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探析英语导游幽默语言探析

更新时间:2024-02-02 点赞:5319 浏览:1765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语言幽默的特点及英语导游使用幽默的重要性,运用实例探讨了英语导游在带团过程中使用幽默的策略和禁忌,以期提升英语导游的语言魅力,对英语交际和教学有所启发。
关键词:英语导游;幽默;策略;禁忌
[]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3)08-0192-4 doi:10.3969/j.issn.1006-283

1.2013.03.048

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中国已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旅游目的地,导游则是旅游产业链条中的灵魂,游客对导游的印象直接影响旅游行程,而语言是游客判断一名导游优劣的重要因素。锤炼语言是每个导游必做的功课,尤其是外语导游,不仅表达要准确流利,还须具备一定的语言艺术。适时地使用幽默可以调解旅途气氛,使主客关系更加融洽;准确地使用幽默还可以寓教于乐,甚至消解一些矛盾。幽默的导游语言能够彰显一位导游的思想、感情和格调。幽默的能力需要博闻广记、日积月累。
1 . 英语幽默及特点
“幽默”一词为外来语,最初由林语堂音译humor而来,“若必译其意,或可作‘风趣’、‘谐趣’、‘诙谐风格’”(林语堂,1995)。幽默是语言的调料、智慧的火花、高雅的情致,是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和出色语言艺术的重要特征,具有沟通情感的神奇而美妙的魅力(陈蔚德,2002)。在西方,幽默感是衡量一个人的人格魅力的重要标准。
近年来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已经从语言要素、修辞、逻辑以及语用学等角度对幽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由于语言的文化根性,英汉文化差异大,中国人对英语幽默的理解是不太容易的。英语幽默丰富多彩,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具有不同语用功能。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幽默的产生有其一定的规律。合作原则、指示语、言语行为、礼貌原则、预设等语用理论与英语幽默的产生有着内在的联系。国内一些专家使用关联理论推导幽默效果的中国免费论文网www.618jyw.com
生成机制,为解读英语会话幽默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框架。
幽默的产生既离不开语言本身的内在规律,同时更离不开具体的语境。因此,幽默接受者要将这种可能性变成事实,必须结合语境,发现不和谐因素,作趣味思想,方可获得愉悦。因此,幽默的实现依赖于接受者,依赖于语境,可以说没有语境就没有幽默(黄碧蓉, 2007)。因此,对英语幽默语言的运用不仅要注意契合上下文的小语境(近语境),也要契合交际的时间、地点、场合、交际对象及文化、自然背景等大语境(远语境)。
2 . 英语幽默在导游带团过程中的影响及作用
导游的工作主要是讲解和服务,即“说”与“做”。语言是导游向游客进行景点讲解、传播知识、沟通思想、劝导说服的最重要的工具(陈蔚德,2002)。导游也被称为播音员,这个称谓强调的是字正腔圆、表达准确。但如果只会平淡地叙述会给客人留下正统严肃的印象,继而会感到单调乏味。从这个意义上说,导游不仅要会娓娓道来,还要有应变、创新等驾驭语言的能力。从心理学来看,幽默可以满足游客渴望别出心裁的心理需求。导游在旅游行程中如能适时运用幽默语言,能够增添情趣、使人愉悦,给游客创造一个和谐的旅游氛围。
因此导游的工作语言不仅应该言之有物,还应该言之有趣。莎士比亚曾说:“幽默和风趣是人类智慧的体现”(陈蔚德,2002)。幽默在人际沟通中起着“融洽关系、调解气氛、摆脱困境、寓教于乐”的作用(周玮,2009)。下面列举一些实例进行详述。
2 . 1 融洽关系
导游与游客的第一次见面和自我介绍在带团过程中很重要。如有一位导游介绍自己的英文名是Jobs,并解释是向苹果之父乔布斯致敬的意思,还顺便告诉客人们这个名字的轶事:苹果员工们被乔布斯裁员,打出的标语是“Jobs, we need jobs!”(乔布斯,我们需要工作!)。这个幽默达到的效果是,游客们迅速记住了这位导游,在旅途中求助时经常使用“We need Jobs.”,使得主客关系非常融洽。
幽默被誉为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如来自美国加州California的一位游客走散了,众人等待多时终于回到队伍,导游幽他一默“California Dreamer has come back finally.”(加州梦想家终于归队了)。“California Dreamer”转化自曾经传唱甚广的英文歌曲《California Dreaming》。导游的这个称呼既是对客人不遵守纪律的嗔怪也化解了其他客人的担心和不满。
2 . 2 调解情绪
幽默的语言可以调解旅途中低落、焦虑、紧张、不安的情绪。长途旅行常常会遇到路途颠簸,导游如果适时地说一句“It’s time to enjoy Chinese massage, and it’s free of charge!”(现在开始做免费中式按摩啦),游客们在哄堂大笑中就忘记了颠簸之苦。
在城市交通不畅时,旅游车停在十字路口,导游形容此景为“spaghetti junction”(意大利面条路口),游客们都会会心一笑,驱散了等待的焦急。
2 . 3 摆脱困境
机智的幽默可以填补尴尬。外宾对中国的饮食一般都十分感兴趣,有的喜欢问各种食材的名字。一次一位外宾指着一盘醋溜葫芦问是什么菜,笔者一时想不起来西葫芦怎么说,急中生智说“This is cucumber’s cousin.”游客们哈哈大笑点头称是。西葫芦和黄瓜的观感和口感都很相似,将西葫芦说成是黄瓜的表亲很形象。当然事后还是要把vegetable marrow“西葫芦”的正确名称告诉客人的,不能给客人留下敷衍塞责的印象。幽默是化解窘境的良药,不能成为巧言令色的借口。
笔者带外宾游天山天池时,遭遇大雾,途中绘声绘色关于湖光潋滟的讲解此时全部无效了,客人们游兴顿减。笔者见状继续讲西王母瑶池宴会的传说,只是加上了今天显然是西王母蒙上了面纱出镜。众人大笑作理解状。缓和了失望情绪后,笔者再乘机解释天池的海拔和气候特点,使游客们减少了此行的遗憾。2 . 4 寓教于乐
化繁为简的幽默可以让讲解更加生动传神,寓教于乐。如在介绍新疆地形“三山夹两盆”时,可以用sandwich(三明治)来打比方,抽象的地貌地形立刻变成了美食,游客们听得津津有味。又如带团到吐鲁番介绍火焰山时可以插入《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故事。Monkey King的故事大多数西方人都熟悉,但过火焰山这一节不一定都知道,笔者把这一节中的孙悟空誉为“the first fireman in history”(史上最早消防员),简介明了又十分有趣地让游客明白了故事的核心。
3 . 如何使用英语幽默
言之有趣的“趣”在相同文化下是容易实现的,但在跨文化的语境中是需要有知识和阅历的储存,尤其是对目的语要有准确的把握。培根说:“逻辑与修辞使人能言善辩。”导游语言艺术常用修辞手法有:拟人、夸张、比喻、象征、双关、谐音、用典等(周玮,2009)。这些手法在恰当的语境中使用,就可达到幽默的效果。下面例举一些具体的英语幽默技巧。
3 . 1 运用双关语
英语里有很多词存在本意和引申义,有时候混淆一下其本意和引申义,笑点就出来了。
如:Your brain has two parts, the left part and
the right part. The right p源于:论文参考文献www.618jyw.com
art has nothing left, and the left part has nothing right. (right:

