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方程解方程教学三步曲

更新时间:2024-04-02 点赞:28230 浏览:13093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数学课程标准》第二学段(4~6年级)数与代数的内容标准中提出: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如3x + 2 = 5,2x - x = 3). 经过数次教学北师大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的认识方程这一部分内容,对教材中回避“求减数”和“求除数”产生疑问,而在实际教学中却屡次与“a - x = b”和“a ÷ x = b”之类的方程相遇.
第一堂课:犹抱琵琶半遮面
新课程改革之后,一些专家认为:小学用算术的思路解方程,到了中学却是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或方程同解原理”来解方程,因此,小学的用算术法解方程的方法掌握得越牢固,对代数起步教学的负迁移越明显. 为了避免“同一内容,两种算理两种思路的现象”,《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北师大版的教材进行了调整:不出现如“a - x = b、a ÷ x = b”之类的方程.
然而,回避并不能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在教学中,这两种“另类”方程还是羞答答地粉墨登场了.
根据等量关系:2包爆米花的钱 + 1个汉堡的钱 = 一共的钱,大部分学生列出了方程:2x + 7 = 11. 但也有学生认为11 - 2x = 7也可以. 问其原因,他回答说:“我是根据一共的钱有11元,减去2包爆米花的钱2x元,还剩7元正好可以买1个汉堡,所以是11 - 2x = 7. ”其他同学也纷纷承认言之有理,我保留了他的想法,并刻意说了一番,其实两者是可以转换的. “老师,一定要转换吗?我就这样列式行不行?”
学生对于老师这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解释不太满意,尤其有种要揭“庐山真面目”的渴望. 在平时的练习中,我总是会多问一句:“有没有不同的方法源于:论文格式www.618jyw.com
?”今天这习惯性的一问,似乎为自己找了麻烦,教材中可是回避这类方程的……
第二堂课:山重水复疑无路
出现了例1中的方程,我觉得刻意回避“a - x = b、a ÷ x = b”之类的方程是行不通的,有必要说说它的解法,就特地在课余时间让学生解最简单的方程,4 - x = 2 和0.4 ÷ x = 2. 还没开始解,学生就喊:“第一题是x = 2,第二题是x = 0.2. ”当要求写出过程时,即使喊得最响的学生也无从下手. 有写成4 - x - 4 = 2 - 4的,也有写成4 - x - 2 = 2 - 2的,最终是莫名其妙地得出x = 2,其实还是一眼看出来的.
我煞费苦心地讲解,让学生采取以下解法:
难道真的要回避“a - x = b和a ÷ x = b” 之类的方程吗?在学生列出这类方程时对他们说:“这类方程还没学到,请换另一种方法. ”这样做无疑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在他们看来,诸如 “4 - x = 2”“0.4 ÷ x = 2”之类的方程应该也算简易方程,怎么会还没学到呢?揪出错误的根源即学生对等式的性质理解不透彻,我重整思路,采取了以下处理方式:
首先,学生头脑中必须牢固建立“天平原理”即“等式的基本性质”,要求每名学生都会解答x + a = b,x - a = b,ax = b,x ÷ a = b这四类方程.
课堂上,我出示一组方程:
5.6 + x = 7.3;② x -

2.9 = 4.8;③5x = 6.4;④x ÷ 7 = 0.

3.

让学生认真解答,并说出每一步过程. 接着出示:⑤23 - x = 9;⑥80 ÷ x = 4.
让学生找出方程⑤⑥和方程①②③④的相同点.
生1:未知数在运算符号的后面,与方程①③相似.
师:那同学们看方程①和方程③还可变成什么形式?
生2:方程①还可变成x + 5.6 = 7.3,方程③可变成x ×

2.5 = 6.4.

方程①与③可以运用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进行变形. 学生还发现方程⑤⑥和方程①③不同,不能交换未知数与已知数的位置.
师:那方程⑤与方程②,方程⑥与方程④分别又有什么联系呢?
学生很快发现每组方程运算符号分别相同;方程②的未知数是被减数,方程⑤的未知数是减数;方程④的未知数是被除数,方程⑥的未知数是除数.
通过上述观察对比,让学生对不相同的另两种类型方程的特点有所注意,然后统一算法,提示学生运用天平原理来解题.
学生提出解方程23 - x = 9要在等号两边同时加上一个数. 有的提出要同时加23,师生演算发现,方程23 - x = 9 变成了46 - x = 41,没有让方程的一边只剩下x. 马上又有学生提出来要同时加x,于是顺利得到下列解法:
最后小结:x - a = b与a - x = b的算法相同,方程两边同时加一个数;x ÷ a = b与a ÷ x = b方程两边同时乘一个数. 这个数可以是已知数,也可以是未知数.
这样一节课后,作业的错误率明显降低,学生对等式的性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通过比较、分析、猜测、迁移,这两类教科书一再回避的方程难题亦迎刃而解. 作为教师,我们要基于学生的“已经会什么?还想学什么?”找准学生学习知识的“最近发展区”,通过亲历数学模型的建构,让学生知道“然”,更让学生明白“之所以然”. 教师不必完全拘泥于《教师用书》的要求,对a - x = b和a ÷ x = b的类型刻意加以回避,大胆面对,注重迁移,科学推导,学生照样学得轻松,学得着迷.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