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切入点数控人才培养方式切入点——工学结合站

更新时间:2024-03-14 点赞:35041 浏览:15865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数控技术专业人才是我国目前十大紧缺专业技术人才之一,然而通过对相关企业和对数控专业毕业生的调查发现,企业对毕业生的满意度不高,认为技术、技能优势不明显,实际工作能力不足,不太适应企业的要求;大部分的数控专业中职毕业生也认为自己所学未用、所用未学,就业后难以适应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实践教学也只强调动作技能和技巧习得,没源于:论文封面www.618jyw.com
有将“工作”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无法让学生形成对工作的整体认识,无法实现经验的获得并最终难以形成职业能力。基于以上问题,近年来,教育部提出把工学结合作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
【关键词】数控技术;工学结合;教育理念;课程模式
职业教育理念的重大变革带动了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模式、课程开发方法和课程内容的重大变革。所谓工学结合课程是指学习的内容是工作,借助工作实现学习。通过实践研究,旨在切实贯彻教育部职业教育文件的精神,确立“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建设的新理念,突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在企业中的竞争力。

一、展开调研

为了准确把握人才培养方向,使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教育更加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的需求,课题组成员于2011年开始深入企业、工厂,调研范围着重在珠三角地区,调研内容包括行业发展情况、人才需求状况及专业人才教育等方面的情况。
根据调研结果,课题组将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能在生产第一线从事数控车削加工、数控铣削加工以及相关机械冷加工等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中等应用型技能人才。依据培养目标,本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单位是机械、电子、电器、汽车、日用品、模具制造等行业的企业,其发展目标岗位为数控编程员、数控工艺员、数控设备维护、调试员、数控设备销售员。

二、召开企业实践专家、职业教育专家座谈会,建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

在企业调研的基础上,课题组召开了数控加工实践专家座谈会,把工作任务定位于中、小型企业数控机床中级工操作员的工作岗位,因为中、小型企业的岗位任务一般比较全面和完整,并可以避免大型企业岗位划分过细、能力要求单一的现象。同时对数控车床和数控铣床中级工操作员岗位进行职业岗位分析,以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频率、重要性及所能承载的知识、技能为依据,把能表现出职业工作的内容和形式,包括工作计划、实施及工作结果的检查和评价等完整工作过程的工作任务确定为具有职业特征的典型工作任务,并按从初学者到专家的发展道路将工作任务按难易程度进行归类与排序。
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课题组继续邀请职业教育专家和骨干教师一起研究分析数控机床中级工国家职业标准中对数控机床操作员知识点和技能点的要求,并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能力,构建职业化的课程体系结构,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一般专业课程、核心专业课程、专业拓展课程、选修课程。同时,经过反复的研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进一步确定完成每个任务所必备的知识、技能,然后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成课程。重构后的课程体系进一步优化了课程的组合,建构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职教理念的课程模式,注重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和个性的发展。

三、构建学习领域的课程,组织、设计课程内容

学习领域课程,是以一个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的专业教学单元,常表现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综合性学习任务。它是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教学原则,以行动导向为教学方法,以完整的工作过程为内在逻辑,以帮助学生完成从“初学者到实践专家”的职业成长过程为外在逻辑。学习领域课程的特点:第一,课程目标是综合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在发展专业能力的同时,促进关键能力的发展;第二,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在满足企业岗位要求的同时,获得职业生涯发展的潜力;第三,学习内容的基础是来源于工作实践的、某一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第四,学习过程具有工作过程的整体性,学生在综合的行动中思考和学习,完成从明确任务、制定计划、实施检查到评价反馈的完整过程。
课题组把以上理论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依据,运用整体化的职业分析方法,改革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按照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按照职业能力发展规律构建课程结构,以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领域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模式,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以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为线索,以工作过程知识的形成为设计引导问题的逻辑,合理选择与工作任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实践知识,关注前后学习目标与学习任务的逻辑结构,有效的组织、设计课程内容。目前,已编写了多本教材,并准备公开出版。

四、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行动为导向开展课堂教学实验

专业核心课程内容的组织与设计是否有效和正确,必须通过课堂教学来验证。在教学中主要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构建接近真实工作环境的教学情境,以行动为导向组织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基本程序是:提出任务要求→学生进行任务分析和必要的学习准备→制定完成任务的计划→计划的实施过程→学习的评价反馈(评价反馈贯穿在学习的全过程)。从而达到知识的内化和掌握学习方法的目的,实现学校教育的功能。每一个学习任务的学习过程是信息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迁移、知识联系的综合过程,是工作过程知识的学习过程,是形成工作经验的过程,是关键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的过程。
从学生角度来说,工学结合的实施提高了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的愉悦感增加了;也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交流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通过学习任务的学习明确了相关的工作内容和操作技巧,有利于形成和发展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帮助学生获取工作经验,建立工作责任心,提高学生适应社会与企业需求的能力。
从教师角度而言,工学结合的实施要求教师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观念,及时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精通所教学科的知识,熟练掌握相关的技能、技术,课前根据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和学生发展需要精心设计可供学习的工作任务,周密组织教学过程,使学生能够带着积极的情感参与到学习中来,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在教学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老师起主导和组织作用,并对学生的认知、行为能力、情感体验等进行全面关注,既评价学生的工作效果,也评价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各方面表现。
五、结束语
工学结合的研究与实践,使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得到了很大的转变,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更加明确为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课程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不断深化改革,使学校教育不失教育功能的基础上,更加突显职业的特性,更加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此外,为了真正实现专业教师的“双师型”,学校的教师聘用机制也在逐步改变。工学结合的课程改革,真正实现了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 [2006]16号)[Z].2006-11-16.
马树超,郭扬.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历史的抉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董大奎.内涵建设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J].高等职业教育,2010(1)
[4]顾京.高职专业的建设与改革 [J].高等职业教育,2010(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