有效教学策略[J].中学化学,2007,(4).
[3]王祖浩.高中化学新教材教学情景设计[J].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4).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