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阿诺德《文化与无政府状态》中阿诺德中产阶级文化认同再认识生

更新时间:2024-02-24 点赞:9341 浏览:2809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文章从英国中产阶级定义的历史发展出发,在肯定文化与阶级认同之间的密切关系的基础上,分析阿诺德中产阶级文化的精神实质是一种开放有序的希腊精神与希伯来精神的统一体。在进一步分析阿诺德文化认同的涵义与功能关系的基础上,阐释阿诺德所推行的文化教育观的实质是为了通过文化形式建构其阶级地位,最终获得社会认同。
关键词:文化;认同;中产阶级;教育
[]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3)08-0174-5 doi:10.3969/j.issn.1006-283

1.201

3.0044

1 . 英国中产阶级定义的历史发展 英国的等级制度由来已久。1688年的乔治王朝统治下的英国社会就有26种等级。直至18世纪的英国,森严壁垒的等级社会开始被商业化时代的新兴阶层所冲击,社会各层级之间不断分化整合产生了新的社会阶层力量。按照《社会学词典》解释,“阶层”(Rank)是指从横的方面把社会划分为完全固定的和同等的许多层次,而“阶级”(Class)本身只是表示个人和其他无数人处于相同的或相似的利益状态的事实,甚至还包括他们对这些事实的认同(舒小昀,2003: 40)。“阶级”(Class)这一术语在工业革命兴起后才开始使用,带有社会意义的“阶级”一词的现代结构在18世纪末才开始确立。名词术语的出现是从“下层阶级”(Lower Classes)开始,到18世纪90年代的“高等阶级”(Higher Classes),而“中层阶级”(Middle Classes)出现最晚。
“阶级”的产生源于社会成员对社会资源占有的不均等。然而,如果由于社会成员在各种社会资源的占有上只是程度的差别,并非有与无的绝然对立,那么就很难区分出界限分明的阶层来。在这点上,比较注重客观分层的传统社会分层方法就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而,社会的主观分层提供了另一种分析社会各阶层的思路。
本文所指的主观分层主要是从阶级意识的角度展开的。马克思的阶级意识概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阶级意识指的是一个阶级作为一个集体对自己的阶级地位和利益的觉悟;另一方面,阶级意识指的是一个阶级的成员所具有的相似的情感、幻想、思想方法等(刘欣,2004: 209)。马克思认为:“在不同的所有制形式上,在生存的社会条件上,耸立着由各种不同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世界观构成的整个上层建筑。整个阶级在它的物质条件和相应的阶级基础上创造和构成这一切。”一个阶级的成员会通过传统和教育不自觉地承袭和接受这些情感和观点(马克思,1972: 629)。而承袭和接受这些情感和观点的过程,也就是社会成员认同的形成过程。由此可见,人们的阶级认同是社会主观分层的一个重要因素。认同通过个人与社会的互动,将情感、态度、认识等不断进行“内化”,从而加强了社会群体的归属感与凝聚力,最终促进了阶级的形成。
2 . 文化与阶级认同
文化是指某一特定群体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并为其成员所共有的生存方式的综合,包括价值观、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风俗习惯、风尚、生活态度及行为准则,以及相应的物质表现形式(周晓红,1997: 132)。工业革命的大潮推动了英国中产阶级的大发展,改变了英国的社会和文化。英国中产阶级通过自我奋斗来寻求比较理想的社会地位,成为英国最富创造性、最有生命力、最能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作为不同于传统等级制社会中的新型力量,中产阶级日益朝着自我阶级和文化认同迈进。中产阶级的那种“向上流社会看齐”的自我奋斗精神深深影响着社会其他阶层,为主流意识形态的贵族精神和绅士文化注入了活力。