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昆曲教育探讨

更新时间:2024-02-23 点赞:9978 浏览:433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作为世界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艺术的保护和传承有赖于优秀昆曲人才的涌现,取决于昆曲教育事业的兴衰成败。本文采用以点带面、个案研究的方式,回顾二十世纪以来几代昆曲演员的长大历程,概括各地不同时期关于昆曲教育模式的积极探索,通过对生源、师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艺术实践等多方面的具体分析,总结近百年间昆曲人才培养的经验和教训,试图完成对“近现代昆曲教育”这一选题的系统性、理论性的深入研究。论文分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概述昆曲教育,分为三节。第一节,对“昆曲教育”一词进行定义性的界说,即“关于专业昆曲人才的培养过程的研究”;第二节,按照教育单位进行分类,归纳了四种古代昆曲的教育模式,并对各种模式的特点进行分析和概括,总结其成功的历史经验;第三节,对昆曲教育的内容进行分类论述。第二部分到第四部分,根据教育单位的不同,分别对昆剧传习所、学校及培训班和专业剧团三种昆曲教育模式进行系统的研究,并选取代表性的个案进行深入分析。第二部分,昆剧传习所的昆曲教育。首先,对昆曲艺术的历史盛衰以及二十世纪初昆曲的生存环境和人才状况进行全面回顾,论述了昆剧传习所这一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昆曲科班的创办背景;其次,具体分析了昆剧传习所的创办过程、人才培养方式、实践演出以及“持续性”教育等问题。第三部分,学校及培训班的昆曲教育。首先,概述了各地不同时期昆曲班的整体教育情况;其次,分别以上海戏曲学校“昆大班”和“昆五班”为例,对戏曲学校的昆曲教育模式以及新世纪昆曲教育的探索进行了全面的个案研究;再次,对其它具有代表性的学校及培训班的昆曲人才培养实例进行分析。第四部分,专业剧团的昆曲教育。首先,对各地剧团昆曲教育情况进行了整体概述;其次,以江苏省苏昆剧团为例,结合单个演员的长大历程,对剧团学馆“以团带班”的昆曲教育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再次,以青春版《牡丹亭》为例,论述“以戏育人”的昆曲教育模式的科学性和公道性,总结这种新型的昆曲人才培养方式的成功经验。第五部分,近现代昆曲教育的回顾与思考。首先,对近现代以来各种昆曲教育模式的成败得失予以总结,揭示优秀昆曲人才成材的内在规律;其次,论述曲家、曲友和曲社对近现代昆曲教育所作的贡献;最后,对目前昆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逐个分析,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建议,试图为未来的昆曲教育事业提供一定的参考。【关键词】:近现代昆曲教育昆剧传习所学校及培训班专业剧团
【论文提纲】:中文摘要3-4Abstract4-9引言9-12第一章昆曲教育概述12-39第一节概说昆曲教育12-17一、关于“正昆”教育的研究13-14二、关于专业昆曲教育的研究14-15三、包含“持续性”教育的研究15-17第二节古代的昆曲教育17-28一、曲家教习17-19二、职业昆班19-21三、宫廷戏班21-22四、文人家班22-28第三节昆曲教育的内容28-39一、演员的培养28-33二、昆曲美学的继续33-39第二章昆剧传习所的昆曲教育39-69第一节传习所创办前的历史背景39-51一、昆曲的历史盛衰39-41二、南昆正宗“全福班”的败落41-46三、戏曲办学风潮的兴起46-51第二节传习所的人才培养51-61一、生源51-52二、师资52-54三、课程设置54-56四、艺名与行当56-58五、从“桌台”到“踏戏”58-61第三节演出实践与“持续性”教育61-69一、试演和首演61-62二、帮演与“补戏”62-64三、演艺生涯中的“持续性”教育64-67四、从全面实践走向四方散落67-69第三章学校及培训班的昆曲教育69-121第一节各地昆曲班教育情况概述69-79一、建国初期的昆曲班69-73二、新时期的昆曲班73-76三、学校昆曲班的教育特点76-79第二节戏曲学校昆曲班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上海戏曲学校“昆大班”为例的个案研究79-98一、生源和师资79-82二、基础练习82-86三、剧目教学86-93四、演出实践93-98第三节新世纪学校昆曲教育的探索——以上海戏剧学院“昆五班”为例的个案研究98-114一、招生98-100二、教学大纲100-105三、剧目教学105-110四、教学教材110-111五、实训计划111-114第四节其它形式的昆曲班教育114-121一、苏州大学的昆曲班教育114-117二、全国昆曲演员培训班117-121第四章专业剧团的昆曲教育121-163第一节各地剧团昆曲教育情况概述121-128一、江浙地区121-124二、北方地区124-125三、上海地区125-128第二节“以团带班”——以江苏省苏昆剧团为例的个案研究128-146一、“继字辈”的人才培养128-143二、“承字辈”等教育情况概述143-146第三节“随团学艺”——以单个演员张继青为例的个案研究146-155一、学艺经历的概述146-148二、学艺经验的总结148-155第四节“以戏育人”——以青春版《牡丹亭》为例的个案研究155-163一、“青春版”制作理念中的教育内涵155-157二、集训与“拜师”157-160三、演出实践中的教育价值160-163第五章近现代昆曲教育的回顾与思考163-200第一节近现代昆曲教育的成败得失163-169一、传习所的历史价值164-165二、戏校模式与学馆模式的比较分析165-169第二节优秀昆曲演员成材的内在规律169-174一、客观因素169-172二、主观因素172-174第三节曲家、曲友、曲社等对昆曲教育的贡献174-180一、曲家、曲友对昆曲艺术的传承174-177二、曲社在昆曲教育中的意义177-180第四节昆曲教育中的若干问题及解决建议180-200一、昆曲的传承态度问题180-182二、昆曲的教育范本问题182-186三、“人才链”问题186-192四、昆曲舞台实践问题192-194五、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194-200结语200-202附录:近现代昆曲教育大事记202-207主要参考文献207-215作品类207专著类207-210期刊论文类210-214学位论文类214-215攻读学位期间公然发表论文215-216致谢216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