1. 正确的;2. 右边的,left: 剩下的;2. 左边的)

如:Marriage is an institution where a man
loses his bachelor’s degree and a woman gets her master’s. 这里有三个词存在一词多义,institution(学院;制度)、bachelor(学士;单身汉)和master(硕士;主人)(王明,2011)。
3 . 2 运用夸张
笔者带团经过克拉玛依(新疆准葛尔盆地石油新城),用完午餐,问候客人用餐感受时,加上一句“Did you taste the petroleum in the food?”(你们没有在饭菜里尝到石油的味道吗?),客人们起初可能感觉莫名其妙,然后导游开始讲解克拉玛依丰富的石油储量和建城历史,客人们恍然大悟之余对导游的这个夸张的笑话倍感有趣。
再如上文所提到的“f r e e C h i n e s e massage”,如果是带团在新疆吐鲁番,夏天遇到高温也可以套用这个幽默的夸张,“It’s time to enjoy Turpan Sauna, and it’s free of charge!”(现在开始享用吐鲁番免费桑拿啦)
3 . 3 运用俚语
在当今英语国家,特别是在美国,俚语的使用较为普遍。在美国人的平均词汇量中。俚语约占百分之十(郭炎华,2011)。恰当使用俚语可以使表达简洁明了,增强语言表现力,使人耳目一新。比如因为可以致癌,所以被形象地称为“cancer stick”,导游在旅途中讲解注意事项时,通常会告诫游客不要在车内和景区吸烟,一句“Cancer stick is not permitted here.”让外宾莞尔一笑之余乐于接受劝导。
3 . 4 运用委婉语
导游的工作语言要通俗化生活化,但不能粗俗化庸俗化。恰当地使用委婉语也能达到幽默的效果。如“Let’s he a comfortable stop.”,“There is the happy-room.”,“Let’s answer the call of the nature.”以上的“舒适的停顿”“快乐的房间”“响应大自然的号召”,都是指“上厕所”或“厕所”的意思。
3 . 5 套用典故
一名优秀的英语导游应该是熟悉英语文化和旅游目的地文化的,典故和谚语作为长久流传的语言精髓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在语言表达中灵活使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恰当地用典可以使游客在期望、错愕、恍然大悟和惊喜中感受到导游语言跌宕起伏、柳暗花明的美感。
如笔者曾经“篡改”过名谚“A nan a day keeps the dentist away”(强调常食新疆的馕有固齿的功能),“When in yurt, do as the Kazaks do.”(强调入乡随俗)。中国国际旅行社的广告“At home you’re your own boss. In China your Aladdin’s lamp is at CITS.”(在家靠自己,出国靠国旅),采用了英语受众大都很熟悉的《天方夜谭》的典故阿拉丁神灯。阿拉丁神灯是一件能够帮助人实现愿望的宝物。笔者曾经把这句话“篡改”为“At home you are your own boss. Here your Aladdin’s lamp is me.”,游客们听后会产生对导游服务的一种信任感,同时也能感受到导游的自信和热情。
又如笔者曾经在带领一个学生团爬山登顶后由衷地说“I come, I see, I conquer.”(Veni,vidi,vici),引发众人欢呼。这句来自罗撒大帝Caesar的名言虽然彰显的是征服的霸气,但在此时恰好可以表达胜利的喜悦。
4 . 英语幽默使用禁忌
以上都是在使用中取得过良好效果的实例。但我们知道一切经验都来自特定的环境和对象。语言交际是逻辑推理过程,推理需要在双方共知的认知环境中进行,交际双方需要具有类似的客观环境和认知能力。在跨文化交际中,这种功能就表现为源语和目的语的发出者和接受者是否具有相同的体验和认知。当认知环境显映相同的事实或假设时,交际双方产生“互为显映”或认知环境重叠,由此建立逻辑推理基础(王牧群,2011)。如果认知环境达不到重叠,或错误重叠,就无法建立起假设中的逻辑推理,交际失败,幽默失效。因此在使用幽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场合,注意用词,注意品味,注意对象(陈蔚德,2002)。 4 . 1 勿不分时间场合
