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陈酒陈酒弥香

更新时间:2024-03-16 点赞:12517 浏览:564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最近看到几则新闻,其中一则便是民国时期语文教材受到家长学者追捧,特别是叶圣陶编写、丰子恺插画的《开明国语课本》。自从这本编写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教材被编辑从故书堆里翻捡出来后,出版社重印卖断货,家长热捧,媒体热议……据说因为其语言朗朗上口,配图精美生动,意象优美,颇富趣味,受到老师、家长和孩子的一致喜欢。这点“一致”,在今天并不容易达成。
一时心痒,也去寻几本来看,读到一篇《中秋夜》,是新民印书馆发行的《初小国语教科书》第七册的一篇课文,与大家“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中秋夜
今天是中秋节,天气晴明爽朗,使人十分适意。晚上,空中的月亮,圆圆的好像一个银盘,光明皎洁,显得格外亮。那些小星儿,一闪一闪地,似乎看不出什么光来。
花畦里的晚香玉和菊花,罩着流水一般的银光,仿佛在牛乳中洗过澡,显得特别美丽。微风吹过,一阵清香。这时候叶和花轻轻摇动,从这边传到那边。
我对弟弟说:“我看见风的脚步了。”
弟弟跑过来问:“哪儿?我怎么没听见响?”
哥哥转头看着我们说:“风摇花叶轻扫影,月到中秋分外明。”
姐姐看着哥哥,笑着说:“当真是个小诗人!自己的诗竟跟古诗连在一起了。”
哥哥坐住不动,笑着,拉着腔调唱:
“谁是诗人?
诗在哪儿?
诗是静静的月光,
诗在摇动的花上。
谁是诗人?
诗在哪儿?
诗是叶儿的轻响,
诗在风的脚步上。”
妈妈听了很高兴摘自:本科毕业论文结论www.618jyw.com
地说:“真是出口成章,无怪他们称你为诗人。”
这篇“初小”的课文不长,语言和情节都不复杂。在“中秋夜”这个特别的时令佳节,在“格外亮”的月亮底下,因为月光而“显得特别美丽”的花畦边上,又因为一阵微风,引起了几个孩子之间的谈话。
文中的“我”用一双孩子的眼睛尽情享受着这良辰美景,敏锐地捕捉到风摇动花叶带来的清香,所以他兴奋地宣告“看见”了风的脚步。而天性尚懵懂的弟弟最先凑热闹过来,很讶异自己“怎么没听见响”。年长一些的哥哥早已了然,并且将“我”观察和感觉到的这一幕用诗句再现出来,非常形象和精准,对于姐姐善意的打趣也不以为然,而是由此而发,用新的诗句唱出自己的感受来。妈妈最后的点评很友爱,而且让人觉得“出口成章”是很骄傲的,被人称为“诗人”也是很荣耀的。
对于孩子来说,这样的一个节日是有趣的。有趣在有很多美的事物可以看,远看,有圆月和星星点缀的夜空,近看,有月光下的花木。还有趣在有很多话可以谈,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围坐一起,赏月赏花,今人之叹和古人之思无异,兄弟姊妹在父母膝下承欢,叽叽喳喳中展现着各自的性格、性情,这一幕其乐融融,很和谐,很美好。
这篇课文没有任何的说教和鼓动。只是用生动、流畅、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中秋夜”的一个寻常人家的生活画面。此时勾起我的乡思,想起自己童年时代与父母一起过节、与兄弟姐妹一起嬉戏的时光。现在的孩子没有这么多的兄弟姐妹,在高楼大厦中只看到街市的灯火而看不清天上的明月繁星,在琳琅满目的玩具中也闻不到晚香玉的花香,在包罗万象的网络世界里却体味不到一起念诗、做诗的乐趣……但这篇课文至少会提醒我们,这样的一种童年,这样的一个节日,这样的一种心情,还是很值得羡慕的。别的不说,只是读读这样的课文,都会觉得要感谢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这么美丽的语言,如果懂得这种语言并且可以随心所欲地驾驭,那么无疑将是很棒也很有吸引力的本事。对于孩子们来说,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另外读到叶圣陶编《少年国语读本》里的《三棵银杏》,《开明国语课本》中的《黄莺》,都觉得语言优美自然,寓意丰富。如果说“文以载道”,也并没有枯燥的说教,只用简单的小故事,让人不由自主地感觉到自然界中万物生灵的可贵,对生命本身、对生活时刻的感觉、感知和感恩。也许比起今日的教材,更多一点真实的血肉感,也更多一点人文关怀的精神。在这样贴近生活、贴近人心的教材中,学习真、善、美,而不是假、大、空,对孩子们来说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我想,如果理解了那个《黄莺》中因为把做玩具射杀了小黄莺而后悔自责的小孩,就不可能会做出交通肇事后还要把撞伤的受害人连捅8刀致死这样令人发指的事来。今天你用什么浇灌我们的禾苗,滋养我们的心灵,明天就可能开出怎样的花、结出怎样的果来。
(作者单位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第一中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