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本族语我国外语教学本族语文化缺失及其策略

更新时间:2024-02-16 点赞:10210 浏览:3724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针对目前我国外语教学本族语文化缺失的问题,应采取政策引导、教材编写、制定大纲、教学实践等策略,加以解决。
关键词:外语教学;本族语文化;缺失;对策
1002-0845(2013)05-0038-02
当前,由于受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我国外语教学基本上仍然是更多地注重对目的语语言文化知识和技能的获取和训练,却忽视了语言与本国社会文化语境的联系,使得本族语文化教育在外语教学中所占比重过低,本族语文化缺失现象严重,对我国外语教学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一、外语教学本族语文化缺失的现状

根据笔者查阅部分高校外语专业培养方案,发现开设目的语国家文化的课程很多,也很全面,涉及到了目的语国家文化的各个方面,但却很少有高校开设有关中国文化内容的课程,即使有开设也基本上以选修课为主。比如以专题讲座或者周末选修课的方式开设;开设时间均少于8学时,不到外语专业培养方案总学时的1%;考试都是以考查形式进行;开设课程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以政治教育为主,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价值的内容则严重缺失,即使包含中国文化内容的,也基本都是以当地文化为主。如北京的一些高校开设明清文化课程,陕西的高校侧重于汉唐文化,河南高校关注的是中原文化等等。初高中阶段的外语教学由于受升学压力等影响,其文化教育课程更是形同虚设,所使用的外语教材几乎没有包含任何有关中国文化内容的材料。这种教学模式导致学生中国文化知识薄弱,产生了文化扭曲、文化误解、文化障碍等现象。教师在讲目的语文化时头头是道,出口成章,可是一涉及到中国文化,则结结巴巴,词不达意。学生对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万圣节等文化耳熟能详,对本族语文化的中秋节、清明节、元旦、春节等却没有兴趣。
在笔者的一次外语教学实践中,尝试让学生翻译中国四大名著的书名,让人意外的是有部分学生竟然不知道四大名著是哪几本书。在某高校对100多名外语学生进行的翻译测试中,学生都将美国的“南北战争”翻译得准确无误,但却有很多学生不知道本国的“北伐战争”是怎么回事,没有一名学生将此词翻译正确。这种重异国文化、轻本族语文化而导致本族语文化缺失的尴尬现象在我国的外语教学中并不是个例,它存在于我国外语教学的各个领域。
基于此,本文认为,外语教学中应将目的语学习与本族语文化教育并重,使得中西文化兼容并蓄,探索适合本族语文化发展的多元化教学模式,促使本族语文化对我国外语教学产生积极影响。

二、本族语文化与外语教学的互推作用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大纲(2000版)》要求学生要熟悉中国文化传统,具有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能力,《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03版)》也指出,基础英语教育阶段的任务要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这体现出我国外语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而且要加强包括中西方文化在内的文化教育。因为外语教学的目标不仅是为了培养了解异国文化的人才,而且也肩负着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的责任。外语教学本身就是一种跨文化交际学习,是一种了解目的语国家文化的学习,学生只有在充分掌握本族语文化的前提下,才能够更好地去学习和了解目的语国家的文化,才能提高用外语谈论中国文化的能力,才能让中国文化的精髓走向世界。这正如我国著名翻译家林戊荪教授所说,“要做好目的语与本族语之间的翻译工作,不但要掌握外语,而且还要不断提高我们的汉语修养和扩大对祖国文化知识的了解。”
同时,中国文化经过数千年历史长河的沉淀,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色和完整的体系,只有了解这些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才能在外语教学中敢于创新,敢于在本族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产生冲突时,去质疑异国文化,在相融时为自己的语言学习服务,消除中西文化交流时的天然屏障,增强本族语文化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民族自豪感,服务于我国的外语教学培养目标,让具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中国文化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

三、外语教学本族语文化教育的实施策略

1.政策引导

在外语教学中要用战略思维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要制定一系列政策,在现有基础上逐步推进。从高校层面上讲,政策上要规定外语教学中在学习异国文化的同时,应逐渐增加有关本族语文化内容的课程,规定统一使用的教材,比如中西文化比较、中国文化概论等。各高校也可以在开设教育部门规定的文化课程基础上,根据地方文化特色和外语教学需要开设的其他文化课程,采用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设置,开设学时应不少于目的语国家文化课程的学时。对于初高中阶段而言,由于学生的文化接受能力有限,要求教师在外语教学中遇到本族语文化问题时,能给予适当扩充,让学生了解与目的语文化有关的本族语文化。

