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动画片解读国产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中角色对白

更新时间:2024-01-21 点赞:10924 浏览:3849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现代儿童的生活世界和动画片是形影不离的,动画片是幼儿生活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采用调查法和作品分析法,对国产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角色对白进行了解读。研究发现,片中的部分对白缺乏逻辑性、部分角色语言对白、互动方式具有暴力性,并且在处理错误行为方面,给了儿童不恰当的引导。
国产动画片角色对白《喜羊羊与灰太狼》

一、研究背景

动画(Animation),又叫动漫,英语中也称为卡通(Cartoon film),即活动漫画。动画片最普遍的定义来自于它的制作方法,是以图画表现人物形象、喜剧情节和作者构思的影片(周勤慧,2009)。由于电视的大范围普及,电视节目内容的空前丰富以及家长忙于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电视成为幼儿生活中的伙伴,动画片成为幼儿生活内容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学前儿童阶段,孩子们的模仿能力极强,“模仿”是他们学习的重要方式,“视听”是儿童收集信息的重要途径。“视”是指对图像资料的视觉感观,而“听”则是指对声音信息的接收。动画片作为与他们关系最密切的伙伴,这种重要的刺激,自然成为了他们学习的对象,动画片中鲜明的角色形象,曲折的故事情节,生动的角色对白很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被他们牢牢记住,进而模仿。动画片中的语言信息传递给他们直接或间接的信息以达到教育和影响的目的。这种语言包含了本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和思想内涵,儿童在收看动画片时,浸润在这种语言所营造的文化氛围中,身心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从这个意义上摘自:本科毕业论文模板www.618jyw.com
说,动画片中的角色对白和传递出来的观念都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文献综述

1.动画片与儿童发展

动画片与幼儿发展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动画片对幼儿健康发展、认知发展、社会性发展三个方面。在对健康的影响方面,国外有研究认为看动画片有利于幼儿身体健康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动画角色可以帮助幼儿培养饮食习惯。在对认知的影响方面,白兴娣(2001)认为动画片是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工具,可以发挥对幼儿言语教育的最佳效应(陈璐,2002)。吴振东(2002)提出,动画片可以增强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扩展幼儿的词汇量、培养他们倾听的能力和习惯。在动画片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方面,研究者认为,动画片中蕴含的积极的思想情感,能帮助幼儿体验积极的社会情感,从而促进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吴振东,2002)。卜卫(1994)指出,儿童通过看电视可以达到社会学习的目的。比如,儿童的自我认知,社会规则的学习等。这一结果得到王春燕和张晋萍(1998)的进一步确认。他们指出,动画片为幼儿提供了可供模仿的行为规范,帮助促进幼儿是非观念的形成。但任频捷(2002)在对8~15岁的儿童进行研究后指出,动画片对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这表现为:第一,犯罪比率的升高与暴力性动画片播放比率的升高呈现正相关性;第

二、男孩子喜欢模仿动画人物的暴力动作,容易造成游戏间危险因素的增加。

2.动画片中的角色形象

Kel1yEick(1998)通过对4部最受幼儿欢迎的动画片的研究,得出结论指出,女性从来都没有在动画片中扮演过主要角色或是成功地解决问题,总地来说,女性角色通常都是配角,她们的穿着都被描述成细腰短裙,而男性比女性则要更自信。Streicher,H.W.(1974)认为,在动画片中,“帮帮我”“救救我”是女孩们最常说的话。这种角色的刻板印象会阻碍幼儿性别角色的认同。赵津晶(2003)指出,动画片中的施暴形象往往被过分美化,主人公的施暴行为是为惩恶扬善。这些主人公基本上是以英雄、伟大人物或其他儿童惊羡的人物形象出现,他们的行为容易被幼儿理解为是受到社会鼓励的,从而进行模仿。
从相关研究可以看出,动画片对儿童的认知、健康和社会发展既存在积极影响,也产生了消极影响,主要取决于动画片的情节内容、角色设计、语言对白。

