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后续心理学视角下高校学生党员后续教育与管理研究生

更新时间:2024-02-29 点赞:8207 浏览:251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近年来,学生党员的发展速度在逐年增加,大学生党员已经成为高校发展不可忽视的生力军。但由于缺乏足够的后续教育管理,容易产生问题。
[关键词]学生党员 后续教育管理 心理学
引言
根据组织部的最新党内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中国党员总数达8260.2万名,比上年增加233.3万名,增长2.9%;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党员3191.3万 名,占党员总数的38.6%;学生党员数277.8万名,学生党员数占全国党员数的3.36%。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学生党员的发展速度在逐年增加,大学生党员已经成为高校不可忽视的生力军。近年来,我省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普通高校学生党员数量有较大幅度上升。
在高校学生中发展党员,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的重大举措,同时也是以党建为核心全面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但由于缺乏足够的后续教育管理,个别学生党员入党后出现放松自我要求等问题,这不仅会严重影响党员的自身形象,更是关系到党在普通学生心目中的威信, 而且必将影响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质量,甚至会危及党的教育事业。因此,如何做好大学生党员的后续教育管理工作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与管理现状

当前,一些学者对学生党员后续教育和管理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管理的现状以及对策分析等方面。
首先,高校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管理现状研究方面,研究者们认为,当前高校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高校党组织和大学生两个方面。高校党组织方面:许多高校党组织将工作重点放在对新党员的发展教育上,对后续教育管理重视不够;后续教育缺乏针对性,教育内容单调乏味,缺乏吸引力;制度不完善,疏于管理等。学生党员方面:研究者们研究相对较少,主要认为学生党员入党前后表现不一致,入党前事事争先,入党后万事不理,先进性意识不强[4]。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部分大学生受社会负面效应影响,功力思想较突出,个别党员入党动机不纯,缺乏服务意识等。
其次,高校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管理对策研究方面。研究者们大多立足于高校,从高校党组织入手来探讨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管理的对策。如提倡规范大学党员发展机制,建立科学完善的组织管理机制等。这些对策旨在建立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的一个长效机制。从高校党组织入手探究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管理无疑是必要的,也是非常具有意义的,然而仅仅立足于高校党组织,在管理机制上找对策,这又显得不够深入细致,对策的实际效果欠佳。

二、目前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存在问题

目前一些高校在学生入党前党组织都安排系统的培训,如“新生入党启蒙教育”、“形势与政策”、“毕业班党员文明离校教育”等,旨在利用相关的培训和考核,帮助同学们端正入党动机,了解党的知识,坚定理想信念。[6]一旦入了党,其再学习和再教育多数依靠学生本人来完成。大多数学生入党后就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加之对基层党组织来讲发展党员的数量是硬指标,就出现了后期教育管理工作相对滞后,个别同学丢掉先优性而放任自流的局面。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利用创先争优活动建立系统的学生党员教育势在必行,也为提高学生党员的质量提供制度保证。

三、从新角度下看待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管理问题

当前高校学生党员后续教育与管理研究主要是以思政的视角来探讨,所采取的对策也主要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那么我们能否换一个视角,从另一个角度来探讨学生党员的后续教育与管理呢?目前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管理不善,一部分原因还是在于学生党员本身不善于自我管理和人际管理,价值观偏离,缺乏对自我和他人的服务意识等。而这些问题都属于心理学范畴[7]。因此,本课题从心理学的视角出发,根据学生党员存在的实际问题和心理需要,再结合高校党组织的实际情况来探讨高校学生党员后续教育与管理。从心理学视角探讨学生党员的后续教育和管理有利于教育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满足学生党员的心理需要。

四、对当前的大学生党员心理特点分析

以心理学的视角探讨高校学生党员的后续教育与管理,就必须先对学生党员所存在的问题和心理特点做一定的分析。下面对学生党员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及心理特点做简要分析:

(一)价值观偏离

学生党员普遍综合素质好,但部分学生党员追求个性,自我意识较强,在物质上的追求多过精神的追求,注重追求高质量的生活,功利主义倾向明显,同时又表明他们甘于牺牲、乐于奉献的精神缺失,缺少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奋斗的崇高精神。部分同学受个人主义思想影响,主张通过自身努力成就个人事业并期望获得社会和他人的认可,片面追求个人需要、缺少为社会为摘自:论文查重站www.618jyw.com
他人奉献的精神,这是与员大公无私精神和集体主义思想意识相背离的。

