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站

更新时间:2024-04-09 点赞:26570 浏览:11986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是指在数学课程的教学环境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数学课程有机结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功能,建构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数学教学的最优化,圆满完成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能力.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体会.

一、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的

整合

1.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数学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传统的学习方式是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而信息技术提供的丰富的学习资源,使学生实现了变被动接受学习为主动参与学习,使学生有机会在一种真实的、体现数学发现与证明过程的环境中进行猜测、实验和验证,扩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和观察视野,使学生从“学”数学转向“做”数学,数学对象可以用图象、图表、动画等多种形式呈现.
例如,函数可以用表达式表示,也可以用图象呈现出来,并且图象可以通过跟踪满足函数关系的点的轨迹得到,这就使得隐性的数学关系显性化,抽象的数学概念可视化,改变了数学课堂教学结构.在丰富的教学信息资源环境下,学生通过有效的筛选、组织,把更多的数学信息转化为知识,实现了数学学习方式由被动式转变为主动式.

2.教学方式的变革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口授、板书、演示”为特征的单向灌输式课堂教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个按课本讲课的老师和一群学生,教学工作就可以进行.现在,信息技术的融人,给数学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使教师改变了满堂灌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讲“指数函数”时,教师可以先给出世界人口在20世纪的变化情况的表格,然后提出问题:(1)利用图形计算器建立人口与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2)分析“人口与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式”的特点,如何对指数函数下定义?学生马上能利用图形计算器的数据统计分析的功能通过描点观察→选择函数→计算出函数解析式→验证合理性的过程来感悟指数函数的定义,使其在实际问题的背景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此时教师再问:指数函数定义中为什么对参数a(a>0且a≠1)要作如此的规定.在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师只要让学生对函数列出其函数对应值表,学生就感悟到a取负值时的“恶果”.而通过对函数的自动作图,学生自然发现在a取负值时,函数的图象没有规律,这为学生学习等比数列q<0时的性质埋下伏笔.

二、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

的应用
巴班斯基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的两个基本标准是最大可能的效果和定额的时间消费,简言之就是“效果”和“时间”.也就是说,教学过程最优化就是要在较少时间消费上求得较高的效果.而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教学辅助手段,如果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就可以优化数学课堂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函数图象的变换过程”时,要求一定要落实到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变化上.教师可以提出问题: 你能解决函数与图象关系吗? 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探究活动分为三个层次,体现出不同的思维层次与认知水平.要求分别画出函数的图象进行观察,而效果却是采用这种方法去探究的学生看着得到的图象觉得很茫然,不明所以.主要原因是在图象靠近渐近线时,学生看不到有平移的现象.而我们利用信息技术,就可以实现在图象靠近渐近线时看到有平移的现象.

三、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

应用的价值

1.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的认知

信息技术来源于数学的应用,它本质上就是一种抽象的数学模型.借助于信息技术手段,数学领域里许多新的思想与方法不断突破,数学结构与内容不断丰富.
利用计算机进行科学计算,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收集和处理大量的数据;利用计算机进行实验模拟,一些在数学领域无法实现的设想正在不断实现.因此,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仅改变着数学的内容、结构和方法,也推动着数学的应用与普及,把数学以技术化的方式快速源于:论文网站www.618jyw.com
地传送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使得数学对科学、技术、社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2.有利于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利用信息技术,数学课堂教学内容来源更广,渠道更多,范围更大,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学生自身知识的更新与能力的形成.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使高中数学课堂的学习和交流打破了过去的时空界限.
总之,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目标是要通过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来改变数学课堂教学的结构与模式,从而实现数学学习方式的转变.信息技术为数学教学提供的学习环境,拓展了学生的实践活动空间.因此,信息技术的使用应强调学生的实践活动,让他们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深刻理解数学知识,体验数学思想方法的真谛,领悟数学的本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