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培养学生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

更新时间:2023-12-24 点赞:33289 浏览:1482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随着全球化的形成以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日益增多的跨文化交际中,各种撞击时有发生。跨文化交际这门学科也因此得到发展。有效克服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障碍,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小学英语的教学中,文化因素教学与交际能力培养都很重要,它们都是小学英语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化和交际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靠语言的存储与传播,交际是一种语言能力及其同种或异种文化的交流;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不了解目的语的文化也就不能真正掌握这门语言,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具备运用这门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可由于受传统的语法翻译法的影响及现实的种种客观原因,目的语的文化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被忽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远未得到培养。就小学英语课堂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方法和途径进行探讨,力图为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构建一个有效的模式。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是语言形式所负荷的内容;语言有着丰富的内涵,它是文化的一部分,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蕴藏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我们的学生经过10多年的英语学习,虽然积累了大量词汇,掌握了语法,但许多学生仍处于朦胧状态,不能用英语自由地交流,这主要是由于他们不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没有学会用英语思维。在交际中如果用汉语思维习惯进行英语交流,必然会影响交际速度和准确度。因此,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不仅仅表现在两种语言的语音、语法、结构等方面的差异上,还表现在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上——中国人是整体思维,西方人是个体思维。

一、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对语言的影响

1.英语较精确明晰,汉语则笼统模糊,汉英语言逻辑顺序不一样

(1)出于综合把握对象的思维定式,中国人不习惯从一开始就精确地确定一个词或概念的所指,而是习惯于在一种动态过程中,靠上下文语境来确定其所指,在意义的网络中确定其意义。例如:“你吃饭了没有”?“饭”可以指“早饭、中饭、晚饭”,但人们往往无须指明,因为从说话时间就可推知“饭”的具体所指。若译成英语,则须将breakfast,lunch,supper分得清清楚楚。
(2)受整体思维方式的影响,汉英逻辑顺序不一样。汉语逻辑关系常常按先因后果,先假设后论证,先叙事后表态,由远及近、 由大到小、由强到弱、由一般到具体的次序排列。而英语则可以借助丰富的连接词,按意思和结构需要灵活安排。如英语中时间的表示法习惯上从小处着眼,由小到大,即分、时、日、月、年;而汉语则是从大处着眼,由大到小。汉语说2005年8月15日上午9时30分,英语则为9:30 AM August 15 2005.若是地点,汉语按国—省—市—区—路—胡同排列,而英语则相反,如牛津小学英语6 B上册出现的12 Jincheng Garden,Nanjing,Jiangsu Province,China.

2.汉语重音合,英语重形合;汉语重功能,英语重形态

英语的语法构成具有明确的形态标志,每一种语法意义都由一个明确的形式表示。如:名词复数加s或es,一般将来时shall/will加动词原形等。英语注重形合,具有以形统意的特点;而汉语的词、短语和句子的构成一般都没有形式上的标志,其组合主要靠整体关系来确定,自上而下是一个形散意合的系统,具有以意统形的特点。例如:我今天有事。“我”是“话题”,“今天有事”是“说明”。在上下文清楚的情况下,可以说“今天有事”,“我”这个话题可以隐去,体现汉语的“意合”,其本质是一种整体思维。
基于上述差异,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种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二、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意识

1.重视在不同情境中对英语词汇的正确运用

单词是英语语言的细胞,因此,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必须从单词、短语入手。单词、短语的含义常因说话人的年龄、性别、社会地位、方言、说话目的等不同而有所变化,所以在遣词造句上要注意以下情况:
(1)语域:指在具体条件下习惯应用的语言形式。如在与人打招呼时,何时用How do you do?何时用How are you?何时用Hi! 何时用Good morning!等。再如表示女孩漂亮用pretty,表示男孩英俊用handsome,要避免用错。
(2)搭配:英语中有些单词搭配力强,应熟练掌握、正确理解和运用。如学到“man”就可以扩大学习policeman,postman,snowman及词组play the man等。
(3)同义词和反义词:英语单词的意义往往可以运用同义词和反义词来表达。要想尽可能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就应该重视同义词和反义词的运用。例如在谈到“不同的”这个概念时,如果一时忘了different这个词,还可用“not the same”来表达,同样可以达到交际的目的。