中产阶级精英认为理想社会应是个人才能充分发挥的社会,对此中产阶级对自己的使命十分自信,宣称“在阳光普照下的国度,没有哪一个阶层的人比英国社会的中等阶层更有价值、更值得尊重和赞扬”(钱乘旦、陈晓律,2006)。“认同”(identity)一词起源于拉丁文idem(即相同,the same)。认同一词具有两个方面含义:第一,同一性,即两者之间的相同或同一;第二,独特性,它表现在时间跨度上体现出来的一致性和连贯性(Jenkins, 1996)。“认同”揭示了“相似”与“差别”的关系。一个人的前后同一特性或一个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似性同时也构成与其他人的差别。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看,人们的认同是由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所构成的连续统一。所谓自我认同,指的是“个人对自己在社会阶层结构中所占据的位置的感知”(Jackman, Mary & Robert, 1973)。而社会认同则是指有关某个群体的共同认知。它强调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似性及群体成员对他们之间的某些摘自:毕业论文免费下载www.618jyw.com
共同性和相似特征的共同感知。某一群体的相似性总是与其他群体之间的差异性相伴而存在的。只有通过界定这种差别,相似性才能被识别。英国中产阶级通过文化形式来建构阶级地位,来获得阶级认同。
3 . 阿诺德的中产阶级文化精神
文化理论批评家阿诺德身处在工业化大革命的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迅速转型时期,他的文化理论和策略自然离不开这个大的时代背景: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于1831年发现:“人类进步得太快了,以致旧体制和旧学说遭到了废弃,可是人类又还没有来得及掌握新体制和新学说”(Houghton & Walter, 1957: 1)。
社会转型期新旧社会衔接难免会出现问题。不同的社会必然有不同的运行历史法则,从而产生特有的文化观念。处在社会里的诸多人物“如同力量场中的粒子,其轨迹由场的力量和自身的惯性决定。这个惯性一方面存在于出身和轨迹得来的配置中,配置则包含了一种存在方式中保存可能轨迹的趋向,惯性又存在于所继承的资本中,资本有助于确定场分派给他们的可能性和不可能性”(布迪厄,2001: 6)。源于:论文的格式www.618jyw.com
雷蒙·威廉斯指出“阿诺德明确地提出了‘文化’是作为‘无政府’之外的另一条途径”(雷蒙,1991: 14)。在这里,我们有必要了解阿诺德《文化与无政府主义状态》这本书中创作的简单背景。1867年英国议会的议会选举法修正法案,时隔两年《文化与无政府状态》出版了。社会公民选举权是否应当普及到工人阶级成为了当时大家议论的焦点。1866年海德公园事件,“阿诺德目睹此情此景,心中升起的却不是他的最佳自我。当然,他害怕全面崩溃会造成暴力与无政府。”(ibid., 1991: 173)
阿诺德认为在这样一个混乱的社会,“我们需要权威”(韩敏中,2002: 62)。“国家最能代表国民健全理智的力量,因而也最具统治资格,在形式需要时,最能当之无愧地对我们全体行使权威。(ibid., 2002: 51)”阿诺德的“权威中心”观念就具有新的色彩:
我们认为,社会的基础架构是上演人类走向完美之壮举的大舞台,因而是神圣的。不论是谁在治理这个社会,不论我们多想赶走他们,不让他们继续治理下去,但只要他们继续治理下去,但只要他们还在任期内,我们就要坚定地、一心不二地支持他们、制止他们无政府状态的蔓延和混乱的局面。这是因为没有秩序就没有社会,没有社会也就谈不上人类的完美。无政府状态不能容忍……(韩敏中,2002: 195)
“阿诺德把国家设想为‘光明与权威的中心’或者‘最佳自我’的器官。(雷蒙,1991: 167)”“文化因教育我们对国家抱着美好的希望、为国家企划美好的未来,而成为无政府主义的死敌。我们信仰健全理智,对人类走向完美抱有信念,并为此目标而不辞劳苦。”(韩敏中,2002: 196)阿诺德认为:“文化,超越利害考虑,公正无私地追求完美,执着于如实看清事物之本相,以期攫取精华,使之发扬光大。”(ibid., 2002: 511)文化被视作一种共同的情感,它把整个社会团结在一起,把各种不同的因素融合在一起,文化本身就等同于多样性,各种文化情感来自于社会多样化的现实。“文化则提出了国家的概念”(ibid., 2002: 62)。“文化成为机构的最终批评者,成为取代和改善的过程,然而在根本上又超乎机构之外”(雷蒙,1991: 176)。“文化也不再只是关系个人的活动,也不只是关系社会某一层面或部分的活动,而且必须在根本上是‘普遍的’活动”(ibid,1991: 161)。
