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导入导入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巧妙应用

更新时间:2024-03-06 点赞:34132 浏览:15725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课堂的的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都得精心筹划。其中第一个环节“课堂导入”是重中之中。尤其是如果希望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一个好的开头往往会起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它既能提起学生的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使整个教学活动进行的生动活泼、自然有趣。课堂导入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综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及这段时课所得,谈谈导入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 语文教学;导入法

一、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导入时,设置悬念,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拓展学生思维跨度,学生从一开始就心求通、口欲言,处于一种跃跃欲试的心理状态。如一位语文老师在讲《烛之武退秦师》的一堂公开课中,就用“三十六计”激发学生兴趣,然后问学生:本文用了“三十六计”中的哪一计?学生很有兴趣的进入课文探源于:大专毕业论文范文www.618jyw.com
究起来。

二、串联照应,引起注意

比如在学习苏洵的散文《六国论》时,就可结合已学过的《过秦论》进行导入:同学们,我们刚刚学过贾谊的千古鸿文《过秦论》,这篇文章气势磅礴,汩汩滔滔,论述了秦王朝的什么过失呢呢?(学生回答:“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我们今天再学一篇有关秦国的文章《六国论》。大家可思考这两篇文章在主旨、写作目的、创作角度上的异同点。简单的几句话不仅点明了《过秦论》的风格,也提示了学生对新课的注意,引起学生对《过秦论》内容的回忆,从而更好地投入到新课学习中去。

三、面点过渡,加深理解

学生学习知识,是由点到面的积累,有特殊到一般的转变。我们在导入课文时则可反其道而行之,由一般的情况落实到特殊一篇课文上来,这样便于学生接受和加深理解。如在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时这样导入:许多古人,每见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临洞庭忧苍生,欧阳修游滁州而醉山水。他们心为山动,情为水发,锦文华章喷涌而出,留下许多千古绝唱。宋代文豪苏东坡来到历经沧桑的赤壁古战场,同样情发而难于控制自己,醉书一曲《念奴娇》,让后人传唱。

四、故事导入,吸引学生

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觉,课堂上提到课本外的内容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对这些内容特别感兴趣。教师课堂中如能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以一些故事来导入课文,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拿来主义》时,可设计这样的导语:冯骥才访问法国时,在一次欢迎宴会上,一位外国记者问他:“尊敬的冯先生,贵国改革开放,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东西,你们就不担心变成资本主义吗?”冯先生回答:“不,人吃了猪肉不会变成猪,吃了牛肉不会变成牛。”是的,我们学习资本主义的东西,不会变成资本主义,同样,继承文化遗产时,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原则,就一定能成功,这个原则就是“拿来主义”。这时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于是便可乘机导入课文的学习。

五、借用对联,引趣

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之一,对于它,学生知道不多。但都很想了解。教师如抓住学生这一求知欲,进行适当的引导,便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如教学《纪念刘和珍君》,可用对联:“死了倒也罢了,若不想到二位有老母依闾,亲朋盼信。活着又怎么着,无非多径几番的声惊耳,弹雨淋头。”学生读了对联,会兴趣倍增,对于对联中所描绘的悲惨命运深感同情。根据对联,学生理解文章就方便了许多。

六、了解背景,启迪思维

任何秀秀的作品,都是在文本的残缺中成就其完美的。“形象大于思维”,是文学作品的特征,这就决定了我们不能以现成的答案来规范的解读。所以在导入时,恰到好处地为学生提供一些文本中没有传达出来的信息,这样就能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题。而向学生提供背景材料,绝不是让学生“带着脚镣跳舞”,而是启迪学生思维,为学生提供一种解读文章的方式。
在新课导语设计上,除上述例示外,还有审题导入、图示导入、提示问题导入、提炼观点导入、点出人物导入等。总之,作为课堂的第一环节,导入可以是多姿多彩的。在课前偶然听到的一句话,或者上一节课的一个亮点,都可以作为课堂的精彩导入。但是无论如何设计,都要为全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服务,与讲课的内容紧密相连,自然相接。导入都应该切合学生实际,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和对象,而学生的实际包括知识基础、生活阅历、心理特征、思维特点等。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师生间的双边活动,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