2.突出英美习语和习惯用法的引用介绍

在与英美人士的源于:www.618jyw.com
实际交流中,我们会发现他们经常使用习语(idiom)及俚语(slang),而中国人最为头疼的恰恰就是习语和俚语。我们往往会从字面理解,把milk way(银河)说成是“牛奶路”、 big fish(大人物)说成是“大鱼”、fire water(烈性酒)说成是“火水”、all potato(小人物)说成是“小土豆”。由于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之间存在很大的不同,因此他们的习俗、风俗与我国是大不一样的,比如我国自古以来是以为高贵颜色,而西方则是以紫色为高贵颜色,如习惯用语:to be born in the purple(生于帝王之家、高贵家庭)不是在紫色中出生;另外I’m beat.(我很累)不是我被打了;rain cats and dogs(下倾盆大雨)不是下猫下狗等等。这些习语或习惯用法不能单独去记,一定要在上下文或情景、场景中去记,才能记忆深刻。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主动了解并使用这些英美习语的良好习惯,比如“每日一句”或课前1分钟“Free talk”,都可用来介绍习惯用语,同时还可以编一些包含文化内涵的题目,让学生进行辨析,如:at sixs and sevens是什么意思;One boy is a boy,two boy half a boy,three boy no boy.与中国哪句谚语意义相似等。同时还要提醒学生在交际中如果遇到这些英美习语和习惯用法,切忌“望文生义”,因为成语具有整体性,其喻义不是其组成部分语义的简单相加,要弄清它的确切意思,不能把词分割理解。

3.加强对英语句式和汉语句式语序结构的区别

句子是构成语篇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导致中英语言逻辑顺序不同,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两种语言句式结构的区别。比如:牛津小学英语5A中有一个句子“It’s the first day of the new term.”,我们要指导学生了解“of ”结构的中文与英文语序是相反的,该句应翻译为“这是新学期的第一天。” 又如,“那个穿白衣服的女孩是南希。”不能翻译成“That in white girl is Nancy.”而应译成“That girl in white is Nancy.”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对这些学生不易理解的、语序相反的句型进行重点强化练习,这样才能逐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英语思维模式。

4.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真实有效的交际情景

语言的实质就是交际,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需要在真实的情境中开展有效的活动才能更好地实现。表演就是开展课堂对话交际活动的一种有效方法。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在生活情景中学会生活,学会用英语交往,学会体味人生。如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 4 B Unit 3 Buying fruit时,课前可以先让学生在爸爸或妈妈的陪同下一起尝试着购买水果,根据所学、所见与所闻,在课堂上创设真实情景,用所学英语开展交际活动,自编自演,把耳闻目睹的生动情景表演出来。如“Can I help you?”“I’d like some apples.”“ What about these ones?”“No,thanks. I’d like those green ones.”...“Here you are.”“Here’s your change.”在这些对话中渗透了西方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一句“Can I help you?”或“What can I do for you?”集中体现了西方服务员的热情与主动。又如牛津小学英语6 A Unit 2 Ben’s birthday一课,我们可以组织学生编一段为某位同学过生日的对话,事先让他们了解西方人习惯当面打开礼物,并表达自己的谢意。在了解这一习俗后,学生的对话就流畅而自然,十分符合西方的思维习惯。如A: This present is for you. Please open and he a look.B: Oh,how nice! I like it very much. Thank you. 这种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场景,使学生身临其境,不仅激发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也使他们对所学的语言知识和外国的风俗习惯记忆深刻。