5 . 阿诺德的文化教育观
为了推行他实为小众的“大众”文化,阿诺德曾经提出要“建立一个中产阶级的公共教育制度,原因是工人阶级如果真的可以上升,却苦于没有一个更加文明开化的中产阶级作为上升的目标”(Arnold, 1912: 234)。教育可以成为各阶层衔接的一个重要渠道。他还倡导义务教育,希望通过普遍的大众教育消除工人阶级内部的大众通俗文化的消极影响,形成和谐完美的社会氛围,从而抵制无政府状态。这也是那个时代西方国家教育改革的一个基本方针。改革的突出特征是把受教育权从特权等级和少数富人那里向全社会普及,在国民中确立教育机会均等的观念。以英国为例,1870年政府通过了初等教育法案,开始建立强制初等教育制度。1891年索尔兹伯里内阁时,在全国实行强制免费义务初等教育,从而使绝大多数适龄儿童进入学校接受教育,大大提高了国民素质。除了普及初等教育之外,在高等教育方面也有很大变化。大多数高校逐步克服了传统古典学科的守旧主张,大胆采用自然科学方面的突出成就。还有越来越多的教师在学术上积极采取唯物主义的和世俗的态度,使高等教育与生产力的发展更加密切联系在一起,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教育的发展在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同时更为中产阶级的成长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阿诺德在《法国的伊顿》中明确自己就是要“把一个心胸狭窄、不够友善的中产阶级”转化为“一个有教养、思想自由、高尚尊贵、改头换面的中产阶级”。他的文化观就是为经济上处于主导地位的中产阶级披上一件源于:论文格式字体要求www.618jyw.com
合适的意识形态外衣,开辟一条将“大众文化置于文化的综合场域中考察的特殊方式”,一种独特的阿诺德式视角。对此,雷蒙·威廉斯肯定了马修·阿诺德在上世纪60年代的文化运动中的突出地位,并将其拔擢为人文价值的捍卫者,体现了阿诺德的人文主义精神:
阿诺德对文化的强调,虽然是用他自己的强调方式,是对他那个时代社会危机的直接反映。他视之为文化对立面的“无政府状态”,某种意义上颇为相似。几年来公共描述中层出不穷的运动,他没有将自己表述为一个反对派,而是自视为优雅和人文价值的护卫人。这便是他的魅力所在,过去是这样,今天也是这样。(Williams, 2005: 3)
“教育,一般共同词义上的教育,在贫穷尚未在一个民族的人民中酿成大乱之前,在文明使它初次爆发,而且巨大的商业活动伴随而来的紧要关头,人民需要它。”①教育成了国家管理功能的代名词。“教育将以‘世人的思想和文字的精华’为基础,通过扩大并沟通人类‘最佳自我’这种记载”(雷蒙,1991: 168-169)。对阿诺德来说,人生的首要任务在于尽力通过各种手段使自己完美,其次是设法在世界上创造出一群具有才能和完美个性的人。而教育在他看来时是推行这一理念的最佳途径。
然而,“完美”、“文化”以及“健全理智”等观点本身缺乏一个具体的衡量标准,也增加了实际操作中的难度。雷蒙·威廉斯总结阿诺德“文化”观念,提出阿诺德的文化是“一种正确的理解和正确的行为(right knowing and right doing);是一个过程(process),而不是一个绝对(absolute)。……但是他太多强调理解的重要而太少强调行为的重要,因而文化有时显得极像持异议者灵魂的拯救……完美是一种‘渐变’(becoming),文化是一个过程”(ibid, 1991: 173)。他的文化观不可避免地要引起后来学者的争论与批驳。然而,这也是他学理的真知灼见所在,因为他理论的常青就在于总是留有对话和思考的余地,阿诺德通过文化这个窗口,把我们的注意力引向人类事务的自然趋势,以及引向这种趋势持续不断的作用;它使我们不但看到人类好的一面,而且也看到他有多少必然的局限性和短暂性。而这都为后来的学者提供了一个认识文化的基本视野,为后来的阐释对话提供了一个舞台。 摘自:毕业论文结论怎么写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