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格魏书生教育思想对学生人格影响设计

更新时间:2024-04-18 点赞:24816 浏览:11016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魏书生教育思想是当今四大教育流派之一,抓住其思想的实质和精髓,根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对魏书生教育思想下的学生人格发展影响,进行心理学上的分析和研究。分析发现,魏书生教育思想有助于学生勤奋感的形成,有助于学生形成自我同一性。魏书生的教育思想在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具有优秀人格的学生方面给了教师启示。
关键词:教育思想;勤勉感;自我同一性
魏书生是一位带有传奇色彩的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是现今教育界中响当当的人物,31年来,致力于探索素质教育的理论与教学的模式。他站在原有的教育理论和教学实例中,提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教育思想,式教学的具体操作方式方法。在他的实践下,盘锦教育成为全国教育的一面旗帜。魏书生的教育思想也成为了中国目前四大教学流派之一。本文试图对魏书生教育思想状态下的学生人格进行心理学上的分析和研究,展现教育思想对学生人格的巨大影响,从而更好地认识魏书生的教育思想。

一、魏书生教育思想的精髓与实质

魏书生的教育思想来源于他对教育的思考和质疑,用魏书生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仔细想来,根本的办法其实只有两个字‘’,教师树立了教学的思想,教学中多和学生商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容易高涨起来。”“教与学之间毫无的气氛,思想没有相互理解,感情没有相互交流。双方都用宝贵的脑细胞琢磨着压服对方或欺骗对方的策略,教学效率怎么会高?”
根据魏书生对教育的深刻思考和多年的观察,他的教育思想逐渐形成,总结起就是“一个核心、二个原则、三个统一、四个关系”。一个核心是育人;二个原则是与科学,的教学方式,科学的教育与管理方法。其中,的教学方式和管理方法是魏书生教育源于:论文 范文www.618jyw.com
思想的精髓及其实质,它还是其教育思想对学生具体的实施途径以及进行教育教学的工作和方法。没有思想的指引,没有思想教育成功的实施过程,也就没有当今四大教育流派之一的魏书生教育流派,就没有以魏书生教育思想为旗帜的盘锦素质教育成就。那么魏书生教育思想究竟是怎样实施的,对学生的人格发展又有着怎样的影响?

二、中小学生人格发展现状

埃里克森曾在“人格终生发展论”中指出,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终生发展造成障碍。中小学生处于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的第四阶段(6~11岁)勤奋和自卑;第五阶段(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时期。
埃里克森认为处于第四阶段的儿童如果能顺利完成这个时期的主要任务和课程,那他们就能获得勤勉感,在今后的独立生活中充满自信地承担工作任务。反之,儿童就会产生自卑感,他们在以后的社会生活和工作中往往缺乏自信。当儿童的勤勉感大于他们的自卑感时,他们将渡过这一阶段并获得有能力的品质。
处于第五阶段的学生即青春期学生,埃里克森认为这一时期的学生主要人格危机是同一性对角色混乱的危机,使青少年感到困扰的是自己的形象能否符合别人的心意。他们开始为自己在未来社会中的地位,要做什么工作,扮演一个什么样的社会角色等等问题而苦恼。随着他们心理能力的迅速发展,他们对自己所面临的各种选择感到不知所措。埃里克森认为如果青少年在这一时期没有形成一种积极的同一性,那他们就会产生角色混乱或消极的同一性。他们往往对家庭、社会所赞赏的角色表示轻蔑和敌意。如果青少年确立了自己的同一性,那么他就对自己和社会认可,就能顺利进入下一个阶段。
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成年人的模仿心理、流行心理、攀比心理较强,这使一些没有建立起勤奋感和自我同一性混乱的学生产生了不同程度上人格上的缺陷。比如,劳动观念淡薄;把自己看得过重;有些学生甚至缺乏最基本的社会责任感及道德感,对人无感激之心;做事不尽力,甚至漠不关心;对公共财物甚至自己的财物不知珍惜,不注意克制自己的言行。有的青少年为了取得自我的同一性,盲目地陷入某些流氓犯罪团伙、某些反社会组织。尽管这种同一性是消极的,但他们似乎乐于接受。

三、魏书生教育思想对中小学生人格发展的巨大影响

1.魏书生教育思想的师生观对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老师高高在上,在知识的掌握上具有优越感,给学生无形中造成了自卑感,使学生在人格上产生障碍。魏书生的教育思想认为,教师和学生之间应保持一种平等互助的关系。首先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想法,正确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念;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会学生自己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式;做学习的主人,享有自己的学习成果,让学生自主、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参与到教学过程、教学决策等方面来,应凡事做到有商有量;要坚持多数原则、程序原则、少数原则。
魏书生教育思想是以学生为本的一种教育思想,对处于人格发展第四、五阶段的中小学生而言,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对学习和自己充满自信。自主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承担了自己作为学生这种社会角色的义务,他们可以在学习中作出自己的决断,并享受到这种决断带来的成果,可以使学生避免陷入自卑的心理危机,保持自我,并克服懒惰,产生心理上的勤勉感。这样的学生,可以在今后的独立生活中自信地承担工作任务。

2.魏书生的班级管理观念对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

魏书生建议在班级上建立班干部轮流制,在班级里面凡是普通同学能做的事,普通班委不做;凡是普通班委能做的事,班长不做;凡是班长能做的事,班主任不做;在班级里面,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至于难解决的问题交给班会,把班会开成西方的议会,并且在班会上讨论问题、制定措施、找到办法、形成规划。
这种的管理方式给中小学生提供了机会和舞台,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他们不用再去为自己的地位,要做什么工作,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等问题而苦恼,每一个学生自我认知都得到良好的统一。他们能很好地通过自己独特的性格和能力的能力,展现自己。在不断的锻炼下,他们的责任感越来越强,处事能力越来越强,对自我的认同越来越集中,越来越正确。他们在班级得到信任,对班级这个小小的社会产生了强烈的归属,青春期的骚动也得以消减。这种科学的管理方式,使他们能够确定自己在未来社会所扮演的角色、确定自己生活的目标、生活的方式等。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了同一性对角色混乱的这一阶段性心理危机,从一个不成熟的人转变成一个成熟的人,带着忠诚的品格进入下一阶段。
总而言之,魏书生的教育思想适应了教育从应试与素质的有机转变,实现了学生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育目标,从心理上帮助中小学生解决了自卑与勤奋感,同一性对角色混乱的阶段性的危机。
参考文献:
周宗奎.儿童青少年发展心理学[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06.
郑雪.人格心理学.华南师范大学出版,1993-10.
[3]王玉琛.魏书生教育思想研究[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11.
[4]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5-08.
[5]叶奕乾,孔克勤.个性心理学.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作者单位 广东省兴宁市教师进修学校)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