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漫谈漫谈初中思品课程“差生”及其转化科技

更新时间:2024-03-13 点赞:4841 浏览:110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在初中思品课程教学中,应正确地界定“差生”,辩证地看待“差生”的。对“差生”的转化重在匡正他的“人性”;“差生”尤其需要“尊重”,这是转化“差生”的基础,而有针对性的恰当的教育教学方法是转化“差生”的关键。
关键词:初中思品课程;“差生”的转化;“人性”;尊重;教育、教学方法
1009-010X(2013)08-0042-02
前些时候,在参加省思品骨干教师远程培训期间,看到论坛里许多有关“差生”的“求助帖”,我深有感触。现就本课程教学中的“差生”及其转化问题,谈几点肤浅看法。

一、“差生”的辨正

以分数为标尺判定思品学科“差生”是思品教育的悲哀。就思品课程来说, “差生”,一方面指学习习惯不良、学习方法不当、学习能力欠缺、学习态度消极、缺乏学习意志力的学生,一方面指由不当的教育体制和方法、不良的社会影响、道德感悟的肤浅及践行能力低下等因素而导致的“高分无德”、“知行脱节”的学生。
初中思品课的人文性浓厚,思品观念和观点源于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是缘事而发、有感而发的。“差生”和“优等生”同样生活在社会现实中,各有自己的生活阅历和生活体验,对初中思品教材的大多观点和观念的基本理解并不困难。从这一意义上看,思品学科不存在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学和学了用不好的学生,此即“差生”。

二、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辩证地看待“差生”的“差”与“不差”

“人上一百,各形各色。”学生之间存在差异,他们的意志品质、思维方法、行为习惯、兴趣爱好等千差万别、参差不齐,这种差异性应该得到充分的尊重。同样,“差生”的缺点和不足同样各有不同,其转化的程度和速度不可能都尽如人意。因而,教师应对“差生”持有合理的期待值和要求,根据“差生”的实际情况制定转化目标,在既定的时期和阶段内,“差生”达到了他们本应达到和能够达到的目标,就 不“差”了。
另一方面,每个学生都有不可忽视的“强势”,或者形象思维智能,或者数理逻辑智能,或者音乐美术智能,或者身体运动智能等,这些方面的差异同样存在于“差生”中,有些“差生”的某些潜在或现实的智能水平并不低,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所以,我们不能用片面的、静态的观点去判定“差生”的“差”与“不差”,还应该预测他们在一定时期和阶段内转化的程度和可能性,明确他们“差”在哪里、“强”在哪里,过去“差”在哪里,现在又“差”在哪里。

三、对“差生”的转化重在匡正其“人性”

思品学科的力量和价值在于“思想性”,在于对学生“人性”的优化,它对学生的影响是潜性的和长远的,是单纯的知识、能力指标无法衡量的。
“差生”往往首先差在思想品质上,如目标和方向感的缺失、情绪的失控、不摘自:毕业论文 格式www.618jyw.com
良心理及自觉性、积极性、自控性、坚持性等意志品质水平偏低。思品学科的首要任务是唤醒学生的良知,健全学生的人格,陶冶学生的性情,构筑学生的尊严。所以,作为思品教师,首要的是着眼于学生心理,匡正学生的“人性”。因此,要充分全面了解影响学生成长的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学习压力、师生关系等诸多因素和学生个性心理特征,充分利用和发掘“德育”资源,通过道德教育、规则教育、国情教育、理想教育等,使学生懂得如何看待和处理自己与他人、集体、社会、国家的关系,引导学生正确地做人、做事。

