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述适时适时介入,让自主学习更有效电大

更新时间:2024-01-11 点赞:5051 浏览:1346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新课程强调学生主体性的体现,通过转变师生在课堂中的角色地位,实现学生自主学习。我们欣喜地看到如今的小学数学课堂发生了全新的变化:层次各异的自学情况对照,争相交替的小组展示,个性独特的思维碰撞,唇舌剑的观点争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然而,在这样的变革背后我们也清晰地发现唱主角的依旧是那几个或者那部分学生。数学教学应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然而小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保持时间短,思维缺乏必要的自省与反省,观察、辨析能力还较弱,有些学生会在这般“热烈”中纠结、混沌甚至游离。此时,教师的介入非常重要。合理有效地介入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由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必要条件,是真正保障学生自主学习效果并提高自主能力的重要前提,是数学课堂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那么,该何时介入、怎样介入才能有效地引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呢?本文将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谈一些实践性的思考。

一、在学生思维遇阻时介入,点拨起点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源于:本科论文www.618jyw.com
实的概括和反映,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及内部的规律性。数学思维是对数学对象(空间形式、数量关系、结构关系等)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的间接反映,并按照一般思维规律认识数学内容的理性活动。自主学习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考虑到学生年龄、心理、知识水平的特点,思维培养是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的,不同教师教法上的差异容易造成学生思维衔接不当。思维惰性、惯性和线性常常会让学生思维受阻,或者突然卡壳,自主学习活动往往难以顺利进行,这时就需要教师及时介入,在学生受阻点上稍稍点拨,让他们想自己不敢多想的,探自己不敢深究的,特别是在新授的起点上,如能点拨得当,将会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打开一条明亮的通道。如在“圆的面积”的教学中,学生第一次研究曲线图形的面积,没有任何直接经验,只有在研究直线图形面积中获得的割补、平移、旋转的方法以及转化的思想作基础。但研究过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都是平面直线图形,转化后得到的依然是平面直线图形,学生已经形成了思维惯性,很难想到圆这样的曲线图形剪拼后能转化成直线图形,特别是曲线的边带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会让思维在起点处受阻,此时需要教师就点与线的关系加以点拨,即直线和曲线同样可以看成是点的集合,同样可以进行转化,让学生突破思维阻碍,明晰自主探究的起点,并助推学生的思维由曲线向直线转变,从直觉向想象过渡,为整节课的伸展奠定基础。

二、在学生思考无序时介入,突出重点

所谓数学思考,就是在面临各种现实的问题情境时,能够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也就是能够自觉应用数学的知识、方法、思想和观念去发现其中的数学现象和数学规律,并能够运用数学的知识和思想方法去解决问题。数学思考作为一种“过程性目标”,实际上是让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也就是让学生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由此可见,数学思考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并维持学生自主学习的根本保证。《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思考”也提出了明确目标,不仅要求学生会思考,还要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要做到阐述有序首先思考要有序,在自主学习的课堂上学生们面对问题总能展现不同角度的分析,不同层次的理解,但有些思考因果倒置,法理颠覆,导致阐述无序,不利于学生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及时介入,有效梳理,在有序中明晰思路,突出重点。如在“小数乘小数”一课的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算法并非难事,重点是对算理的理解,这是掌握算法的前提。特别是如何点小数点的问题,学生往往感性地认为两个小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的末尾就应该有几位小数。此时教师可以围绕“小数点为什么这么点”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先明算理,在此基础上探寻规律,总结算法,这个理序的过程既凸显了教学重点,也让学生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了理性。

三、在学生对话僵持时介入,提炼难点

自主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不同的学生对某一知识、问题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建构,通过对话交流,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丰富、更全面。小学生学习方法比较单一,学习经验、思维深度与广度还不够,认识问题有时比较浅薄、片面,特别是面对难点问题时往往抓不住本质,弄不清根源,稍有见地便会沾沾自喜,“一根筋”地坚持己见,很容易导致课堂对话陷入僵局。如在“轴对称图形”的教学中,判断一般的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一个难点,有些学生认为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还有部分学生通过两次对折发现图形能完全重合,认为是轴对称图形。两种不同的观点在碰撞,谁也拿不出有力的证据让对方信服,对话无法深入。此时需要教师就“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提炼出判断的方法:一对折,二看是否能完全重合。再围绕“对折”提炼要点,让学生明确“对折”指的是对折一次,对折一次判断的对象是原来的图形,对折两次判断的对象则是第一次对折后的图形。两次提炼聚焦了轴对称图形判断方法的要点,解开了学生对话中的结点,让难点迎刃而解。因此,教师要专注于学生的课堂对话,善于把控对话的起点和终点,通过有机地介入让自主学习向深处漫溯。

四、在学生动力不足时介入,弥补盲点

学习动力是指学生渴求获得文化知识,并着力去认识它探索它的一种倾向,通常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它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不断向前发展的力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但有了动力并非无所不能,什么知识都能领会到位,任何问题都能解决。在小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动力不足的现象,很多知识的关键点和延伸处学生尽管知道但不一定会想到,有些问题学生有能力解决,不一定能及时提取出这种能力去解决,这就需要教师恰当介入,通过自然有趣的形式唤醒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想方法,促使学生以更清醒的状态分析当前问题、解决当前问题。如在“圆的认识”一课的教学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学生很容易理解,往往对“在同一圆内”这一前提有所疏忽,也许学生是明白的,只是一时难以专注于此,需要教师予以唤醒。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对比练习:先根据一个圆半径的长度求这个圆直径的长度,过渡到已知一个圆半径的长度求另一个圆直径的长度。让学生产生矛盾冲突,在顿悟中深刻体会“在同一圆内”的重要性,这样的顿悟不仅弥补了教学盲点,也让学生在心理的跌宕中重新获得了前行的动力。
总之,学生的自主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有效介入,教师在课堂上应全程关注学生自主学习的各个环节,把握好介入的时机,选择好介入的方法,控制好介入的度,真正让介入成为课堂中体现教师主导作用的新方式,让学生的学习更自主、更有效。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