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几点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一些看法工作

更新时间:2024-01-03 点赞:16613 浏览:7114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当下,很多老师都为英语课堂沉闷、学生的积极性不高而苦恼。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以高考为核心的考试文化源于:论文格式字体要求www.618jyw.com
遮蔽了教育的原生性目的”,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功利性思想。由于学科特点的原因,高考英语成绩得高分不易,考分差距也不是很大,高中英语学习在学生心理的地位堪忧。如何改变这一现状,让学生重新热爱这门学科,这是摆在当前英语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难题。要解决它,需要从多方面努力。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激活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角度试作一些探索。

一、精心选择教法,提高学生的兴趣

要确保学生在每一堂课中,始终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高超的教学艺术。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讲,单一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本身的枯燥,最容易使人疲倦。所以,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践,适时改变教法,做到有张有弛,灵活多变。
1.牛津英语中学教材中,每一单元内容都是围绕某一话题展开的。话题的题材涵盖了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贴近学生生活现实,强调学生经验、学科知识和社会发展三方面内容的整合,具有科学和人文价值,体现了思想性、时代性、真实性、趣味性和多样性,并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该话题,把学生分为数个合作学习小组,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讨论,查找资料,最好在讲台上汇报讨论结果。通过积极参与,学生能够看到自己的表演能力与进步,这样就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树立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同时,引入竞争机制,让各个小组进行竞赛,使学生感到兴趣盎然。
2.单词的学习,要学以致用。 组织学生用新单词编写英语小故事,或改写课文内容。对于课文中出现的比较难以掌握的单词或语法现象,就用英语中的名言、谚语、预言或童话故事里的内容作示例加以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些语法现象,学会运用,又能加深印象,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想象中学会解决实际问题。
3.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让学生学习语音、语法外,还要学习语言材料中所包含的文化知识,牛津教材“文化意识强,内容丰富”。把文化的学习和知识的学习结合起来,这就大大加强了英语学习的趣味性,从而既培养了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又使学生学会用地道的英语去表达中西文化的异同。

二、灵活处理教材内容,激活课程资源

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基础以及学生的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实情,灵活处理教材,发挥教材本身的吸引力。实行新教材以来,高中英语课文取材广泛,话题新颖,吸引学生。而“创造性地运用教材,灵活地处理教材”必然会让学生喜欢上英语课。如:在教授人教版高一英语新教材Module 2 Unit 3:Andy—the Android时,由于课文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很快掌握了其中的信息,所以我把课文内容当成了泛读材料,而把重点放在了讨论上。我注意到在这堂课中,每位学生都积极参加到此次讨论中来,就连平时不参与或很少参与课堂讨论的同学都有话可讲。在这种积极的课堂氛围下,我又趁势引导学生适当扩展内容,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把这个话题布置成书面表达任务,把教材中的阅读材料灵活处理成了写作材料,从而成功地完成了由泛读课向写作课的转化。从批改情况来看,学生在充分讨论后思维大大地拓展,不但有东西可写,增加了篇幅,而且质量也明显比以前提高很多,不再是“应付老师”,而是有感而发。事实证明,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既获取了知识,又提高阅读、口语和写作等方面能力,发挥了潜力,取得了积极效果。

三、融洽关系,以学生为主体,增加师生互动

在新课程改革的课堂中,教师要强化学生的自觉学习意识,不能越俎代庖,因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认识和发展,是老师所无法代替的。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在《课堂教学怎样才能影响人的行为》一文中指出:“凡是可以教给别人的东西,相对地,都是无用的,能够影响一个人行为的知识,只能是他自己的发现并转化为已有的知识。”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要让学生强化这种内化的意识,以形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和意识。因此,课堂上应尽量减少教师单独的活动量,增加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量,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例如,在讲解语言知识点和语法知识时,我一改传统的教师自己滔滔不绝地讲解的教学方式,而是适时引导,让学生自主观察,主动发现新的语言点和语法现象,再加以适当讲解举例,最后,留出十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行消化并配以一定的随堂练习。每堂课都保证学生有比较充足的思考、消化、记忆和书面练习、当堂巩固的时间。始终贯穿“精讲多练,以学生为主体”这一基本原则。这样,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就有了根本保证。再例如,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会进行各种内容的交际活动,最常用的就是小组讨论。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不能越俎代庖,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代替学生讨论回答,而应该实实在在地把时间还给学生,鼓励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大胆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让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教师可以作为“倾听者” 和“参与者”,最后加以适当扩展总结,肯定学生的观点,增加师生互动。

四、激发思维,教学生善于提问,培养创新精神

新课程改革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理念。笔者认为能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其创新精神的课堂无疑就是有效的课堂。而创新精神和学生思维活动的起点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新课改背景下要实现学生从回答问题向提出问题的转变。课堂上,要想方设法教学生多问,多层次、全方位地设问、提问,从而激发思维,启迪智慧,培养创新意识。 如在教授人教版高一新教材Who Am I?一课时,有一个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随后另一个学生又提了一个相关问题。我就让学生围绕这两个问题开展讨论。由于是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大家各抒己见,一改固定思维,说出了很多新颖、独到的观点和见解。学完这篇阅读课文后,我又抓住学生提问这个契机,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自由讨论回答。这次,学生的回答更加丰富多彩。在这样充满“问题”的课堂中,学生们个个思维活跃,踊跃发言,活像一个个小演说家和小发明家,既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还培养了认真刻苦的钻研意识和为科学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