四、尊重“差生”是对他们实施转化的前提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赏识”的核心是“尊重”。“差生”的心理其实是脆弱的,这与“差生”长期受到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的不公“待遇”不无关系。一个不被别人赏识和尊重的人极易暴露“人性”的弱点,好多“差生”所暴露出的“过度叛逆和敏感”、“情绪失控”、“玩世不恭”、“态度消极”等行为,就是典型的表现。
尊重“差生”,就是客观地看待和接纳他们现有的生活经历、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知识水平等,我们往往能够从中发现促使其转化的切入点,从而“对症下药”,取得事半功倍的转化效果。
俗话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认识“差生”,我们大可多看、高看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少看或暂时忽略他们的缺陷和不足,细心捕捉他们身上哪怕转瞬即逝的闪光点,藉此以欣赏、尊重和鼓励的态度对待他们,以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并心态平和地认识和矫正自己的过失、弥补自己的不足。
一次,我在讲述《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时,一个性格叛逆的“差生”“不合时宜”地嚷了一句:“难道没有用钱买来的乡长官职吗?”当时,我感到有些意外,但还是特别表扬了这名学生的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并把这一问题郑重地交给全班讨论,顿时课堂活跃起来,大多“差生”也出人意料的参与进来,有的还在课后上网查阅了相关资料。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领会了教材精神,还自主拓展了学习内容。诸如“贿选等破坏选举的行为”、“监督权”等,甚至联系到了以前所学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制度不成熟”等知识。此间,我也参与讨论,并适时地引入“选举规则”为话题,以课上发言的规则,委婉地指出了这名学生在课上发言时所犯的错误。那节课的教学效果特别好,而且此后这名学生和我的关系和谐多了,规则意识和学习积极性也有了明显提升。

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恰当的教育、教学方法,是对“差生”转化的关键

思品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在提高学生各种能力和知识水平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和道德实践能力。

(一)存在的问题

“差生”在思品学习中的主要问题存在于三个方面:1.由于对社会和生活缺乏深入思考,也由于知识基础薄弱,以致表述问题时的语言苍白无力;2.哲学思维方法的欠缺导致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3.不当的教育体制和方法、不良的社会影响、道德感悟的肤浅,以及践行能力低下等因素导致的“高分无德”、“知行脱节”等问题。

(二)解决问题的策略

1.对前两个问题的解决。对于前两个问题,我尝试用三种方法解决。(1)结合具体情境和问题或者通过解疑答辩使学生自知自觉地获得正确的思品观念和观点,并多向课本学习政治语言。(2)引导学生以自己熟悉的话题为统领,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社会现象为依据,以“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为线索,以“全面”、“发展”的思想为思维方法,以“质疑——析疑——解疑”为一般思辨过程,尝试用自己的理解和表述发散性地呈现自己的认知,从而促使学生脱离教材对他们思维灵动性的束缚,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表述能力。(3)鼓励学生联系所学内容,坚持写作时事评论、实践心得、调查报告,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2.对第三种问题的解决。针对“高分无德”、“知行脱节”的“差生”,则要注重他们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按照“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思路,有五种具体实施方法。
(1)媒体法。通过对一些饱含“德育”内涵的影音、文字资料的视听或介绍、解读,触动学生的内心,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
(2)榜样法。通过诸如“文明礼仪之星”等评选活动,树立榜样,形成示范效应,鞭策和激励后进者。
(3)互评法。通过诸如“诚恳会”等活动,置学生于一个立体、交叉式的舆论评价中,使其全面认识自我,肯定优点,明确缺点,扬长避短。
(4)情境测试法。通过特定的情境,观察、分析学生的言行,洞察学生内心,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
(5)社会实践法。通过诸如“‘环保日’我在行动”、“学雷锋系列活动”、“祭扫烈士墓”等实践活动,理顺、处理思品教育与不良社会影响而导致的学生认知偏差的矛盾,深化学生的情感认知,提高学生的道德践行能力等。
当然,对“差生”的转化仅仅依靠思品课堂和教师是不够的,还需要学校、家长、社会的支持和配合。虽然“差生”的转化工作是繁琐的,但只要把握时代的特点,关注他们的情感世界,遵循他们的认知规律,加强学校、家长、社会方面的合作,我们就能够在“差生”的转化工作中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