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江南《江南冬景》教学设计要求

更新时间:2024-02-02 点赞:34059 浏览:1579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1002-7661(2013)33-012-01
教学目标:

1、品味文章优美诗意的语言,并感受其所营造的优美意境。

2、体会作者笔下江南冬景的可爱、明朗、迷人等特点,感受作者对江南冬景的热爱之情。

3、明确文中所运用的对比、白描、避实就虚等写作手法,能说出其作用、好处,并加以学习。
教学重、难点:

1、分析作者在写江南的冬景时所运用的写作手法,体会其好处所在。

2、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作者所营造的优美意境。

教学方法:
提问法、诵读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菩萨蛮》韦庄 《忆江南》白居易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日出江花红胜火,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春来江水绿如蓝。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能不忆江南?
开篇引入两首古人描绘江南春色的词,从而引入江南这一如诗如画,千古文人都为之陶醉的地方,那么江南的春天如此迷人,那其他季节又是怎么的风味呢,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下郁达夫笔下的江南的冬景。

二、作者介绍

书释,可简单介绍一下其散文的特点,郁达夫散文的美学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笔随意转,舒卷自如;胸怀磊落,诚挚坦白,抒情性强。《江南的冬景》比较明显地体现了郁达夫散文的美学特征。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自由浏览全文,理清思路,并思考一个问题,文章中除了写江南的冬景,还写到了哪些地方的冬景?
明确:北国的冬天、闽粤的冬天、德国的冬天。(江南的秋天则可在讲课文时一带而过)

四、研读文本,掌握文章对比的写作特点

1、那么作者为什么写其他地方的冬景呢,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写作手法呢?

2、明确:对比

3、请同学浏览文章

1、2两小节,试从自然环境和人们的活动两方面来比较南北冬天的特点?

明确:江南的冬天的特点是:温暖、可爱。
文章第三小节,由老师一带而过,这里简单和江南的秋天有一个小对比,学生能找出江南冬天的明朗这一特点,即可。
4、4、5两小节,主要是讲闽粤的冬天与江南的冬天进行比较,着重写了江南冬季的植物,可以以图片的形式,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提问:江南冬季的植物都有什么样的特点呢?试着用书中的语句来说说看。
明确:芦花至冬而不败,红叶有三个月以上的生命,野草是野火烧不尽,寒风吹不倒下……
总结出江南冬景的富含生气这一特色。
5、第6段可作为对比探讨环节的结束,略微点下“恩惠”、“清福”、“德国的冬天也和我们江南的差不多”等,感受到作者的那种自豪、幸福、满足以及对江南冬景的由衷喜爱。

五、研读文本,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与意境

1、请一位同学朗诵文章的第7段,大家概括一下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最好能概括成一幅图景)
明确:微雨寒村图

2、从这一幅图中,你看到了哪些景色?它写出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明确:细得同粉似的白雨,乌篷船,落日夕阳,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恬淡幽静,色彩素朴淡雅,意境朦胧悠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从而展现了江南冬景悠闲、迷人的特点。
作者在这里又有怎样的感受呢?
作者感受:情调悠闲,胸襟洒脱,得失俱亡,宠辱不惊。联想到岳阳楼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源于:论文库www.618jyw.com
”,正相同也。
所用手法:淡笔素描,略加点染。虽是在写,实似在画。
那我们便再怀着平和的语调,舒缓的语气,齐声读一下本段,再次感受一下这幅微雨寒村图的美妙。
3、欣赏完了江南的微雨寒村图,我们再来看看江南的雪景。先请一位同学来为大家读一下第8小节。大家思考一下,本段突出的写作手法是什么?
明确:引用古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是一种避实就虚的写作手法。
赏析这八句诗,可以问问同学们,这几句诗是作者随便选的吗?他们的顺序能够调换吗?大家思考一下,这几句诗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雪景的?
时间顺序:日暮——入夜——夜深人静——第二天早晨
雪势顺序:欲雪——微雪——大雪——雪停
可见作者虽然以诗代文,但是行文的思路,顺序可谓是经过了深思熟虑,诗选得巧妙,安排得更为巧妙。
可以再点下引用诗句来表情达意的好处,江南的雪景给人的感觉是喜悦,悠闲,宁静……

六、结合背景,体悟情感

江南的雨雪在作者的笔下是充满了诗情画意,令人神往,但晴朗的冬日同样令作者感到快活,因为他能够去郊外散步逍遥了,文章到了最后,作者实在是忍不住诱惑,搁下纸笔,出门散步享受冬景去了。我们看到郁达夫似乎是一个悠闲自得,寄情山水的高雅隐士,但请大家注意一下本文的写作时间:1935年。
交代一下当时背景,郁达夫实际上也是通过,寄情山水,来摆脱自己心中的抑郁,和陶渊明、柳宗元的那(下转053页)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