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剖析基于有效学习教学流程设计解析

更新时间:2024-02-29 点赞:9098 浏览:3389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主动行动,接受式和探究式是学习的两种基本形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学习,应体现接受和探究的相辅相成,而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活动是否有效呢?江苏省教研室董林伟主任认为至少具备以下两个特征:
第一,活动应具有挑战性——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思维受到适度的挑战.
第二,活动过程中,学生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现在讨论的是什么问题?教者应随时观察:学生在思考什么?思维有无障碍?如何引导?
笔者就“一次函数的复习”的教学设计流程及有效性作了简要剖析.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图像,提问:“从如图所示的图像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学生从图像中获得信息,在组内讨论完善的基础上交流汇报,全班共同研究讨论获得信息是否正确?如何获得?
有效性剖析:一开始课程的引入与目前绝大多数人采用的复习方式相比富有创造性,以运用一次函数知识解决的一道开放性信息题为切入点,这一问题的设计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观察、猜想、验证,而不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这一数学学习的重要习惯的形成,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师生一起回顾本章所涉及的知识点,小组讨论形成知识体系,交流并完善知识框架.
有效性剖析: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让每一名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在梳理本章知识结构网络达到系统化的同时,让学生认识本章内容的逻辑知识主线和思维方法主线,整个过程中,教师不是把知识结构全部奉送学生,而是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生成,让学生思考探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三、练习探究,引领提升

问题二:小明从甲地出发向乙地走去,同时小亮从乙地出发向甲地相向而行,他们离甲地的距离y(千米)与所用时间x(分钟)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像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试用文字说明,交点P(24,2)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2)求小亮离甲地的距离y(千米)与所用时间x(分钟)的函数关系式;
(3)求小明到达乙地所需的时间.
有效性剖析:通过两个题组的训练,使学生的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尤其是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的应用,同时通过反馈矫正,使学习效益得到保证. 这两个题组都针对本课的核心问题——一次函数的图像、性质、应用与方程(组)、不等式(组)的关系,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又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突出用数学的意识和方法,这两个问题突出的一个亮点是变式练习,一环紧扣一环,对一次函数相关知识的理解更精确、更深刻,另一个亮点是过程的自主性——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反馈矫正中及时进行有效的引领提升.

四、自主评价,反思提高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强调数形结合)
同学们独立思考后先在小组内各抒己见,然后全班交流.
有效性剖析:评价反思就是学生对本章知识的再认识过程,从更高的层次,更新的角度进一步掌握、理解已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进而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反思能力. 总之,本课很好地体现了课标要求“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 主要知识点已基本覆盖,训练要求也已经达到,课后只需少量的有针对性的作业即可,这样不仅对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有了保证,而且更重要的是在减负的同时提高了学习效率,促进了有效学习.
利用探究式活动进行有效学习,关键是怎样开放、创新地处理教材,根据学生的思维最近发展区,创设探究式学习的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引发自主探究,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我们要坚持不懈地思考探索,只要有行动,就会有收获,就是进步的开始……这虽然十分辛苦,但你一定会快乐着、幸福着.
【参考文献】
章建跃.中学数学课改的十个论题[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0(3).
董林伟.教学设计的实践与创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设计探究.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源于:大学生论文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