三、研究方法和过程

1.调查幼儿最喜欢的动画片

郭凌云(2011)指出,据统计,《喜羊羊与灰太狼》在各地的收视率达10%以上,《喜羊羊与灰太狼》深受全国的热播,改变了中国动画失语和缺席的尴尬处境,令国人为之一振。它无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创造了国产动画前所未有的价值。
笔者在幼儿园进行观察期间,采用幼儿提名法对幼儿最喜欢的动画片进行调查,结果如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儿童提名的动画片中,有3部是国产动画片,2部美国动画片以及2部日本动画片。在3部国产动画片中,《喜羊羊与灰太狼》以压倒性的优势,被幼儿提名为最喜爱的动画片。因此,本文将选取《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一些有代表性的场景和对白在下面的段落当中进行解读和分析。

2.解读《喜羊羊与灰太狼》角色对白

(1)《喜羊羊与灰太狼》剧情简介
《喜羊羊与灰太狼》讲述的是阳历3131年,羊羊族群在青青草原上快乐地生活着。此时他们已经很发达,有各种生活必备的场所,如学校,超市,等等。但是,在对岸的森林里住着灰太狼和红太狼,它们对青青草原上的羊羊们垂涎已久,总是想尽办法抓到羊之后美餐一顿。于是,两岸展开了斗智斗勇的防狼与抓羊的战斗。在战斗过程中充分地展现了羊羊族群的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以及沸羊羊等的聪明、勇敢、团结一致的优良品格。由于喜羊羊的机智、美羊羊的善良、懒羊羊的镇定、沸羊羊的勇敢,使得灰太狼的抓羊计划一次次的失败,空手而归后遭到老婆红太狼教训故事。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被孩子们所熟悉的狼要吃羊的故事,却给幼儿带来了非同一般的影响。
(2)《喜羊羊与灰太狼》片段摘录及解读
“神奇老师墨水”
场景:第二集——大肥羊学校实验室
村长慢羊羊:“啊!完成了!”
喜羊羊:“这是什么?”
村长慢羊羊:“神奇老师墨水!”
喜羊羊:“神奇老师墨水?怎么用啊?”村长慢羊羊:“你看,我把墨水点一滴在任何一样东西上,那东西马上就会变成一位严厉的老师……”
喜羊羊把墨水滴在了一张白纸上,过了一会,那张纸果然就说起了话:“喜羊羊你好!我是纸老师!”并且开始督促懒羊羊完成作业,教育懒羊羊“当天的作业要当天做……”
在这个场景中,村长慢羊羊设计出来了一款“神奇老师墨水”,这个墨水的功能是能将所有与它接触了的东西都变成了会说话的老师。这个情节乍一看,很富有创造力,然而,这段对白反映出了两个问题:第一,是动画片中情节设置的逻辑问题;第二,则是关于儿童创造力的培养问题。这个情节的设置脱离了科学和现实的基础,缺乏逻辑性。在当前的科学观念的指导下,这样的药水存在的可能性是很低的。当儿童接收到这些信息时,他们没有足够的鉴别能力,很有可能导致他们将这一类的所谓“发明创造”认为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我国学者俞国良(1996)将创造力定义为:“在一定目的和条件下,个体可能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其中“可能产生”强调了创造力的潜在状态和内隐状态;“个人价值”则是指对个体发展有意义,而不仅对社会进步起作用。动画片中的这类情节将影响幼儿的想象力发展。他们脑中存留的表象,是高于生活,甚至是脱离现实生活的。“如果幼儿利用这种表象进行创造和想象,当发展越成熟越丰富,越容易使他们脱离实际。这种想象的结果使儿童不再对身边的实际事物感兴趣,失去了全身心地体验事物的机会。当他们的想象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会被自己的想象所激励,迷恋于想象,甚至达到无法使用意识控制想象的程度。儿童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叫做‘神游’。有神游倾向的孩子,总是处在幻想之中,而不可能发展出真正意义上的‘创造思维’”(李跃儿,2006)。
在《喜羊羊与灰太狼》这部动画片中,类似的情况并不少见。例如,“变大变小药丸”,认为体型可以通过服用一颗药丸而随意地变大变小,还有“隐形药水”“隐形药膏”等。儿童的动画片固然需要想象,但是这种完全缺乏事实和科学依据,仅仅只是凭空臆想出来的这些所谓“创造发明”在一定程度上容易产生误导儿童的作用。
“超级隐身膏”
场景:第三十二集——狼堡的早晨,灰太狼正在被子里熟睡
红太郎一把掀开灰太狼盖的被子:“我现在去外面,在我回来之前,你要把家里收拾干净!”
灰太狼仍然沉浸在睡梦中,含糊地说道:“你就让我继续睡吧,吃饭也别叫我了。”
红太郎暴怒,吼道:“听好了!如果我回来看到家里有一丁点灰尘的话,我就剥了你的皮!”
灰太狼无精打采地回答道:“是”。
