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刍议刍议初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4-01-18 点赞:14558 浏览:5964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由于文言文历史久远、行文简练、典故众多,与现代汉语在词义、语法等方面存在差别,学生难以理解掌握,导致了中学文言文教学困难重重。因为应试的需要,教师基本上是串讲到底,文言文学习给学生的印象便是枯燥的翻译、背诵、默写,学生完全被“牵着鼻子走”,他们的主体意识被冻结,不能在阅读中体验到快乐。久而久之,兴趣荡然无存。尤其令人担忧的是原本温暖平和朴素可亲的文言经典,似乎已变成冰冷的高阁之物,学生们不得不敬而远之,甚至惧而远之。三是因为功利的当代人认为,有那么多新知识等待我们去学习,文言文对我们有什么用,所以失去学习文言文的原动力。
关键词 文言文;初中语文

一、写出文言文的多种价值

首先,认识文言文的文化价值。五千年来,炎黄子孙创造的辉煌文化成就,得到了完整而有序的保存,主要依靠文言文。例如《论语》《孟子》记述了儒学思想的核心,两千年来深入中国人血脉,成为中国人的生命底蕴,构成中国人的精神气质。可见,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绝不仅仅在于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而是因为她保留着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记忆,这记忆很大程度就来自文言文。学习文言文,中华民族及其文化才能薪火相传;轻视文言文,将导致民族文化记忆的缺失,而失去民族文化记忆,我们民族就如无源之水,无根之树。因此,学习文言文就是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文化。多读读李白的诗、东坡的词,韩愈、柳宗元的古文,学生会深深地意识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的语言。
其次,认识文言文的教育价值。教材文言文多是经典之作,歌咏山川,记述经历,抒怀言志,它们表达了古人对于真善美理想的执著追求。浸润其中,涵咏体味,会使人无形中受到熏陶、感染,丰富阅历情感,提升审美能力,增长人生智慧。“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让海边长大的学生领略到塞北雪景的壮美;“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让学生学会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感悟;《邹忌讽齐王纳谏》使学生懂得良药未必苦口,委婉规劝是一种处世为人的良策……这样,文言文不仅铿锵入耳,更能怦然动心。

二、讲出文言文的文化意蕴

教材文言文典雅、简洁、内涵丰富,虽年代久远,却香如陈酒,其中的文化意蕴深厚醇美。散步古人庭院,认知古人社会生活。教材文言文,窥片言只语,可知古人衣食住行、文化娱乐等。
万象万物。例如,从“布衣”“短褐”“绮绣”中,可知穿着者身份地位的差别。“元是今朝斗草赢”,包含了古代民俗——端午节斗草,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下课后会有人也来玩玩斗草:文斗斗智,增长植物学知识;武斗角力,活动筋骨,驱走疲惫与枯燥,快哉乐哉!
品位意象,提高古诗词的鉴赏力。理解古诗词特定意象的含义,是读懂古诗词的一把钥匙。教材选文中多处提及柳、月等等,于是专门讲讲它们的文化意蕴,便于学生更好理解古诗词。柳亭亭而立,让人产生许多遐想。柳枝柔长、婀娜,随风轻摇,让人觉得有依依之情,加上“柳”和“留”谐音,古人自然就有折柳送行的习俗,所以柳树常被诗人寄托离情别意。如王维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来离愁别绪淡化为柳丝的缠绵挽留。柳树的姿态,也让人联想到女性的柔美,柳树就被拟作美丽的女子。如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柳多种于房前屋后,所以柳常作故乡的象征。

三、讲出文言文美的意境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殊的文化心态、审美趣味。正像诗人流沙河所写:“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心态,中国人有中国人的耳朵。”学习文言文还有助于培养起中国人特有的审美情趣。
丰富审美体验。在流传已久的文学精品里,具有审美特质的文字比比皆是。三峡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之高,浙江潮的“际天而来”“吞天沃日”之势,富春江的“水皆缥碧,千丈见底”之清,北部边塞“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之壮,哪一种景不长留脑际;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忠,欧阳修“乐其乐”之乐,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之忧、李清照“只恐双溪舴艨舟,载不动许多愁”之愁,哪一种情不撼人心魄!学生流连于字里行间,怎能不“沉醉不知归路”。
苏轼夜游承天寺,见庭中月辉清澈,竹柏摇曳,他就像悠游于“空水积明”中的鱼儿,自由自在,他忘怀人间得失,胸襟如同月光那样澄澈。当他慨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时,我们懂得他的心声:何时、何处无良辰美景,然而有“闲情”欣赏它们的人太少了。苏轼的欣喜和感慨相交,正是人的精神生活丰富的一种表现,这就是在体味生命意蕴,学生从中悟得在紧张繁忙的学习生活里,学会忙里偷闲,在审美世界中驻足,时常欣赏世界,成为一个有情趣的人,这样的生活才是诗意的生活,即高品质的生活。

四、拉近学生与文言文的距离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存在差异,其用字可谓“尺幅能容千里,片言可投百意”,加之作品中传达出的思想情感又有鲜明的历史印痕,于是给中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困扰。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搭源于:职称论文www.618jyw.com
建沟通古今语文的桥梁,让他们自如往来其间。
追根溯源,梳理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关系。如“陟”,是会意字,甲骨文的左耳边是两只脚,脚跟朝下,脚的旁边是“阜”(高坡),这是两只脚登上高坡的意思。后从“登高”引申为“提拔”、“进用”之义,“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之“陟”即是。通过溯源法讲解,学生就不会对一些文言字词感到莫名其妙,记忆起来,也就轻松许多。
总之,文言文教学如能讲出其文化价值、文化意蕴、美的意境,并拉近它与学生的距离,那么,学生就像旅行者,每一回出发,都是生命活力勃发的开端,迎接那潜入四季山水后身心双重的释放与愉悦;每一度归来,犹如生命活力张扬起风帆,蓄满日月星辰的精华雨露将人生的航程滋润。我们追求吧!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