2.教材编写

外语教学的文化课程教材应该为外语教学的培养目标服务,其编写的最终目的是能够使外语教学与本族语文化教育和谐发展,兼容并蓄。因此,教材的编写并不是一项简单的新课程和新教材的出炉,而是针对外语专业教学的特点,认真研究教材各章节教学内容后的合理搭配。同时,不能一味地讲述本族语文化历史的辉煌灿烂,或者只是单方面强调本族语文化教育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把文化教育作为外语教学中的出发点和归宿,反而影响了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应该使本族语文化与现代社会需要相融,与外语语言知识技能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使得学生的本族语文化水平与外语专业知识学习同步发展。
因此,在编写外语教学本族语文化课程教材时,应该选取那些包含丰富本族语文化精神的作品和素材。选取的材料应该具有真实性、融合性、适度性、代表性、规范性和可实践性,在使用上也应该具有阶段性和变化性。对于低年级学生可选用反映本族语表层文化的教材,随着学生语言分析能力水平的提高,可逐渐使用反映本族语深层文化的教材。

3.制定大纲摘自:毕业论文格式模板www.618jyw.com

教材是教学依据的蓝本,而教学大纲则是保证教学顺利实施的纲领。因此,要实现我国外语教学本族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和谐发展,必须以完整的本族语文化教学大纲作为保证。首先,本族语文化课程应为外语专业通识必修必考科目,开设时间应为大学二年级以上,因为一年级学生的语言基础仍然较为薄弱,而文化课程的开设只有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言技能之后才适宜开设,否则有可能适得其反。其次,开设文化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本族语文化的内涵、精神、内容以及基本载体,对母语文化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理性地汲取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人文素质。最后,该课程的开设应有充足的学时和讲授时间做保证。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内容丰富多样,没有足够的课时是无法保证学习目标的实现的。

4.教学实践

(1)课堂教学
学生在课堂上除了学习专门开设的文化课程外,在外语课堂教学中,应改变目前只注重讲解外语语言以及异国文化现象的单纯教学法,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获取目的语语言技能的同时,能够随时分析本族语文化现象,逐渐养成异国文化与本族语文化并重的意识。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采用中西文化比较法,即遇到某一异国文化现象时,将之与本族语文化相比较,使学生了解两种文化的异同;可以采用即遇即讲法,就是我们俗说的碰到一种本族语文化现象就给予讲解;打包讲解法,即针对某一特定文化现象进行打包,利用一定时间进行详细讲解;也可以用纠错法、讨论法等来提高学生学习本族语文化的兴趣,最终达到外语教学中西文化相结合“1+1>2”的境界。
(2)文化实践
目前我国教育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外语教学中的本族语文化教育也是如此。如果单纯地采用课堂“灌输式”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理解多少无人知晓。这样一来,就会导致在本族语文化教育本身就严重缺失的情况下,又不能理解被“灌输”的文化现象,本族语文化教育又如何能以提升呢?因此,要确保在理论传输的基础上,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本族语文化实践,使他们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感受本族语文化的魅力,提高兴趣,加深理解,让他们也知道本族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相比竟是如此的“美妙”。比如,可以举办校园文化大赛、组织文化大讲堂、开展文化热点辩论、参观文化景点、重走红色之路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
世界各国高校都对本族语文化教育非常重视,这是因为文化与教育互相联系,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教育质量,教育则可以通过高校这个大舞台传播文化,发扬文化。而中国文化作为我国外语教学的本族语文化与外语教学密不可分。在外语教学中加强本族语文化教育,将中西文化进行比较分析,可以提升学生对双文化的了解,在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的同时提升外语学习水平。因此,改变我国外语教学本族语文化缺失的现象,适应时代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可以促进学生专业知识与文化的有机结合,突破外语学习只是目的语学习的局限,实现学生双语文化的跨文化交际,可以让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精髓通过各国语言走向全世界。 摘自:毕业论文小结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