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有效途径

更新时间:2024-01-29 点赞:17777 浏览:7398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作文是一个人思想、认识、情感、语言的综合体现。如果把学生关在深宅大院里,关在封闭的校园里,那么他们只能看见高墙四角的天空,如井底之蛙,见识短浅。现实生活是作文教学的源头活水,学生周围的现实世界首先是包罗万象、至善至美的大自然,它呈现出多少神奇的景象!那初升的太阳、绚丽的晚霞、雨后的彩虹、青山绿水……无不让人们激动、震惊。同时,生活中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孩子们学习的课堂,应该把他们引向平凡而又不平凡,平静而又瞬息万变的生活,让他们的心和着时代的脉搏生机勃勃地跳动。
“如果欲学诗,功夫在课外”。成功的作文教学不能局限于作文本身,而应该鼓励孩子们积极参加课外活动,为孩子创造丰富多彩的生活,引导他们走向神秘的大自然。这样不仅有助于孩子们增加生活积累,贮备作文材料,而且有利于锻炼独特的思维方式,提高感性认识、学会做人做事,意义非同小可。
目前,中小学的作文教学由于长期受传统文化那种谨严、僵化的思维惯性影响,往往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偏重于形式,忽视内容。学生作文没有自己真实生活体验,失去自己真实的思想感情,丧失了自我、想象、创造。更有甚者,为了应付考试,教师猜题、押题,学生的作文空话连篇,无病,“八股”味十足。现在学校有这样一种普遍认识,即尽量减少学生的社会活动。其原因有二:一是害怕组织学生课外活动出事故。二摘自:毕业论文选题www.618jyw.com
是学校被应试教育所累。笔者认为,这种“因噎废食”、“温室育苗”的做法对于作文教学是非常不利的。
语文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尤其是写作。学生缺乏社会生活的经历,缺乏对社会生活的感悟是不可能在“塔”里“造”出好作文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我们要解放孩子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会中之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并且向中外古今三百六十行学习,创造需要广博的基础。解放了空间,才能收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的创造力。”吕叔湘先生也曾说过:“语文课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旁边的广告牌;买东西,附的说明书,到处都可以学语文。”这是老一辈语文专家的经验之谈,都说明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作用。笔者从几十年的语文教学经历中发现这样的现象:一些平时贪玩、好动所谓“调皮”的学生,尽管其他学科的成绩较差,但在写作方面往往一枝独秀,我想这与他们接触社会面广、生活体验丰富、情感独特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多参加社会活动,不断地积累生活素材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一、破除课堂束缚,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要给孩子“松绑”,把孩子从小天地的“圈养”中解放出来,以“放养”之道来培养孩子。教师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学生的课外活动,立足于丰富多彩、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校园,多参观学校的文化长廊,参加文化艺术节、体育比赛活动,利用每周的班会,让学生上台进行口头表述,谈论一周以来在学校里的所见所闻所感,交流心得体会,畅谈自己的真情实感,从而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敏捷、缜密的思维能力。
二、让学生拥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在大自然的怀抱中陶冶性情,开拓思维。我国地大物博,地形地貌复杂多样,物种丰富,气候迥异,这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丰厚资源。组织学生春游、秋游、野营、登高、远足是我们学校的传统,不能因为安全问题而“因噎废食”。平时在注意安全的情况下,教师可多组织学生远足、登山,让他们去观察幽深险峻的山谷山峰,体会“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意境;去欣赏芳草鲜花,省悟“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奥妙;可让学生观察绵绵春雨,炎炎夏日,爽爽秋风,纷纷冬雪,感受一年四季气候的变化。总之,通过让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地观察、分析大自然的各种事物,不但能培养他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健康的审美情操,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思维的条理性,整体性,独特性。
三、走出校园,多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笔者是恢复高考不久考上大学的,有这样的亲身体会,那些插过队,下过厂的“老三届”同学,其语文能力远高于应届毕业的同学。究其原因是他们有丰富的人生经历和社会阅历。所写的文章角度独特,立意新,情感丰富。现在中学生的作文常常是应试式的,通篇充斥着网络语言,立意肤浅,缺乏新意。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现在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家长对他们过分疼爱,不愿意他们过多地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教师也不敢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怕承担安全责任;另一方面目前我国的升学制度还没有摆脱以考试成绩为依据的束缚,分数依然成为教师、家长最关注的焦点。为了考取高分,学生只能被动地生活在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狭窄小天地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啃教科书;只能在“井底”仰望着一片小天地,以致孤陋寡闻,文思枯竭。时代呼唤教育改革,一个有远见的语文教师,应鼓励学生多关注社会生活,多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扩大信息接受量,让生活的源头活水滋润作文田园。学生参加社会活动可以从几方面进行:(一)学校以班级、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如尊老爱幼、文明礼貌宣传活动;参加各种培训班,参加社会团体发起的各种竞赛活动,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二)鼓励学生多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多看多听电视、电台、网络以及报纸杂志上的各种新闻,以便积累各种写作素材。(三)了解、体会各地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民间艺术。(四)与时俱进,了解国家的经济建设成就。作文与一个人的社会生活阅历和文化底蕴密切相关,学生只有多接触社会,熟悉生活,了解自然,认识新事物、新现象,才能够写出立意新颖,匠心独运的好作文。
四、课外活动与课外练笔相结合,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水平。一篇好作文,不仅要有翔实细致的描述,更要有作者独到的感悟感受。如果说,让学生走出教室,接触大自然,参加社会活动是解决“写什么”的问题,那么课外练笔则是解决“怎么写”的问题。让学生练笔,目的是培养学生对生活感受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此教师要精心安排,具体指导,不能放任自流。一般是采取“定量”与“定向”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持之以恒地进行课外练笔。“定量”是指教师要规定每周的写作数量,文章不受文体、题材、篇幅、内容的限制,包括日记、周记和其他生活札记等等。一般以每周2-4篇为宜,让学生写自己认为值得一写的东西。对这类作文,教师不必面面俱到进行批改,只要定时督促检查,适当总结评讲即可。“定向”是指教学计划中规定训练写作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这类作文对学生的写作有明显的示范作用,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课外社会活动情况,拟定一些作文专题,明确其写作内容,诸如人物素描、校园采风、乡情民俗、焦点话题、街巷见闻、读书有感等等。同时,对学生的专题作文要精心批改和评讲,指出其优点和缺点,多写鼓励和赞扬的评语。开展课外活动,让学生接触社会,接触生活,开阔视野,产生写作兴趣,通过课内外相配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作文教学的预期目的就达到了。
(责任编辑 韦淑红)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