导游在使用幽默语言时,一定要注意时间和场合,在一定时间和场合取得良好效果的幽默到了其他场合就不一定适用,甚至会适得其反。如前文提到的“cancer stick”,如果是客人在吸烟区顾自吞云吐雾时,导游如果来一句“You are hing cancer stick.”就一定是冒犯了。再如前文中提到的“Did you taste the petroleum in the food?”,如果不是在盛产石油的地方,听到这样的反问,客人一定会以为饭菜有问题。
4 . 2 勿不分对象
幽默是游客普遍的心理需求,但来自不同文化的人对幽默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导游在使用幽默的过程中不能不分文化背景乱开玩笑。如前文提到的“California Dreamer”就不适合来自东南亚的老年人。缺少英语文化背景,导游的幽默只能让游客莫名其妙,如果进一步进行解释这个词的来历,则失去了幽默原本的默契效果和契合的意味。幽默的情致神韵往往只有共享同一文化的群体成员才能心领神会(李进喜,2007)。因此,一名优秀的英语导游应该能够判断自己的语言是否能和游客的认知环境重叠,是否能够由此建立逻辑推理基础。这种判断力来自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对待不同国家、民族、性别、职业甚至不同年龄的游客要有不同的幽默策略。
4 . 3 勿取笑他人
导游在面对游客,运用幽默语言进行表达时,要顾忌到周边游客的感受,不能把游客当成取笑对象进行调侃或议论,不能拿别人的长相、衣着、服饰、发型开玩笑。讲笑话时注意避免宗教主题和的内容。幽默的出发点必须是善意的。
4 . 4 勿带“颜色”
幽默语言的取材内容要高雅。用低级趣味的“幽默”和挖苦别人的“黑色幽默”来取悦游客,会给大家一种玩世不恭、轻视别人的感觉,也会无形中降低导游员在游客心目中的良好形象。语言可以塑造一个导游,也可以摧毁一个导游。
4 . 5 勿重复,死记硬背,生搬硬套
一句幽默的话如果重源于:论文封面格式www.618jyw.com
复多次使用,就会让人觉得索然无味了。使用太多书面语“掉书袋”,背诵幽默大全,只会给游客留下导游是个bookish(书呆子)的印象,无益于沟通交流。
总之,幽默作为一种语言和行为的特征,它以一种愉悦方式让别人获得精神上的快感,在英语导游工作语言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英语导游良好职业素质的表现。用好英语幽默需要导游具有一定的驾驭语言的融会贯通的能力。要想真正达到幽默效果,导游必须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丰富的知识和阅历以及与人为善的人文精神。愿本文这些实例可以启发从事涉外旅游行业的工作者,勤观察,广积累,锤炼语言,夯实功底,向世界展示中国旅游良好的形象和上乘的服务。
参考文献
陈蔚德.我的导游生涯[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19-25,86.
郭炎华.英语导游在带团过程中如何运用英语俚语[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2).
黄碧蓉.幽默话语“花园路径现象”的关联论阐释[J].外语研究,2007(6).
李进喜.跨文化语境下的英语幽默语言[J].浙江学刊,2007(5).
林语堂.关于幽默/林语堂自传[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
王明.一词多义的“笑”果——浅析英语幽默思维[J].海外英语,2011(5).
王牧群、刘鸿宇.英语幽默生成中概念转喻的认知机制研究[J].外语学刊,2011(1).
周玮.英文导游智慧锦囊[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109-113.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