(二)人际管理不善

部分学生党员除非必要,否则根本不接触学校工作人员,有的甚至连学校基本手续的办公地点都不知道,更不用说经常性地帮助其他学生解决问题。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的先进力量,时刻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因而我们的学生党员必须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只有具备了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才可能更多地去帮助身边的同学,向其他学生传达先进的思想,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才能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不断吸取他人的优势和长处,从而不断提升自我能力,丰富自身知识。

(三)自我管理不善

部分党员入党之后不再有入党前的积极,相反却表现出生活散漫、作息紊乱,学习上落于人后,甚至出现考试的现象,对于党的理论知识更是疏于学习。究其原因,可能是部分学生党员入党动机不纯,将入党作为一种“跳板”或者某种“通行证”,具有一定的功利性,因而入党前后表现相差甚远[4]。
(四)抗挫折能力较弱 学生党员作为大学生群体的重要成员,尽管大多数党员综合素质较高,能力较强,但仍有部分学生党员在面对挫折时显得手足无措,缺乏面对挫折的勇气肯抗击挫折的能力。学生党员代表着大学生的先进力量,时刻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在抗击挫折方面学生党员更要为身边的同学做好榜样。只有自身具备了良好的抗挫折能力,才能更好地帮助身边同学。

五、心理学视角下学生党员后续教育与管理对策

目前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管理不善,一部分原因还是在于学生党员本身不善于自我管理和人际管理,价值观偏离,缺乏对自我和他人的服务意识等。而这些问题都属于心理学范畴。可以通过了解大学生党员的基本认同状况,探索影响大学生党员社会认同的因素,为提高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从心理学上提供铺垫和指导。通过对学生党员心理特点的分析,从心理学视角出发,结合我校学生党员教育和管理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学生党员后续教育与管理活动,满足学生党员的心理需要。本课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高校学生党员进行后续教育和管理。

(一)举办党员知识竞赛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党员对党性的认识,加强学生党员对党的知识的学习,提升学生党员个人心理健康素质,学校可在学生入党之后定期开展“党员知识竞赛”。“党员知识竞赛”既包括党的基础知识,也包括党员所应该具备的心理健康知识。同时对学生党员进行定期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学生党员发展计划。

(二)开展党员干源于:论文格式怎么写www.618jyw.com

部思想教育
学生党员作为高校的先进力量,时刻发挥着学生干部作用,辅助学校工作人员做好大学生的管理工作,因而学校应加强对学生党员的干部思想教育,定期开展学生党员干部培训教育,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干部作用,让学生党员时刻以学生干部的要求律己律人,这样也更能提高学生党员的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开展学生党员团体心理辅导

学生党员作为大学生中的先进力量,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状态,同时也应该具备一定的心理常识,学习并掌握一定的心理辅导知识和技巧。为此,学校有必要针对学生党员的实际特点,由专业教师来为学生党员开展相应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以提高学生党员的整体心理素质。此外,我们还应该邀请专业的心理教师对学生党员进行心理辅导知识和技能培训,尤其是对学生党员的朋辈心理辅导。让学生党员掌握一定的心理辅导知识和技巧,以便时刻关注并及时帮助身边的同学,尤其是存在心理问题的同学,帮助他们化解危机,防患于未然。

(四)加强对学生党员的情绪管理、人际管理和挫折教育

针对学生党员存在的情绪调节问题、人际关系问题以及挫折应对等问题开展相应的教育和指导。上述问题均可以采取团体辅导、心理活动以及专题教育等方式开展,在不同的时期开展不同的活动,活动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这样既丰富了学生党员的课余生活,又帮助了学生党员不断提升自我。
基金项目:丽水学院党建课题项目(DJ201213)
[参考文献]
孙宜芳.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3)134-136
王光应.大学生党员价值观的现状及发展探讨[J],法制与社会,2010.5.
[3]王颖.高校学生党员的后续教育管理论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0(5):176-178
[4]李明坤.谈新形势下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管理[J].世纪桥,2012,21-22
[5]丛林,李云飞.对高校学生党员发展、教育过程中几点问题的思考[J].消费导刊,2009.1:159-161
[6]沈如江.创先争优与高校学生党员教育[J].青春岁月,2011,16:118.
[7]范晓强.从心理学角度探析高校学生党员教育[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作者单位:丽水学院 生态学院 浙江丽水)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