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述培养学生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与深思

更新时间:2024-02-23 点赞:6313 浏览:195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同志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这就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方向.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依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年龄特征来设计问题,问题要具有开放性和探索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发扬,鼓励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让学生在观察、猜测、操作、交流、讨论、分析、整理和归纳的过程中,理解概念的形成和结论的获得以及所学知识的应用. 通过教学活动,逐步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本人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今年所任教的是四年级,四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很敏感,想象力丰富,具有旺盛的求知欲和很强的好奇心. 身在四年级数学教研组,对四年级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了一些探索,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首先,我们教师要树立科学的教育思想、正确的学生观,充分发挥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教学过程中要平等地对待学生,源于:论文 范文www.618jyw.com
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对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的学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专制式的教学不利于个性心理的健康发展,最容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因为小学生的好奇心、自尊心和创造性有着密切的联系. 所以,作为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一定要平等,做学生探求真理的引路人.

二、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

作为教师,在树立教师的威信的同时,也要鼓励学生不迷信教师,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是培养思维创造性的重要方面,也是发扬教学的重要前提.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发表独立见解的舞台,对有独到见解的学生请不要吝啬你的赞美之辞,对不完善的意见加以补充,只要是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教师都要投以赞许的目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如在“解决问题的策略”中,有这样一道题:张庄小学原来有一个长方形操场,长50米,宽40米. 扩建校园时,操场的长增加了10米,宽增加了8米. 操场的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1. 第一名学生先求扩建后的面积(50 + 10) × (40 + 8) = 2880(平方米),再求原面积:50 × 40 = 2000(平方米),最后用扩建后的面积减去原面积,2880 - 2000 = 880(平方米). 老师表扬第一名同学思路清晰,这种方法是正确的.
2. 第二名学生用加法算,假设先增加宽,那么面积增加:50 × 8 = 400(平方米),再增加长,则面积再增加:10 × (40 + 8) = 480(平方米),共增加面积:400 + 480 = 880(平方米).
3. 第三名学生也用加法算,假设先增加长,那么面积增加:40 × 10 = 400(平方米),再增加宽,则面积再增加:(50 + 10) × 8 = 480(平方米),共增加面积:400 + 480 = 880(平方米). 老师鼓励第

二、第三名同学善于动脑子,能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这两种解法也是合理的.

4. 第四名学生用增加的长乘增加的宽:10 × 8 = 80(平方米).

对第四名同学,老师点拨要仔细画图观察 ,看看增加的面积有多大,你算到的80平方米是哪部分,这名学生恍然大悟,茅塞顿开.
同是一道题,教师充分发扬了,鼓励学生不迷信教师,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多方位地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真正做到畅所欲言,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教师深入学生之中,师生之间的关系平等友爱,学生学习的兴趣被充分激发了起来,且学生在不断探索中,知识之间的联系得到了沟通,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

创造活动作为人类最特殊的活动,不仅需要智力因素的作用,还需要非智力因素的推动和协调. 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需要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和环境,从而促进智力因素的积累和发挥,促进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 我们教师要以“助手”、 “合作者”、“顾问”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适时地参与学生的讨论,平等地和学生交换意见.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对学生提出的新奇问题予以特别重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绝不能代言学生能够探求的知识,绝不能暗示学生能够发现的规律,这就要多给学生思考空间,多给学生活动空间,多给学生表现的机会.
小学生的思维有一定的新颖性和独特性,对于小学生而言,只要有新概念、新设计、新意图、新的方法就称得上创造.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学习的兴趣得到调动,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勇于寻根究底,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启迪学生标新立异进行发散思维,克服思维定式的影响. 注重学习过程,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张兴华.儿童学习心理与小学数学教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
孔企平.小学儿童如何学数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