5.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拓宽学生文化视野

牛津小学英语教材是根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要求编写的,在教材的内容安排上大量渗透了英美文化知识,我们在教学中可以依托教材进一步拓展知识,把更多的文化信息传递给学生。如5 B教材Unit 9 An EnglishClub出现了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国旗、国名及语言,我们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其他国家的国旗,讲解这些国旗的含义,介绍这些国家的首都等等。如3 A Unit 8 Let’s go to the park出现了中国的古城西安和秦始皇陵兵马俑,在此可以结合课文继续介绍中国其他地区如“Hong Kong”(香港)“Macao”(澳门),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主要建筑和标志,如:BigBen(英国的大本钟),Fuji Mountains(日本的富士山),悉尼的Opera House等等;6 A教材中有两个单元分别出现了中、西方的一些重要节日,如Christmas,Easter,Halloween,Spring Festival,Dragon Boat Festival ,Mid-Autumn Festival 等,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充分挖掘这些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介绍一些节日常识,如在Dragon Boat Festival,人们通常划龙船(He dragon boat races),吃粽子(Eat rice dumplings);而在Easter,则制作巧克力蛋(Make Easter eggs)等。

6.讲究阅读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跨文化意识

我们可以选择一些课外阅读文章,有目的地使学生多了解一些诸如英美国家人们的生活观念、家庭关系、父母对孩子自立能力的培养方式和社会背景等。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我们还要注意采用一些有效的方法来介绍文化知识点:
(1)直接阐释法:教师可以对阅读材料中容易引起学生理解困难的“文化点”直接进行解释。比如fireplace(壁炉),sandwich(三明治)等均是西方文化特有的。而boss一词中文译成老板,学生马上想到的是拥有这个企业的人或大款,其实英美语言中只要是自己的上司都可称为my boss。又如阅读练习中,有时会遇到这样的问题“A:How about my watch? B:That’s very nice.A:________.”许多同学会选“Thank you!”这个答案。乍一看答案和问题很相配,其实这就是用中国人的思维去考虑外国背景。英美人在问这一问题时就是想把自己的东源于:论文发表网www.618jyw.com
西送给你,当对方说了一些赞扬的话他就会说:“If you like it,I’ll give it to you.”这个例子充分表明只有对英美背景知识了解透彻,才能作出正确选择,像这种文化知识点就需要我们老师来进行介绍。
(2)比较学习法:对阅读文章中间接介绍的干扰交流的文化因素与汉语中相应的文化因素进行对比。例如,汉英两种文化对称赞的不同应答方式——英美人愉快地接受,而中国人总要“客气”一番;去做客吃饭,中国人以剩下一点菜为礼貌,而英美人都是以吃光主人提供的食物,表示很喜欢这些东西而显示礼貌。比较法强调了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对学生做到“知己知彼”极有益处。
(3)指导督促法:告诉学生自己去获取文化知识的途径,根据教材的内容相应的提供一些阅读材料,督促他们读完并写出心得体会。如学完牛津小学英语6 B Unit 5 Seasons 后,可以指导学生阅读一些南半球国家地理气候或极地气候方面的短文,通过与教材内容进行对比,然后自己总结归纳知识点。
我们了解中西文化差异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世界,但现在有些人过于崇洋,弃中国传统文化于脑后,对于国外的风俗习惯却津津乐道。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让学生明白:文化习俗并无优劣之分,它只是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特点;中西方文化各有特色,各有所长。因此我们可以兼收并蓄,在了解西方文化、掌握西方思维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领悟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为将来逐步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形成健康的人生观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05.
吕良环.外语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186.
[3]卢春媚.浅论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及汉语言的特点[J].韶关学院学报,2003(3):88-91.
[4]杨平泽.非英语国家的英语教学中的文化问题[J].国外外语教学,1995(1).
[5]杜春英.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1997(2).
[6]胡春洞,王才仁.英语教学与交际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7]黄洋,李容.漫谈英汉词汇的社会文化内涵[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1).
[8]李星娟.排除语言障碍 渗透文化意识: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初探[J].小学教学设计,2004(15):5-6.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觅渡桥小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