在《喜羊羊与灰太狼》里,灰太狼与红太狼的语言对白以及互动方式也是重要看点。“平底锅”可以说是孩子们印象最深的道具。在两人的行为互动中,红太狼是主导的、掌握着主动权。灰太狼对红太狼是任劳任怨、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还百般谄媚。首先,我们必须肯定的是,这种情节和对白突破了中国传统观念上的“男性主导”,突显了女性在婚姻生活中的地位。但是,这种过分地突显也产生了一些不良的后果。一方面,红太郎挥舞的“平底锅”以及她对灰太狼的肢体上的各种残暴对待容易使观看动画片的儿童产生暴力倾向。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1974,转引自叶浩生,1994)曾指出,人的社会行为是通过对榜样的“观察学习”获得的。他通过实验证明,对榜样攻击性行为的惩罚与否决定了儿童是否自发模仿这些行为。在这部动画片中,红太郎对灰太狼的“暴行”最终都是以灰太狼服从红太狼而结束,红太狼的攻击性行为没有受到惩罚,反而成为了拥有力量一个象征,因此很容易被儿童模仿。另一方面,灰太狼与红太狼的相处模式也容易影响幼儿的人际交往行为,影响他们在与同伴交往时的意愿表达,致使他们采用暴力的行为来引起同伴的注意。
“我还会再回来的”
“我还会再回来的”——这是灰太狼每集都必然会说的经典语录,“老婆,就差一点点了,都怪喜羊羊”也是灰太狼的口头禅。这些语言刻画出了一个永不妥协、寻求心理平衡的灰太狼。这不由得使我们联想到了鲁迅笔下的阿Q。“阿Q精神”的精髓就是精神胜利法,即不管遇到什么事情,不管事情的结果对自己是多么不利,都要在精神上强硬起来,以淡化甚至遗忘伤痛。当这种台词对白反复出现在一部受众如此之广的儿童动画片中,它所产生的心理暗示值的影响值得我们思考。儿童正处在人生发展的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应该传递给儿童的观念是积极进取,在犯了错误或者遭遇失败的时候,更应认真反思自己的行为,总结自己的过失,而不是一味地通过怪罪于他人——“都怪喜羊羊”,或是用这种“只差一点点”“我还会再回来的”的精神暗示安慰自己,不求进步。
《喜羊羊与灰太狼》这部动画片的高收视率,确实体现出中国动画片迈上了一个新的平台,片中的动画形象中,一些非人类的东西被人格化,被赋予以幼儿的情感、语言、思维和行动。这种设计很好的符合了幼儿的“泛灵”的心理特点。《喜羊羊与灰太狼》鲜明的角色特点,羊族和狼族之间离奇曲折却又不失幽默的斗智斗勇的故事情节,极大地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和探索的需要。然而,这部动画片的台词对白中所反映出来的特点和传递的价值观念,是否能促进幼儿积极发展,值得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白兴娣.利用动画片进行语言教学初探[J].山东教育,2001,(36).
陈璐.幼儿园言语教育整体构想[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3]郭凌云.从《喜羊羊与灰太狼》看中国文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4).
[4]李跃儿.牵手两代——家长课程:发展中的冲突[M].北京教育出版社,2006.
[5]卜卫.电视和儿童社会化[J].青年研究,1994,(10).
[6]任频捷.动画片对中国儿童暴力倾向的影响[J].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4).
[7]王春燕,张晋萍.对学前儿童收看电视状况的调查研究[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8.
[8]吴振东.摘自:学生论文www.618jyw.com
儿童电视美术片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9]叶浩生.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与实践[M].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1994.
[10]俞国良.创造力心理学[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16.
[11]赵津晶.警惕进口动画片的暴力倾向[J].中国电视2003,(7).
[12]周勤慧.当前国产儿童动画片的教育价值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13]Streicher,H.W.TheGirls in the Cartoons[J].Journal of Communication.Spring.1974.
[14]Eick,K.Teams Up With Cartoon Characters To Urge Health y Eating.1998.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